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丨现代纸书:将“阅读”变为“链接”,实现1.4亿增收
如今,全国已有20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参与“现代纸书”的生产,包括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环球人物》、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并打造了一大批具有交互功能的成功图书案例,实现了超过1.4亿元线上额外增收。
今年10月起,第二轮“出版融合与编辑创新研修班”开班在即,《出版商务周报》特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立华、总工程师施其明,详细分析了现代纸书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东北大拉皮的做法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带给用户获取内容的新途径、新体验。全媒体时代,在纸质图书和出版单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自身又缺乏清晰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一个全新体系——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纸书”的出现,为出版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提供了机遇,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更为出版行业的“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传统出版业转型的最大壁垒—与读者持续失联
出版业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着四个困境:数字化转型的迷失、收益的损失、编辑创新性的缺失和读者的流失,亟待转型发展。
近年来,众多出版单位虽然在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从最终效果上来看,这些方式并没能达到提高出版单位盈利水平的预期期望;也有部分出版单位拼命往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发力,企盼流量大户们可以给已现颓势的出版业带来一缕春风,但从结果来看,依靠低价策略带来的销售上涨,使出版单位获得的收益非常单薄。此外,在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过程中,读者数据和流量皆被平台获取,沦为“为他人做嫁衣”。
单纯地“上网”、变更发行渠道已不再是出版业衰亡的解药,全媒体的兴盛更是将准入门槛空前拉低。知乎、得到等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层出不穷,不断与受众互动交流,牢牢地锁定了受众关注度。可以看出,受众是愿意和内容生产者产生交流的,其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传统的纸质书刊上,缺乏这样的源发途径。
而一本纸书是否拥有相关途径,像互联网一样,真正与读者产生交互,实现人与书的双向链接,是出版业实现互联网转型亟待突破的最大壁垒。
汕头旅游“现代纸书” 的概念及意义
❶“现代纸书”:将“阅读”变为“链接”
“如何到读者,让一本纸质书能像互联网一样和受众产生交互?”“现代纸书”体系的出现,为出版业指明了方向。
“现代纸书” 是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方式、满足读者多种需求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纸质书。通过在传统纸质书刊上印二维码,在二维码中配套线上衍生内容资源与服务,引导读者在阅读纸质书刊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付费享用深度阅读内容或其他增值服务。同时,系统可在读者扫码后迅速抓取读者数据、分析读者喜好,帮助出版单位持续为读者提供精准的知识和服务,形成新的消费模式。描写荷花诗句
❷ “现代纸书”的意义
如何获得Q币“现代纸书”提供的线上数字资源与服务,是对纸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文章、语音、视频、问答、直播等都可以成为纸书内容资源的展现方式。“现代纸书” 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每一位读者都意识到可以通过一本书刊或一篇文章产生交流行为。
第一,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现代纸书”帮助作者和编辑获得额外收入;与读者产生实时互动,增强读者粘性;获得读者数据,精准了解读者喜好,最终反哺到内容生产。
第二,对于出版单位来说,通过“现代纸书” 的生产和运营,能实现巨量增收;打造读者/作者/编辑的互动平台,改变与读者持续失联的困境;收集、整理、分析读者行为数据,建立庞大的读者数据库;帮助出版单位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彻底实现转型融合发展。
第三,对于读者来说,“现代纸书”顺应了读者移动碎片化阅读方式,满足了读者对深度知识资源与服务的需求;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内容生产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需求;当读者感受到自己节约了大量时间并收获了有效的知识增量时,便会再次产生扫码和付费的意愿。对学校的建议
“现代纸书”的出现,让编辑、作者、出版单位和读者间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每个角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彻底颠覆了传统出版的单向传播模式。
高招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