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药店人坚守岗位的文章
| 北京大学 李哲轩、麦田
指导老师 | 张慧瑜
“我是按号来买口罩的,顺便有没有消毒液和板蓝根,都给我拿一个。”2月23日,上海市宝山区铁锋路复美大药房门外人头攒动,大多都是在网上或者社区进行了预约登记从而来指定药房购买口罩的顾客。复美大药房不过四个工作人员,一个负责测量体温,一个负责维持秩序,一个负责拿取顾客需要的药物防护品,一个负责收银,也算是乱中有序。
新冠肺炎肆虐以来,大街小巷形形的店面大多铁门紧闭,能够看到有一丝丝人气光线的除了少数24小时便利店和大型超市以外,最多的恐怕就是平日里人气并不旺盛的药店了。在这种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里,普通百姓对于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甚至是常见的感冒流感药品或者清热解毒的中药的需求量都开始直线飙升,大大超出了日常产能,药店成为了除医院外承载大多人希望和安全感的存在。
能源化学工程在面临着物流阻塞、成本上涨的种种问题同时,对于零售药店的正常运营而言最重要的则
势必需要很多店员坚持到岗,这也使得零售药店的店面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配送人员每天所接触的顾客人数是普通人人际接触的好几倍,他们成为了除医院医护人员外的次高危体,是名副其实的医院外的“天使”。
“因为过年放假、疫情隔离,药店的工作人员差不多都走的七七八八了,只剩下没几个人留在上海能够在这段时间里上班。”复美大药房的店面零售员秦娟这样说道。从一月末疫情爆发开始,上海约有90%左右的药店还是按照原来的营业时长进行开门营业,只是大多数营业模式按照各区政府的要求进行了改变,开始进行半封闭式的营业,大多是需要顾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并且禁止顾客进入店内,由工作人员按要求取所需药品和防护品等等,并同时需要有专门的药店人员在旁提供健康咨询等等。复美大药房就是这样正常营业的药店之一。
然而疫情期间,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在密集人前的药店零售人员仍然是新冠病毒的高危感染人,新闻报道中也时常出现药店零售人员确诊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例。
当询问起秦娟的工作心情如何,是否也会害怕恐慌时,她顿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肯定学计算机
会害怕,毕竟除了自己还要为家里人想一下。留下的营业员不多,除了回老家隔离回不来的,也有一些人也因为害怕辞职了,但是好在人数不多,就几个。呆久了也会安慰自己,做好防护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来药店的人也应该都很注意自己的健康,都带着口罩,我们防护都做得很好。这么想想心情也就稍微淡定一点了。医院压力大,药店不开也不现实,宝山这种社区老年人蛮多的,网上买药也不太方便只能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不工作他们就更慌了。”秦娟坦言刚开始要求上班的时候心里很慌,但是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状态,总体来说,药房基本都会为零售人员备好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手套还有双层口罩等等一系列所需要的必须防护物资,同时也会定时定点的门面消毒,一直都开窗通风,尽力保证零售人员的安全,这么一想她们也就渐渐不慌了。
而由于疫情肆虐,很多外地的员工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按期返沪复工,大多数留在药店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大多数员工都是上海本地人,因为人少,工作压力和强度自然都大了起来。“本来是做一休一的,因为人不够所以突然就变成天天上班了,每天早上八点钟一直营业到晚上十点钟,还要轮流值夜班配合24小时的送药服务。而且这段时间来药店的人会特别多,尤其是在预约登记买口罩的当天上午,排队的人太多了,要顾及秩序还要尽快把大家要的东西拿给大家,以前都是坐在店里的时间多,难得走动一下,现在因为半封闭经营
需要一直在门口和店里之间来回跑,每天部步数倒是没有因为疫情跌下来。”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年轻的药店零售员李雪依然可以开玩笑地这样回应我们。
虽然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李雪表现的相当乐观和平和,但是她也告诉我们之前经历了一些困难,印象最深刻的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物资短缺和顾客的误解。“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因为没有来得及反应准备,物资还是很缺的,我们自己的口罩基本上都只能做到两天一换,然后防护服防护帽手套什么的也是,破了也要稍微凑合再用一下等拨来新的,拨来要等多久我们就要凑合多久。但是这也都还好,比较郁闷的是碰到顾客有时候不太理解我们,冲我们发脾气。
