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唯物史观: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时空观念:以历史发展顺序为脉络,了解从世官制、荐举制与军功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和官员的管理制度。
历史解释: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试内容变化,以及对官员考核和监察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巩固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
史料实证:通过图文材料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家国情怀:通过认识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制度文化的自信。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
1. 先秦有 ① (即世卿世禄制),荐举和功劳制等。
宇宙天神组(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形成贵族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采用荐举制、军功任官等。
[知识点]行政工作总结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
世官制
[解析]
毒驾引发恶性事故怎么处理驾驶证先秦有①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荐举和功劳制等。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形成贵族政治。
好朋友生日送什么礼物好(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采用荐举制、军功任官等。
2. 西汉时,使用 ①
(1)标志: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孝廉
(2)选官依据: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
(3)分类: ② 。
(4)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知识点]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
察举制常科,特科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时,采用①察举制选拔官员。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孝廉,把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作为选官依据,分为②常科,特科两类,该制度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 魏晋南北朝,实行 ①
(1)背景: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3)选官依据: ② 。
(4)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知识点]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
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和才能
[解析]
魏晋南北朝,实行①九品中正制。
(1)背景: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3)选官依据:②家世、道德和才能。
(4)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4.考核办法
在中国古代,考核被称为“考课”“考绩”“考功”和“考效”。
秦汉采用上计制,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
1. 监察制度
十一高速免费几号到几号(1)形成中央监察体系,以御史大夫为首。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
(2)汉武帝划分十三州,设置 ① ,以巡行郡国。
[知识点]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
刺史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划分十三州,设置刺史,以巡行郡国,监察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故答案:刺史。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
1. 选官用官:采用 ①
(1)背景: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
(2)形成: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发展完善。
(3)分类: ② 。
(4)选官依据: ③
(5)评价: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知识点]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
科举制制举,常举考试成绩(才学)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隋朝选官用官采用①科举制。时代背景: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科举制分为②制举、常举两类,把③考试成绩(才学)作为选官依据,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2.考核制度
隋唐时归吏部负责。唐朝考核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宋朝考核称为“磨勘”。
2013年9月思想汇报3.监察办法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