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浅谈新农村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以永胜县农村教育为例
08级初等教育专业(综合文科)  杜荣凤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而教育公平问题又是教育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而今教育公平问题正凸显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影响着和谐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分析其原因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关键词如何计算养老金】 新农村建设;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而要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就要靠教育。然而就当前社会教育状况来看,农村教育明显处在不利地位,准确来说是不公平和弱势地位。虽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
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公平。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关系到农民的世代利益,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问题,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所以,关注并实现农村教育公平,重视农村教育工作,既有利于维护农民的世代利益,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我县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城乡教育不均衡、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等教育不公问题进一步凸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永胜县新农村的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没有将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无论是在教育权利还是在教育机会上,不公平现象随处可见。环保服装制作
(一)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差别在不断加大。从我县口袋妖怪究极日月(永
胜县)的目前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乡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比例偏低。据最新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29.5%,农村人口占71.5%。从1997年开始,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少年的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的比重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高中阶段农村学生所占比例更少。从目前我县普通中学的状况看,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的69.7%,但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1.5%。二是农村学生辍学率仍然偏高。农村学生辍学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2008年,我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2.83%,城镇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0.5%,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4.5%,部分边远山区或林区辍学率甚至高达10%以上。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公: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无形中导致丁东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有限,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所以在吸引人才上西部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国家又没有相应的鼓励投身西部的特殊政策,西部人才匱乏也是在所难免。我国教育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西部地区本身贫穷,自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显而易见,西部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与东部地
区相差甚远。同时西部地区家庭用于教育的投入更为有限,对于温饱尚不能解决的家庭来说对教育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奢望,更何谈把孩子培养成才。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的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
(二)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公:弱势体子女入学仍然艰难由于升学和进入好学校除了能力竞争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弱势体往往缺乏选择性,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正在加剧。同时,由于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他们子女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孩子。
(三)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不公我县男女比例约为1:0.89,调查显示女性教育具体问题表现在,一是在校学生男女比例失衡。以2008年为例,全县小学生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为1:0.88,全县初中在校生男女生比例为1:0.82,而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女性更少,高中阶段在校男女生比例为1:0.42。二是在一些农村边远山区,女生辍学率大大高于男生辍学率。以我县2006、2007、2008年辍学率为例:农村初中辍学率分别为5.2%、4.8%、4.5%,女
生辍学的分别占63%、67.2%、65.3%。而在高中阶段每年辍学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更是达到70%以上。总体来看,女性的教育问题是越往上一级教育,受教育的女性就越少。而在我县的一个贫困的地区——东风,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读书对于当地的孩子来说,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温饱都没解决。时至今日,虽然教育方针得以实现,但是教育公平对他们来说又是一道迈不过的坎。家中条件好点的,可以让你多读两年,反之,可能没机会读;家中有儿子女儿的,先让儿子读,女儿就不一定了,很可能就不能读。村中的小立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今年14岁,读初二了,有一个妹妹上小学四年级,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小立平的爸爸决定让他读完初中,而妹妹读完小学,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在城市中像小立平这样的孩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操心,这就是教育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造就了城乡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
《开学第一课》的读后感(四)资源配置失衡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公民接受教育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育者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资源配置和投入的不公平,受教育者总是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但不管竞争的结果如何,众多的教育对象只能在事实上的不公平状态下接受教育。因此,从公民的平等原则讲,没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当然不会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没有接受教育的平等便不会有所谓的教育公 平。其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优质
