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制药厂破产的市场环境分析
(孙超男 20104150116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原制药厂建造于90年代初期。建设初期,是由国家和省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具有当时制药厂的规模和先进设备。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是都是遥遥领先的制药企业,在负债30多亿元,没有给国家创造一分钱利税的情况下就破产关门了。
仔细分析其破产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其市场营销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环境
中原制药厂是由中央和地方各投资一半兴建的项目。国家医药总局、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河南省和郑州市都先后参与了企业的建设工作。历经“七五 ”、“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的长期建设。1987 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工程投资为4.95 亿元,1990 年总体设计方案增至7.2 亿元, 1991 年初步设计又增加到11.39 亿元, 到1993 年工程总投资又调整到13.26 亿元。然而,中原制药厂始终未能按设计要求达标运行, 从乒乓球拍的选择1996年10 月起停产关门, 设备闲置锈蚀, 2000 多名职工放假离厂,企业累计负债达31 亿多元。红烧鱼的做法?
(二)行业环境
80 年代初期, 国际上维生素C 产品销路看好, 国内维生素C 紧缺, 国家计委、国家医药管理局计划建设一个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维生素C 生产企业。河南是农业大省, 所产玉米淀粉含量高, 水份低, 是药用生产国内淀粉中的最理想的原料, 在众多地区竞争上此项目的情况下, 河南独占鳌头。1984 年10 月, 国家计委批准了兴建中原制药厂, 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从国家医药总局到地方政府一致认为,白酒营销采用一流设备和最先进的工艺, 力争建成中国第一、亚州第一、世界第一的生产厂家, 使国人在全世界医药界扬眉吐气。
中原制药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两会结束的时间,计划1992 年投产, 当时维生素C 市场看好, 若按当时的产品价格、设计产量计算, 企业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三)企业内部环境
中原制药厂位于郑州市西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占地1300 亩, 全厂总建筑面积21.12 万平方米, 职工2500 多人, 是我国医药行业建国以来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制药工厂, 也是我国制药行业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工程。该项目于1988 年动工建设, 199
0 年3 月批准总体方案设计, 引进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和设备, 在淀粉、葡萄糖、山梨醇、维生素C、自备热电站、废水处理、空压冷冻等生产全过程中采用微机程序控制, 并设立全套先进仪器的科技质检中心, 使玉米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得以综合利用。设计年处理玉米15 万吨, 主要产品淀粉每年4.3 万吨, 葡萄糖每年2.5 万吨, 山梨醇每年2.35 万吨, 维生素C 每年5000 吨, 麦夫质饲料、精制玉米油等副产品每年5.9 万吨。
(四)企业破产原因
(1)大型工艺设备引进中的失误
生产工艺是医药化工生产的生命线, 工艺上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中原制药厂引进的四套主要生产装置, 除山梨醇工艺合格外, 其余三套设备都存在严重工艺技术问题: 淀粉装置的变性淀粉不能出合格产品; 葡萄糖装置的无水葡萄糖工艺不成熟, 试车不能成功; 拳头产品维生素C 所采用的工艺生产装置在国外都不成熟。由于引进工艺存在严重问题, 经五年试车, 仍不能出合格成品。而工艺出问题的三套装置所生产的产品约占全厂产品计划销售收入的60% 以上, 主要产品不能生产, 给企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从各方面调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中原制药厂在生产工艺技术的引进上存在严重的失误。
(2)用人上的失误
中原制药厂从开始筹建到现在11 年间先后更换了5 任领导, 这些人分别来自纺织、机械、化工、搪瓷等行业, 对医药工业生产不熟悉, 主要领导缺少对大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经验。他们往往在其位而无意谋其政, 或者想谋其政尚未付诸实施便被调离。
(3)管理体制上的失误
投资主体不明确,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 造成多家负责, 又谁都不管的局面。从引进瑞士EN CO 公司的维生素C 古龙酸结晶、分离工艺设备来看, 就存在这些问题。国家医药局曾提出对中原制药厂的引进工艺技术状况进行审核, 而药厂以外商技术保密为由拒不提供有关资料。在试车出现问题, 一时解决不了, 工商手机银行怎么用外商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国家医药总局出面从东北制药厂、华北制药厂、湖北制药厂等国内制药单位选调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专家到中原制药厂工作, 进行技术指导;而中原制药厂一直不予任用, 而且加以排挤,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这些专家相继离开, 导致了中原制药厂的一错再错。
(4)盲目贪大浪费十分严重
周杰伦歌曲全集设计贪大求全, 造成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能力过剩, 浪费严重。建厂可行性报告中确定的蒸汽能力是三台35 吨锅炉, 缺口部分的低压蒸汽由毗邻的郑州热电厂提供, 这样既经济、又合理。然而, 后来却被改为全部自供, 上了三台75 吨的大锅炉, 蒸汽能力过剩; 所建自备水厂的日供水能力达5 万吨, 造成一半以上的富余, 从而加大了成本, 加重了企业负担。
(5)政府干预
导致中原制药厂这一重点工程如此残败结局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计划经济投资体制和政府部门直接创办企业的政企不分体制。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已和建国初期想发展什么工业都只能依靠政府的情况大不一样了。然而,发现国际上维生素C销路好,国内维生素C紧缺,政府就要直接上维生素C生产企业,这本身就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是超越了政府的职责范围的。国内外医药行业是竞争性很强、企业对价格信号反映十分敏感的行业。维生素C价格一度上扬,自然引导国内企业加大投入和产出,而政府直接参与进来,不仅会在高价位时做吃亏买卖,而且会扰乱市场秩序,扭曲价格信号,影响企业决策。更重要的是,政府办企业的行为往往迟钝、缓慢、低效,不等政府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就可能跌下来。政府只能在竞争性市场中做管理服务工作,而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干预市场的自动调节。
中原制药厂生产不出维生素C, 生产工艺设备有问题, 一堆好看不好用的洋设备堆放在那里, 从制药厂生产车间的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到郑州市的市民, 从厂领导到市领导、省领导、至国家医药局的负责人, 都很着急。国家医药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河南省、郑州市的领导曾先后多次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厂级领导班子等问题, 尽管也多次调整领导班子, 派专家进行会诊, 对技术设备也进行了多次整改, 也不断补充资金, 至今仍无济于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5)总结
中原制药厂的破产倒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了国企的悲惨下场,以及大量的工人无处安放的下岗生活和国有资金的挥霍浪费。中原制药厂的破产倒闭,无论是从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企业管理还是政府干预都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了反面教材,而且这样的例子绝对不止中原制药厂一个。希望,所有的管理者及企业家都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