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孩子数量
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起点程度和心理原因新探
【作 者】严梅福/张宗周
【作者简介】严梅福,男,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张宗周, 男,江汉大学政法系副教授。
提要 许多研究表明,教育具有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功能。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妇女接受初中程度教育是这一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点。认为超前普及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就能使我国人口控制步入一个新境地。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妇女初中教育程度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理,阐释了其中包涵的深层心理原因。为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去控制人口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  认知结构  九年义务教育  生育厌倦情绪  集体生育意识
著名学者卡尔和诺德尔在1973 年和1979 年分别得出结论,认为生育率高低与识字率并无固定关系〔1〕。对这一结论, 我国理论界首次提出了挑战,并明确地认定:教育具有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功能〔2〕。 从而赋予了教育以人口控制的历史使命,得出了可以通过普及妇女教育来使我国以及苦于人口压力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人口困境的结论。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
是不可低估的。但是,这一论断作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笔者认为还有诸多不足处。其一,未能界定出要使妇女达到有利于人口控制的生育水平,至少要在她们中普及何种程度的教育。其二,这一来自于对现象观察的结论未能揭示教育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作用机制。为此,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初中教育程度是遏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点
自80 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妇女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制约着她们的生育行为,决定着她们生育子女的数量。妇女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她们所生孩子数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第〔3〕。然而有所不足的是,所有这些研究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未能探明和标定要控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广大妇女必须接受哪个层次的教育。而这个问题,又是论证将发展教育作为控制人口的可行性策略的关键。例如,我国1982 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盲比受大学教育的妇女平均要多生 2.82 个孩子;1961 年印度城市妇女的生育与教育状况也显示,生育妇女的教育程度分别为文盲与大学时,平均生育子女数分别为6.65 个和2.01 个,二者相差4.46 个,大学教育程度妇女比文盲妇女的生育率要下降2/3 〔4〕。中印两国的统计都证明大学程度教育确实能极大地降低人口出
生率。然而,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想藉普及妇女教育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并无裨益。因为即令是在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里,指望靠普及高等教育来控制人口是不现实的,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年也只有 3050%的人能够升入大学。现实的情况是社会只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层次上普及教育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那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点在哪个教育层次,即在什么层次上普及教育才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呢?通过对我国妇女受教育状况与生育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妇女的生育数量 随着她们的教育程度由文盲到大学逐步提高而减少的过程中,初中程度的教育是一个关键点。 资料表明:妇女人受教育一旦达到了初中程度,她们的生育率就会发生由高向低的质的转变。初中程度的教育成了妇女多生与少生的分水岭,翻越过这一分水岭,她们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都会随之发生转折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1.1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水平低于全国生育水平。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教育程度的妇女,生育水平均高于当年妇女平均生育水平,而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妇女,其生育率都低于当年的平均水平。譬如,我国1982 年人口普查和1987 年1 人口抽样调查所得的按教育程度划分的育龄妇女生育率资料表明,具有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水平为2.19 和2.13,均低于当年全国妇女的平均生育水平2.61 和2.42,而小学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都要高于这一水平。这种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使我们可以将妇女的初中程度教育看成是她们生育率必然低于全国生育水平的关键点。(见表1)
(表1) 不同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
() 全国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总 和 1981 年 2.61 1.42 1.88 2.19 2.72 3.31 石家庄二手电脑
生育率 1986 年 2.42 1.11 1.82 2.13 2.48 2.95
资料来源: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1987 年人口抽样调查。
1.2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基本处于更替水平。从表1 还可以看出,妇女达到初中教育程度,她们的生育率就会接近更替水平(2.1)。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生育率如果已经处于更替水平,那么,它就理所当然地步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所以,生育率的更替水平实际上是下降中的生育数量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一个质变点,这个点既然可
以用妇女的初中教育程度来标记,就说明初中教育程度是决定妇女生育水平是否已届质变的数量界线。
1.3 妇女教育自初中程度开始与生育率呈负相关。 从妇女的教育程度与生育率的相关性来看,初中程度是一个转折点。初中以下,妇女的教育程度与生育率呈正相关。初中及初中以上,则呈负相关。(见表2)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初中教育程度是妇女生育率变化的一个关键点。
(表2) 我国妇女教育程度与生育率的相关性
大学 大学肄业 高中 初中 小学
