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光伏发电—里海—湖泊盐度》微专题集锦含习题解析_百 ...
微专题:光伏发电
一、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的铁盖乡,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严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了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光伏板清洗次数减少,光伏发电量大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飚的读音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草场恢复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公务员有哪些岗位    B.地表比热增大,地温提升
C.空气湿度减小,云量减少    D.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
3.近年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
A.电费贵    B.不稳定    C.占地广    D.维护难
【来源】【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热身考试文科-地理试题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光伏板上的污渍灰尘来自于风沙吹来的沉积物,其多少与大气质量有关。夏秋季节降水稍多,且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大气中的灰尘较少,大气质量好;冬季地表封冻,风中的尘土相对较少,但春季风沙大,且地表植被少,大气中的灰尘较多,此季节清洗次数最多,选A
2.根据材料,清洗次数直接影响到发电量。草场恢复后,地表植被增多,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清洗次数减少,发电日数增多看,会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植被增多加强光合作用与发电量无关,植被增多会导致生态调节功能增强,低温升降幅度减小,空气湿度增加,据此选C。
3.拉闸限电说明电力供应不充裕,这是因为光伏发电与天气有关,由于天气变化的多边性导致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光伏发电占地广、电费较低、维护不难,这些都与拉闸限电关系不大。据此分析选B。
太阳能的特点
优点: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缺点:能量比较分散,受天气状况影响大,投资大、效益低、占地广、储能难;
中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二、光伏发电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光伏应用于农业生产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图a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图b为其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
高中班干部工作总结
8.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9.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提高作物产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扩大就业机会    D.发电自给并网
赞美母亲的话【来源】化妆品品牌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地理试题(带解析)
【答案】
7.C  8.B  9.D
【解析】
7.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
灰原哀登场集数8.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促进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9.传统农业大棚主要以提高反季节农作物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光伏农业大棚不仪可以通过提高反季节农作物的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把剩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增加农民收入。
点睛:本题以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及其实景图为载体,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林光互补
二、综合题
10.(题文)(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种太阳”被认为是光伏发电的形象比喻。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荒山建设光伏电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开发建设“林光互补”等项目。2017年,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9.3兆瓦,预计到2018年底,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90兆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