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
酱板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因特网的组成。
  2.能启动、退出网络浏览器。
  3.掌握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①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②通过链接。
  4.了解网站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2.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
  教学重点:
  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1.因特网的组成。
  2.通过输入网址进入指定网页。
  教学建议
  1.因特网的应用和组成,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在原来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充到全世界范围就行了,对于因特网的应用,可以结合第4册的第1课中“电脑的发展”部分引导。
听了让人下面滴水的声音
  2.由于这是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因特网,在讲了两种进入网页的方法后,要让学生多练习。
  3.对于通过“链接”进入网页,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在同一个网站中浏览,但在练习中提供了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网站的例子。
  4.在本课中,网页的返回和转移,使用返回链接或其他网页的链接,而不用〖前进〗、〖后退〗按钮。
  5.教学中要具体提出两种浏览指定网页的方法。
  6.考虑到学校里一般不会让每位学生直接拨号上网,并且拨号前的网络设置也较复杂。但家庭里上网还是以拨号上网的居多,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只是难度不能太大。教材中将拨号上网作为阅读材料来处理,由教师根据课时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堂讲解或学生自己学习。这里,不要求学生进行网络安装和设置(如TCP/IP协议、拨号网络等),主要了解拨号准备、拨号过程和信号灯的使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2.情感目标
电脑显示屏黑屏是怎么回事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剁椒鱼头的做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幻灯片修饰,让我们的作品有了统一的风格,今天来看看怎样让我们的作品动起来。首先请大家看看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操作。
  二、讲授新课
  (一)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步骤1: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命令,打开“录音”对话框。
  步骤2:按照提示录制声音。
  步骤3:播放幻灯片,检查声音播放效果。
  (二)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插入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的插入与声音文件的插入操作基本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插入声音的办法,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
  投影广播任务:四人为一小组,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教师随堂检查并指导学生。)
  (三)设置幻灯片的“预设动画”效果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做出图文并茂、有声有的幻灯片。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我们还可以让幻灯片中的内容动起来。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就像一个个小“演员”,而幻灯片就像一个大舞台。“演员”的出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飞”进来,可以“钻”出去,表演完后,还可以“飞”走。这些都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也是幻灯片的一大特。
教师节文案简短十字  PowerPoint中预先设置了一些常用的基本动画模式,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方便地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怎样让这些“演员”飞起来。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幻灯片中的图片伴随着“嗖”的一声,“飞入”幻灯片中。是不是很可爱呢?
  (四)提供机会,学生动手实践
  投影广播任务:根据老师的操作,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
  1.尝试使用其他的“预设动画”效果,观察每种动画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