相关系数 0.411  0.504  0.571  0.432  0.590
相关方向 负 负 负 负 正            资料来源同表
1 1.4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低于低生育率国家妇女。 将不同教育程度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与世界上已经进入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国家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进行比较,
可以得出,我国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已处于世界低生育率国家妇女的生育水平之下。现在世界上已有15 个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和零增长,这些国家妇女的生育子女数代表了现今人类的最低生育率。在这些低生育率国家中,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最多的为1.8 个(英国),最少的为1.3 个(德国),我国小学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99 个,高于低生育率国家中生育子女数最多的英国;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1.08 个,低于低生育率国家中生育子女数最少的德国(见表 3),这一比较说明, 初中教育程度是我国妇女由高生育率转向低生育率的关键点。
(表3) 不同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妇女受教育程度
            文盲  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平均生育子女数 3.77 1.99 1.08 0.9 0.81
人口零增长国家妇 最低1.3(德) 最高1.8(英) 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资料来源: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今日美国报》,1994 年7 月9 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妇女中普及初中程度教育,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人口控制功
能,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对教育抑制人口增长这一功能水平的确定,不仅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证实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普及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当前十分艰苦的人口控制工作,可以藉义务教育的普及变成妇女的自觉行为。这意味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在实行人口控制,而且是一种治本的控制,因为勿需十年,今日的初中学生就将成为生育的主体。
2、妇女初中教育程度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心理学分析 妇女接受初中程度教育能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已为我国二十多年来伟大的人口控制实践所证明。但是,为什么妇女非要达到初中,而不能在小学教育程度就完成由多生向少生的质的转变呢?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与小学教育相比,初中教育藉以开展的认知心理基础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因而,它能产生小学教育不能产生的有利于少生的心理效应的缘故。
2.1 初中教育的认知心理基础有利于新的生育观念形成。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较之于小学教育程度妇女倾向于少生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知识经验不等。而这种不等又是由于他们在知识学习中的认知心理有了质的改变的缘故。初中教育是在较高的认知心理基础上开展的。
这一认知基础通过影响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而影响学生的生育观念,使其生育行为由多生向少生转变。 心理学有关学习的理论认为,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学校教育给予学 生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个体并未经历过的间接经验。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都是儿童和青少年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只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的不同,他们在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知识经验也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异而已。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不能在抽象水平上把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学校教育给予他们的大多是通过机械记忆而获得的一些文字符号与知识片断,小学教育因此只是一个人学习间接知识经验的初始阶段。这样,只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时,由于知识的不系统与欠缺(不完整),其认知结构就难以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种非稳定状态的认知结构在其不停地建构中,以改变自身的结构去适应情境的所谓顺应过程,就会大于将外部新因素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所谓同化过程。而顺应过程强,就意味着生育者自己的生育目的、生育意愿极易受旧的生育观念的影响。这样,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就使只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在生育观念上难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不能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去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更多的则是顺应传统思想而倾向于多生多育。 初中程度的学生则不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
梦见被子
居于主导地位,思维活动的组织性、独立性均有显著发展,掌握的间接知识经验已经具有了相对的完整性与内在逻辑性,这就使得他们的认知结构能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这样,当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建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变化时,同化过程就会大于顺应过程。因而,他们能够利用学习到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独立地判断和分析接触到的事物,匡正一些错误认识。这就是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的处在人生第二断乳期的初中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生育观念上就是能够了解一些人口发展形势,懂得一些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以较进步的生育观念去同化诸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之类的传统生育观念,这将促使他们在进入婚育期以后倾向于少生优生。 不仅如此,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心理上的这一重大发展还影响着他们以后生活中直接认知经验的接受,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他们以后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这里的所谓直接知识经验,指的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它虽然在广度、深度上都不能与间接知识经验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学习直接知识经验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因此,它于生活、实践作用之大,丝毫不逊于间接知识经验。社会的人主要还是靠直接经验来适应环境、应对生活的。妇女的生育意愿、生育态度和生育行为等主要也是由她们的直接知识经验支配的。不过,
