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哪些专升本院校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男,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村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
刘刚同志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在兰州军区炮兵五十五团指挥连服兵役。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团、连通令嘉奖和师、教导队、中队奖励。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退役后在家待业。1985年2月应聘到志丹县保安镇政府工作,此后20多年来一直在志丹县乡镇工作。其间,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保安镇政府从事文书工作,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任顺宁乡人武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5年11月任顺宁乡副乡长(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陕西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文凭),1995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吴堡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至12月任吴堡乡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吴堡乡乡长,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任杏河镇镇长(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03年9月至今任杏河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刘刚同志和杏河镇党委、政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其中,刘刚本人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被志丹县委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省新年发红包的吉利数字
全民健身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6月被志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委书记称号。杏河镇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综合发展优秀奖,2006年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全省卫生示范乡镇称号,2007年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5月1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982期)以《沉下去 办实事 变角——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农村工作口诀》为题,对刘刚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省委组织部对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各种形式作了宣传推广。
刘刚同志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风深入、一身正气,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民众满意的业绩,展示了一名优秀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众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忠心耿耿,扎根基层,满腔赤城甘当人民公仆
刘刚出生在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的山村里,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同祖堂侄。童年时
期就受到刘志丹事迹的感染和教育,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顾全大局、为民忠心耿耿的刘志丹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农村生活的摔打,让刘刚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地摆脱贫困命运、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积极上进,在部队期间6次受到连团嘉奖,三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了刘刚坚毅的品格和吃苦的精神。退伍返乡后,他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埋在心底,逐步升华为扎根基层、服务众的坚定信念,在乡镇一干就是24年。邮箱qq登陆
刘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表现出对农村工作的执着和忠诚。在保安镇担任文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担县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先后调解农村宅基地和婚姻纠纷50多起。由于表现优秀,三年后被提拔为顺宁乡人武部部长。在顺宁乡、吴堡乡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新婚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经常在乡镇一干就是几十天。1998年秋季,在吴堡乡造林会战中,他担任6个村的总指挥,连续50多天吃住在村里,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回过一次家。中途妻子因急性滑膜炎住进医院,家人几次催他回去,他没有听劝,始终坚守在造林工地,带领大家提前10天超额完成了3000多亩高标准造林任务。刘刚的妻子常说:“我们家掌柜的就是一个过路的、住店的,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这句话道尽了妻子的无奈和苦衷。刘
大力胶
刚就是这么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他除了到县上开会才回几次家外,一般都住在镇上村上。有时在县上开会时间长了,回镇上时都要特意绕道去几个村检查工作。多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一年在家里呆不到四五十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他只参加过两次家长会。他的叔父说:“刘刚很少能参加亲戚的红白喜事,许多亲戚说他工作忙得连亲戚都不认了。”刘刚自己却说:“进了公家门就是党的人,既然端了这碗饭就要干好。党和众的利益就是我工作的根本。”
端午节是法定节假日吗?>科普读物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