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调查研究
新冠疫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调查研究
摘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疫情反复的情况。疫情给人们的身心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更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各类事件发生。在紧张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为进一步让学生们建立正确、健康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观念,深刻教育学生们践行当前形势下的使命担当,特进行此调查研究。
关键词:新冠;高职院校;心理调查;学生
500作文
新冠疫情于2020年年初从湖北武汉爆发,随后快速地,大面积扩散蔓延至全国各地,至今为止,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目前新冠疫情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全国各地疫情,频频反复的情况,其心理以及思想也受到影响,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疫情形势下学生的心理情况
在无法判断和预知的疫情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心理和情绪会跟随着随机情况的出现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其情绪变化多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甚至烦躁、抑郁等;而后,还会伴随起伏阶段,当形势稍微舒缓的时候,心理判定为放松,愉快,当形势再次严峻或反
复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则心理判定又为紧张、焦虑。
童话青蛙王子由于疫情防控政策会根据新冠疫情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导致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无法及时调整方案,面对“封城”、“管控”等政策,只能开展线上教学,也给学生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超长版假期”,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有很多院校的学生出现各种不适应,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学习进度迟缓,而后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焦躁,心烦,怀疑自己,甚至抑郁等,进而的状态行为表现则为不思进取,无精打采,甚至出现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
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
r商标“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作为一个特殊体,正处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成型阶段。这一时期,心理活动活跃、不稳定性高是他们的心理结构特征。另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倾向于脑力活动,善于思考又常常被鼓励思考创新,加之其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完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的几率相对较大,容易诱发各类心理危机,带来心理健康的隐患。”
经过对各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快速问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健康水平不高,其中的各类数据表现:
焦虑43.22%;抑郁58.27%;仇视36.66%;恐惧35.32%;偏执554%;精神病性32.35%;睡眠及饮食状况57.53%,针对以上数据则可以看出,新冠疫情严峻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然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实实在在问题的反映与表现,这说明新冠疫情给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面对席卷而来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举动:
例1:2022年4月6日深夜,安徽肥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4·3肥西县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补充通报》。其中大学生郭某东活动轨迹中,其曾连续4天8次进、出学校,吃饭、买奶茶、上网。故意隐瞒活动轨迹、编造虚假信息。这位大学生连续4天8次翻校墙外出,只为吃饭、喝奶茶、上网打游戏。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却不顾自身安危,也不顾全体师生的安危,不遵守学校防疫规定,私自外出,还隐瞒行程轨迹,哪有一点大学生的样子。自己感染不说,动脑子想一想,一人感染要带来多少麻烦!全体师生排队做核酸,并且耗费高额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其他人的学习和生活。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人的不理智行为并不意味着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与伤害。
例2:湖大一大学生隐瞒密接史、躲避核酸检测、冒用他人绿码,被学校处分。2022年4月2日,湖南大学发布了一则通报:该校土木工程学院一名19级学生,明知自己与确诊病例存在密接、个人健康码变红码的情况下,既未主动申报个人相关行程轨迹,又多次故意躲避故意逃避全员核酸检测、谎报个人核酸检测情况,并且还冒用他人绿码出行,行为影响恶劣,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干扰。经校方研究决定,给予记过处分,期限为12个月。
这些都不是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例子,疫情影响下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进而做出一系列过激行为,可见这种精神压力的危害巨大。中秋高速公路免费
重阳节标语例3:2022年3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林某某申请校外接种疫苗,但该生在疫苗接种结束后并未返校,且因擅自前往他处而成为密切接触者,导致同宿舍三人成为次密接及校内177名相关师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对学校疫情防控造成重大影响。根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三条第六点“出现妨碍、干扰学校防疫防控相关工作,或对全校师生健康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其他情况,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给予林某某同学记过处分。
看到这些一个个案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校违规违纪事件,性质甚至可以判定为严重的社会性事件,在社会上已经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势,更没有法外开恩的例子。
三、如何正确建立严峻形势下的心理健康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这一点主要是从学校的层面来说,高职院校应多为学生们积极营造健康积极、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们在其中自我修养,自我净化,自我建立健康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思想模式,虽然疫情形势很严峻,但是在学校我们依然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进步;同时,学校相关心理部门也要发挥更大作用,用专业的知识,耐心引导,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更要及时发现并帮助有困惑的同学,增强大家的心理适应能力。
3.2善于利用有利资源
平时自己多多注意情绪变化,有想法可以说给自己身边的人听,心平气和地讨论任何事,而不是情绪激动,语无伦次,也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要学会很自然、很友好地交
流,倾诉。非常时期,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要学会放松来缓释情绪;保持一定的人际联系,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和亲人朋友交流,不要陷入自我孤立的状态中;同宿舍的朋友长时间相处,难免因小事情诱发矛盾,要学会用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方式相处。学生们也可以在闲暇时自律起来,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据相关调查显示,运动能大大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3.2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管理
疫情虽然严重,但这正说明祖国的强大,那些奔波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很辛苦,她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不停地在忙碌着,还有在一线执勤的公安干警,风雨无阻,所以大家都在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在努力,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更应该义不容辞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现在有一句口耳相传的话,“不信谣不传谣”,要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观念,要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自觉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工作,积极主动去完成自己的义务,这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当前严峻形势下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结语
目前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一场充满荆棘的战斗,在这里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因为复杂多变的防控形势而产生了心理问题,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希望每个人都能正确面对形势,积极向前,没有任何犹豫的扛起肩上的责任并完成时代的使命。虽然学生们不像白衣天使能奋战一线,不像公安干警能维护秩序,但是仍然可以用己所学为学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冠疫情终将结束,健康之花终会绽放!
表达方法有哪些
参考文献:
[1]骆莎.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代转型[J].思想理论教育2020(01):107-111
[2]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12(01):3
[3]熊燕.彭萍.胡一秋.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6):612-61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