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锐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
依组词 | |||||||||||||||||||||||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叱咤________ 憧憬________
(3)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莫怀戚《散步》)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杨振宁《邓稼先》)端午节作文400
D.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win7屏幕亮度怎么调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哈尔滨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4.古诗文默写。(10分)
(1)角声满天秋里,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班级德育工作计划(1)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很多人的名字来源于古诗文名句,请从下面人名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程千帆 马致远 王若飞 冰心
例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
“________,________。”
5.走近名著。(4分)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奇彩的时代急风暴雨的气息。作者是苏联的作家________,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某校初三(3)班开展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2020年3月10日下午,位于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多人,“生命之舱”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奇迹。
材料二:
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
6.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2分)
7.根据材料二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援鄂青年的赞美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2分)
8.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三个环节。(3分)
9.假如你是班长邀请一位援鄂归来的医务人员,于周五下午两点来参加此次主题班会并作报告,你将如何说?(3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古文阅读】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①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②,求新亭对泣者③,正未易得。抚卷累欷。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②安于江左:安于现状。③新亭对泣者:怀念故国的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子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2)自丧乱来七十年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
13.结合甲乙两文,谈一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2分)
(二)阅读《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一文,回答第14~17题。(共8分)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2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
分子,像把守大门的2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一个寄主才能生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露地西瓜种植技术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的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当其冲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地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4.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2分)
15.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7.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远离病毒?(2分)
(三)阅读《要善于“折叠”自己》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要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做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凤凰神兽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