直接知识经验虽然重要,但毕竟又是在间接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这又使得一个人在离开学校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准则无不要受到他在学校中接受的间接知识经验的影响,即不同的认知心理过程始终是通过影响学生的间接知识,制约着个体怎样获取直接经验,获取什么样的直接经验,决定着个体获取直接经验的方向、层次、类型和数量。 正因为如此,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妇女,在离开学校以后,虽然都是在用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支配和影响包括生育在内的各种行为和观念。但是,由于个体间接知识存在着质的差异,她们在生育行为与观念上也就存在着层次之别。只受过小学程度教育的妇女,由于间接知识量少,不成体系且多是以无意义识记方式储存,一旦终止学业,离开了学校就极易发生遗忘和回生。这使得她们缺乏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基础,造成直接知识经验的层次低,观察分析社会的视野狭小,难以摆脱早生、多生、密育的传统生育模式的禁锢,生育率的明显下降因此就不能发生在她们身上,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间接知识经验已具有了一定系统性,且这一年龄段少年的记忆方式已转到以意义识记为主。因此,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 一般不易遗忘。这就使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通过读书报、写信函等方式继续学习、不断强化,而这又将不断地增强她们的求知欲和理智感,使她们得以在直接知识经验的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她们在离开
学校以后的生活中,就能接受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政治、哲学、经济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一些包括自然科学原理和有关婚姻、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带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从而导致她们的生育观念朝少生优生的方面转变。
好声音第二季收视率2.2 初中程度教育促成妇女生育厌倦情绪重新释放。 具有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倾向于少生,不仅有上述认知心理方面原因,同时,也还是由于她们长期被压抑的生育厌倦情绪又重新被释放出来,成为支配妇女生育行为的主导情绪力量的结果。 目前,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妇女往往在生了三四个孩子后还不肯停歇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还高达6.8 个的事实, 使人觉得妇女是酷爱生育的。但是,有关人类生育心理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妇女作为生育的主体, 从古到今对生育都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与厌倦情绪。即是说她们都是倾向于少生的。在远古时期,在过着渔猎生活的原始人类中,作为生育的直接承担者,妇女并没有强烈的生育需要,虽然她们知道只有她们才能生育。但是,她们怀孕后其身体的笨拙不灵,不便奔跑因而增大了落人兽口的危险;尤其是生育时的阵痛和当时接生方式的简陋;极高的流产率(据人类学家估计,当时妇女无意识流产率为 12%)与婴儿高死亡率,造成的妇女连续不断地怀孕以及极高的产妇死亡率,又使妇女将生育视为畏途,对之持有强烈的厌倦情绪。这可以从旧石器时代后期,妇女曾经到了肖战视频专访回应争议
某种植物的粉末和汁液来避孕这点来证明。现在生活在巴拉圭森林中的原始民族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将一种叫Stevia Rabaudicma 的植物晒干, 研成粉末后用水煮过,不想怀孕的妇女每天饮一杯。这种药水在实验室用动物来实验,证明确有避孕效果。 时至今日,妇女厌倦生育的原因虽然异于古代。但厌倦情绪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减弱。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发达国家妇女。据报导,法国年轻已婚夫妇中,有 1/3 的人不愿要孩子; 美国有2/3 的家庭没有子女;德国2200 万户人家中,有子女的只占 49.1 %,其中,近半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生育厌倦情绪所及, 这些国家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已不足1.5 个,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致使这些国家出现持续的人口负增长和劳动力与兵源不足。发达国家妇女的这种生育厌倦情绪成了困扰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 不仅如此,就是在生育率极高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也存在着明显的生育厌倦情绪。据世界生育率调查组织提供的材料,在发展中国家被调查的所有妇女中,有一半人表示不想再生孩子,其中包括像肯尼亚、孟加拉国等这样一些生育率最高的国家的妇女。此情形在我国亦然。据上海市调查,19791989 年间,该市登记结婚的人数中,具有生育能力而不愿生孩子的夫妇人数已逾 5 万,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 20 %。 这表明妇女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生育厌倦情绪是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的。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妇女的生育厌倦
情绪已经在支配着生育行为,她们不仅厌生,也确实在少生;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偏远农村,妇女们虽然情绪上厌生,行为上却在多生。很显然,这些妇女厌生情绪与生育行为的不一致是她们的厌生情绪受到压抑。这种压抑是几千年来社会鼓励生育,家庭需要劳动力与封建生育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统治者几乎都是把多生多育看成富国强兵的基础而大力提倡生育,全社会无贤无愚也都崇尚多子多福,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妇女因此不仅不敢表露自己的厌生情绪,而且,由于她们的人格、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系于她们是否能多生孩子,特别是多生儿子,这就使得她们不得不把厌倦情绪深深抑压。年深月久,代代如此,直到这种被压抑的情绪进入到妇女的潜意识之中,以致最后连她们自己都 不能觉察到这一情绪的存在。但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当上述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城市妇女的厌倦生育情绪能够得到释放,农村妇女的这一情绪仍被抑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只能是前者的教育程度都能越过初中这个关键点,而农村则不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城市家庭妻子平均读书9.97 年, 农村只有6.3 年的数字就说明了这一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