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统文化如何“活起来”“火下去”
热点4
千年传统文化如何“火下去”
■  海  风
虎年伊始,各种风格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如央视春晚舞台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三星堆创意舞蹈《金面》,河南卫视春晚、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等等,以一种时尚的新面貌,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接连刷屏,被广大观众追捧。紧接着,北京冬奥
北京冬奥会
开幕式上的
“二十四节
气倒计时”
海报
热点5
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出圈”
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青衣高髻的舞蹈演员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背景中翩翩起舞,舞者高耸的头饰犹如画中的山石,舞者们不断变换的舞姿犹如山峦的层峦叠嶂,让观众直呼“惊艳”。这次央视春晚上呈现的只是《只此青绿》中一段舞片段,整个舞蹈演出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创作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蹈表演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中,追求艺术本质的同时,大胆运用新兴媒介形态的前沿科技,为观众呈现了“每一帧都是画”的视听盛宴。
2022年2月4日,“双奥之城”北京迎来历史性时刻,一场简约而又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网友刷屏式地称赞“中国人的浪漫”。的确,浪漫与诗意从
开幕式正式拉开序幕就开始了。2月4日,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20时,开幕式以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作为倒计时开场,从24数到1,短片中,冬去春来、四季更替间,传统节气与古典诗词串起美轮美奂的中国影像和令人激情澎湃的冰雪运动,众网友纷纷惊呼“国家级审美、世界级享受”。这份中国人的浪漫与诗意延续到了奥运会闭幕式。
“纪念时刻”是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固定命题环节,2022年北京冬奥会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的意象演绎。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在汉语中,“柳”字与“留”字
同音,“折柳”意思是“请即将告别的人留下”。在中国古代,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将“柳枝”融入闭幕式中,折柳寄情,富有中国意蕴。
此外,今年各地方卫视春晚、各种综艺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的新鲜表达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高光时
刻。2022年的河南春晚,主要围绕“年”文化做解读,节目组也给出一个极具创意的概念——“年宇宙”,其中舞蹈《丰年》拆解甲骨文“年”字,用悠久的民俗文化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舞蹈《国天香》中11位中国优秀舞蹈家齐聚舞台,演绎了唐朝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让观众
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等节目,输出了惊艳全球的中国式浪漫。观众们大呼“再看亿遍”“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的背后,被击中的是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是对千年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是被燃起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近些年,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不断“破壁”,不仅是对千年文化宝藏的挖掘和传承,也是面向新的一百年,从故土出发的寻根与创新之旅。在今年的两会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然是文艺界代表委员们聚焦的热点之一。如何在已涌现的成功范例基础上,继续在传统文化中到时代韵脚,用多元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展现,丰富大众的接受维度,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且一直“火下去”,是文艺工作者们正在不断思考并实践的课题。
河南卫视现代舞《丰年》视频截图
湖南卫视传统杂技《兰陵战歌——中幡》视频截图
热点6
仿佛瞬间穿越回大唐盛世。又如,湖南卫视虎年春晚在传统杂技《兰陵战歌——中幡》中,向观众“科普”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幡”;海南卫视春节晚会上的杂技舞蹈《载酒堂·春》,讲述了苏轼在立春时节与百姓共同迎春的故事。
除了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广电体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介也都各显神通,通过晚会、综艺等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口碑、商业双丰收,尤其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譬如,春节前夕,上海游戏企业米哈游专门为《原神》打造了戏曲唱段视频《神女劈观》,视频的主角是《原神》新角“云堇”,设计灵感来源于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巾帼英雄,角唱段由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荀派花旦杨扬配音演唱,让不少海外玩家惊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
海外直播平台Twitch上,《神女劈观》预告片直播节目吸引了60万网友观看,相当于30%平台观众都在收看《原神》频道;在YouTube 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也超过500万次。
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
在古籍里的文字、平日难得一见的传统乐器……在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等融合创新地多元呈现中,在数字科技与高端装置美轮美奂的虚拟场景加持下,穿越历史长河迅速“活起来”甚至“火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
事长王巍从事考古工作40年了。他感慨,以前大家对考古都不太了解,甚至觉得就是“挖坟掘墓”。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唐宫夜宴》《金面》《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化节目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了各种各样可视化技术,让古老的文物跨越千年与大众‘对话’,变得更加可亲可感,成为了展现中国考古百年成就的视听盛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神话传说等展现出来,让民众在游玩中体验和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分享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的“出圈”密码时谈道:“这是电视艺术和戏剧艺术的一次高度融合,我将沉浸式的多空间舞台展示,运用到
电视节目里,用影视化拍摄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创新的文化
节目。我们力求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故事的真实性之正,创新,创的是形式之新。”
传统文化需要新时代的表达
回看那些受到广大观众好评和追捧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这背后有科技加持下沉浸式美感体验的吸引,更有主创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多样化当代表达后燃起的文化认同。
爆款节目传递了一种美好的、引发广泛共鸣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制片人周谦介绍:“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蕴含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生机勃发之意,不仅让人感觉温暖,更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短片饱含的是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祝福、对这场盛会的期盼。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向世界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浪漫’和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