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近年来。同区域或跨区域择校风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学校间的不公平竞争,由于在竞争中优质教育资源必然处于优势,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质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腐败、乱收费和高收费问题也必然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刟产品,处于权力和金钱劣势的大多数公民也必然被边缘化。这样,当教育资源的优劣配置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后,教育公平离大众只能越来越遥远。无论是师资,还是经费、设备,农村学校都远不如城市。同时社会变迁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还给农村学校带来一些新的困惑,如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导致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得农村学校规模变小从而师资配备不足。“素质教育改革使农村专职教师缺乏的情况雪上加霜,税费改革引发的教育经费问题,高考改革使得设备极差的农村学校在考试中更为不利等”。教育腐败现象依然存在长期被认为“一方净土”的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干扰。在教育改革迅速推进的同时,制度却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腐败的滋生。教育腐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特长生”形式,让一些没有资格和能力上大学的学生首先获取“特长”资格,然后再通过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的特长过关,由于对“特长生”的文化课要求相对宽松,所以文化课过关就更容易“操作”了。当然这期间要缴纳一定的“活动费”。二是“缴费生”不符合入学标准,通过花钱买分数获得入学资格。三是“学校利益
集团”。个别老师靠拉关系、权钱交易,在学生干部的任命、评选先进乃至座位的安排上依权势、金钱、关系而定;在保送大学生上,个别校领导首先考虑的则是自己的亲友,而非唯才是举;在考研上,一些名校的导师同样存在着腐败现象。
诸如,有关招生中的所谓照顾名单,不仅仅是学校招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教育平等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总所周知,2001年,网上曾泄露过一份上海交通大学的照顾名单(暂且不讨论其真实与否),使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平等的担心再次浮上了水面。在此之前,报纸似乎也抓到了问题,热烈讨论为什么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山东的低100多分。在某些报纸的炒作下,教育平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照顾名单和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线的差别,国内有人承认,这不是个别现象,更引起国人甚至国际社会对我国整个教育平等的质疑。许多人将矛头指向高考,认为这是“教育腐败”的表现。
其实,无论是照顾名单,还是地区之间比较悬殊的录取分数线差别,都与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关系不大,问题在于招生计划的分配和招生制度,这是实现高考机会平等的关键所在。
二、永胜县农村教育不公的原因
猫会出汗吗?猫出汗在哪里?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城乡教育,首先要说基础教育差距的存在和持续拉大,是当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由于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的进一步扩大将会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思索造成这种不公平状况的原因所在,进而针对现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确保所有适龄青少年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造成目前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复杂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教育投入悬殊,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我县在发展农村经济上也进行了奋斗,农村经济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农村义务教育不能大发展的症结所在。一些义务教育搞得好的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大多数是由中央政府负担,有稳定的投入。日本税收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分,但义务教育经费全由中央政府负担;韩国则是中央政府负责教育经费的70%,地方30%。而在我国中央政府占税收收入的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却全由地方政府承担。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承担,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乡镇恐怕就很难承担了,因此城乡教育投资不自觉地从一开始就存在差
距。城乡教育的差距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必然带来城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当然,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受到财政体制政策改革和税费改革的影响。一方面,国家财政改革增加了地方政府教育投资的困难,县乡政府难以承担起所分配的财政责任。“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改革取消了各种收费,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着新农村建设。但取消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地方财政不能完全弥补因取消以上收费所带来的缺口。“乡镇却度日如年,巨大的债务是其根本原因。2003年农村教育债务锁定时…普九教育债务为117.03万元…”,“我们邻近的较大乡镇…普九教育债务达两千多万元…”,这也是部分学校“乱收费”的客观原因之一。因此,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校舍建设经费和教师工资经费是得不到很好支助的。农村教师工资本来较低,又因投入不足而拖欠工资,教育公平问题就显得复杂而又突出。
(二)贫富差距的存在并进一步扩大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阶层又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情况,城市的贫困阶层主要由原先中等收入阶层降下来的失业者和城市贫民等构成,农村则是绝对的贫困阶层。随着国家"两免一补
"政策的实施,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教育阶段,为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但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费用、一些基本的教辅费还是让一些特困家庭无力承担。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现在仍实行收费制,使社会弱势体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严重影响。据对我县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生辍学的调查显示,辍学学生中的70.3%是弱势体子女。
(三)  教育制度存在弊端,长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模式以及自身管理不力造成教育不公平。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一般身处城市,很难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所制定的政策难以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实施起来也有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浪费社会教育资源。国家现行统一的中小学教材课程编制和内容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本位的,几乎不考虑农村生活背景,而不向学生传授能在农村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思想。在农村中,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培训虽在有些地方出现,但那也只是极少数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达云 老师曾有过这样的精辟论断:“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和饱受诟病的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起一道偏袒城市居民的森严壁垒。这道壁垒在中国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具有单渗透性:农村的各种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城市,而城市内的社会资源则被严格的圈护着,久而久之,城市圈积了绝大部分的
优质社会要素资源,致使城乡从物质基础到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单渗透性”必然导致农村各方面资源的流失,农村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缺失在所难免,再加上统筹力度又不够,城乡教育不公平加剧。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不公平也来自农村教育本身问题,主要是自身管理问题。本来农村教育资源已经流失太多,仅有剩下资源又因受到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与能力等影响而得不到高效利用。这也是阻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当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也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沿袭旧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对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所以农村教育的改革很难进行到底。制度的不配套,教育方法落后,学校管理滞后,农村教育内部问题也为不公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