比方说大家排队按号买口罩的时候秩序有时候真的不太好,我们让大家排队有序,为了避免人太密集最好排队有间隔一米,就会有老阿姨老叔叔情绪激动;还有就是口罩啊消毒液啊酒精啊什么的卖光了,就会有人赖着不走一定要问清楚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有,但实际真的我们自己也不能肯定,只好一遍遍解释道歉,真的很无奈;还有一次有老阿姨因为对规定的口罩限购数量不满意,就在那边闹说是不是多的口罩都被我们药店人员自己留下来用了,然后就有很多阿姨叔叔起哄,真的蛮难过的。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宝山这一片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有时候说不明白我们也只能一遍一遍解释,毕竟这也是自己的工作。”
回到家的药店零售员基本都要做齐全的消毒工作和隔离工作,秦娟和李雪都表示,每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脱下来用酒精消毒之后在屋外晾一会儿再拿进房间,回去洗手洗头洗澡之后才能解除家人。家中老人偶有埋怨自己为什么要冒这个险,但爱人和孩子一般都很理解和支持。“总之还是那样,就当作和平常上班没什么两样,忙归忙,怕归怕,工作还是要做,责任还是要担。”
疫情的爆发让药品线上零售的发展突然加快,全国80%以上甚至更高比例的药店开发线上销售。百姓在居民小区的封闭化管理的情况下宅居家中,有能力进行网上购买防疫物资的人大多不会选择出门。据易观千帆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日活最高峰达671.2万,与2019年同期相比,最大涨幅近160万人,增长达31.28%。1药网、好大夫在线、叮当快药、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如1药网春节期间下载量激增,一度登上苹果应用市场免费医疗类下载榜首。而互联网医疗与药品线上零售在疫情期间的正常运营,则离不开作为核心的送药小哥。
与沪本地人居多的药店的零售工作人员不同,送药小哥大多都是春运前没买上票或者留沪工作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们,却独自一人在异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
“疫情刚开始一两周的时候,我骑车在路上送药人都看不到,偶尔看到电动车摩托车也差不多都是同一片区的同事互相都认识,感觉疫情下上海氛围还是很凝重和压抑的。”送药小哥王松这么形容疫情刚开始时他眼中上海虹口的街道。
谁是mvp除了与药店零售人员面临相同的处境,人手不够导致工作强度变大之外,疫情下对普通感冒药物等一系列与防疫相关物资的需求暴增导致每天送药小哥们需要跑的单数比起以往多了很多。王松说:“之前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要么早班要么晚班,早两点到晚两点或者反过来,到点和同事交接,一个药店差不多六个人倒班,保证二十四小时只要有人买药都有人送。现在同事很多回老家了,就剩下我和另外两个同事,倒班倒不过来,平台也修改了送货时间,但是上班时间还是变长了不少,单子本来每天接四五十单,现在都是八九十单,快翻了一倍。钱挣得多了,睡觉时间倒是少了哈哈。”
另外,送药小哥的日常除了送药到家,也往往还需要应对一些别的情况,“送药给老年人的时候经常老人需要你解释药的用法用量,我也不懂只好拆开来给他念说明书。虽然赶着着急送下一单但还是得和人家说明白再走,毕竟送的是药,有时候要负责一点。不过好在这段时间送的药大部分都差不多,不是感冒药就是防疫说的药,多念几次自己也都记住了,后来被问起来也不用拆开念了。”
疫情期间,人手完全不够,王松也得到了很多互联网医疗用户的谅解,“因为远不送不接是不可能的,打个电话跟人家商量一下说明情况会迟到,如果急用就给后面的单子打电话打声招呼,大家还是挺理解的,都能等。”
聊天记录如何恢复聊天记录至于怎么看自己这份工作,王松笑道:“药和其他东西不一样,该吃的时候必须得吃,不能耽误。又是特殊时期,很能理解大家不想出门的心情,这样想想觉得自己没回家留在上海做的工作还蛮有意义的”。
疫情有所缓和的今天,药店零售人员和送药小哥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小,而“药店人”的坚守证明了这虽然是疫情下最坏的时代,但却也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最好的时代。
描写风的词语(注:遵循受访人意愿,文中人物为化名,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号:filmmunicatio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