而闭幕式上,365位普通人手捧发光的“折柳”惜别冬奥,不仅演绎了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还表达了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英国体育网站Inside the Games 在报道中,特别强调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团结与和平的呼吁,该文阐释了折柳的惜别寓意,还引申到了对后疫情时代的希望。文章称,“柳枝寄情”是闭幕式缅怀时刻的重点,代表
着两个好朋友的离别和面对疫情所做的努力。正值春回大地之时,寓意一切向前发展,积极面对后疫情时代。
“出圈”文化节目往往与热点
事件、与当代生活相勾连。近年
米哈游《原神》打造了戏曲唱段视频《神女劈观》
文化节目《国家宝藏》
热点7
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国人无比自豪。去年《梦幻西游》手游与河南卫视携手上线的《梦幻西游》手游月宫门派曲《广寒宫》舞蹈版,就将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佳节的意蕴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巧妙串联,尤其是嫦娥与航天员浪漫牵手的情节,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建立对话“通道”,被认为开辟了更大的文化格局。又如,央视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颇受年轻人喜欢的“穿越剧”形式亮相,让人耳目一新。其中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那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古人宋应星“穿越”到现代,见到了高铁、长征火箭、“奋斗者”号等,最终在稻田里与袁隆平院士实
现了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让观众直呼“感动”。而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思想与三百多年后袁隆平
院士“禾下乘凉梦”精神背后的共同理想,也让观众泪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资源,创作者选取并表达时,贴近当下,符合时代特征,才能更真切地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距离。
摆脱死板和套路,以年轻人视角和他们喜欢的呈现形式亮相,也是很多爆款文化节目的特。今年2月15日,B站《上元千灯会》以寻古时元宵灯会大型灯彩鳌山灯为主线,以跨界混搭的方式将戏曲与流行元素融合,打造别样元宵晚会。演出植入了地方民俗,如猜灯谜、英歌舞、走桥、孝义木偶、滚
元宵叫卖等。京剧演员王珮瑜与歌手阿兰跨界混搭,将戏曲唱段和流行乐相融合,一起演绎许嵩的《燕归巢》,呈现团圆的内涵。戏曲名家孟广禄搭档青年戏曲演员,以影视化的手法重现了《将相和》《春秋笔》《定军山》等经典国粹。13名儿童戏曲演员演绎了“鳌山小绝”,体现了戏曲文化的传承。除
了戏曲名家,B站上众多颇受年轻粉丝追捧的国风UP主也参与了进来,其乐融融。晚会结尾的彩蛋,
通过经典影像致敬梨园艺术的传承者,彰显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南京雨花茶
“一个纯写意的角,就像《千里江山图》一种青绿颜的气魄,演绎的时候需要打开想象力。这个舞
蹈不再是女人的柔美,更多看到的是大气磅礴的一种东西,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一种岁月,一种大气,也是代表我们文化自信的一面。”《只此青绿》主演孟庆旸这样诠释自己的“青绿”一角。也正是因为创作者们的深入理解,才让名画《千里江山图》在舞台上别样地展开,让现代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高峰体验。那些让网友不断刷屏的传统文化节目皆是如此,不仅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更是点燃了观众内心深
处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环节描写老师的句子
《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视频截图
《广寒宫》视频截图
热点8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
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谈及河
南卫视《唐宫夜宴》的“出圈”时
表示,节目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
生活的契合点,让文物“潮”起
来、“活”起来、“动”起来,
国产奶粉排行榜瞬间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
同,产生情感共鸣。“‘活’起
来、‘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
怎么样设置默认浏览器物,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
和文化自信。”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
直“火下去”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崭新的艺
术样貌不断呈现,激发人们内心的
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对世界打开
中国文化的叙事边界,这就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习近平总书
记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
全国作代会开幕式上指出:“要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
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
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
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
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
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是摆在文
焦作云台山好玩吗化领域的一道当题。因此,文
艺工作者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不断延续
下去,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为一个中国人,流淌在我
们血脉里的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一以
贯之的。华夏大地的名山大川、琴
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都已经
渗透到了我们的骨子里,是必须要
学习的。”田沁鑫说道,“《典籍
里的中国》对古代典籍进行了现代
‘转译’,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作
为艺术总监与电视工作者们一起,
对典籍怀揣深深的敬畏之心,在创
作时精益求精,生怕对不起圣贤
们。因此,在挖掘典籍蕴含的思想
精粹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把传统的
古典美学元素与现代的电视艺术创
作相融合,在生动的故事中突出典
籍的思想性。”
可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肌理,真正了解传统文
化,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价值的
发掘。
今年东方卫视新推出了经典文
pkg文件怎么打开本围读节目《斯文江南》。全国人
大代表、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
席、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表
示,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
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斯文江
南》以此为创作宗旨,深入挖掘中
华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文以载道’,文字
与文字之间、先贤与先贤之间,可
以同代、隔代地唱和,这也是《斯
文江南》创作的初衷。让范仲淹遇
上顾炎武,共诉家国天下的忧乐
观;让巴金遇上萧红,共谱文艺的
从河南卫视“出圈”的《唐宫夜宴》B站《上元千灯会》视频截图
东方卫视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斯文江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