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
文章属性
年少无知太仓促 和你走上不归路【制定机关】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
【字 号】
【施行日期】
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
各省辖市教育局,各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英文表白句子
  现将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豫文明〔2007〕5号)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有关活动开展情况请及时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社政处。
  附件: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二 ○ ○ 七 年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附 件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
豫文明〔2007〕5号
  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
  实 施 意 见
  广泛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迎接十七大、办好奥运会的重要举措。为切实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推动我省和谐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争做文明职工、创建和谐单位,争做文明市民、创建和谐社区,争做文明农民、创建和谐村镇“三争三创”活动为总载体,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公民、企业、各种社会组织的责任意识,
快递首重是多少努力推进人与力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中原建设。
  二、活动内容
  1、争做文明职工、创建和谐单位
  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基本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切入点。通过开展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带动全社会兴起众性和谐创建的热潮。
  在党政机关,要组织广大干部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公务员,创建和谐机关”活动。机关干部要带头遵守《文明市民守则》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自觉做到依法行政、文明行政,争做文明公务员。要以建立法治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在政府机关中广泛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文明机关、当好人民公仆”活动,在执法部门和服务窗口开展“树良好形象、做文明使者”活动,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增强社会公信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着力推进政务公开,把人众最关心的事项、反映强
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真正做到“阳光行政”,避免“暗箱”操作。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中广泛开展“全民节约、改善环境”活动,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通过发挥党政机关的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全民节约意识的提高,形成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
  在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开展“争做文明职工,创建和谐企业(单位)”活动。企事业单位职工要树立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自觉遵守《文明职工守则》,做到“三管六不”(管好自己的手,不乱反扔乱倒垃圾,不损坏花草树木;管好自己的口,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脏话;管好自己的腿,不闯红灯、逆行和践踏草坪),争做文明职工。要以经济交往履约践诺、建立和谐商务关系为目标,深化企业文明诚信经营创建活动。发挥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争创活动在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各类市场中广泛展开,引导各类企业以德经营、诚信立业、和谐生财。完善各市及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系统的政府信用网站,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身份证明和企业信用档案,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企业信用记录和查询的数据库平台。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抓住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标本兼治,集中力量对食品、药品、涉农物资三个领域的假冒伪劣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坚持依法治企,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机制,努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各类学校,要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教师),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学生要自觉遵守《文明教师、文明学生守则》,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要依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机构和师资力量,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广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通过建立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结合广大青少年成长特点,开展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安全与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卫生防护能力。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师生安全感。及时化解师生和学生间矛盾纠纷,防止恶性事件和体性事件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2、争做文明市民,创建和谐社区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和谐社区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和谐城市建设。
  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活动,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通过家长学校、文明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心等教育阵地,在全体市民中进行礼貌、礼仪、礼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尊老敬老美德,倡导男女平等观念,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家庭氛围。实施千万妇女、百万家庭文明传播行动,推动家庭美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的积极性。在青少年中深入进行伦理、心理、生理教育,坚持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指导和调适服务,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积极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深入开展创建和谐社区活动。把和谐理念融入到社区各项创建活动中,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众提供便捷的
生活服务。广泛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参与意识,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建立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引导人民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解决众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通过举办邻居亲情茶话会、家庭才艺展示、互赠睦邻卡、家庭收藏展示会等多种活动内容的“邻里节”,举办社区运动会、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居民讲坛、社区道德评议等,构筑社区居民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平台,消除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疏远感,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亲和感。引导人们融入社区、守望相助,共建人际和谐、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教师贺卡图片大全  3、争做文明农民,创建和谐村镇大雁塔导游词
  农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要把和谐创建要求融入到各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推动和谐村镇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开展移风易谷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在农村普遍开展“革除
陋习,天天节约”活动。通过农民教育、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等工作,增强农民的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意识。引导农民众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做起,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广大农村形成文明的乡风。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农村困难众的帮助扶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增加报销比例。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建立农村低保标准的长效增长机制。做好农村困难体的帮扶救助工作,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