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党建引领“三联四促”打造社区治理和美共同体
不到音频设备镇海党建引领“三联四促”打造社区治理和美共同体
作者:朱聪 张叶科
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0年第09期
        近年来,镇海区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緊抓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契机,探索“三联四促”治理模式,即在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以居民自治互助站、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为抓手,明确“协调邻里关系促家和、提升小区品质促家美、推动议事协商促家睦、培育公共精神促家齐”四大治理目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目前,“三联四促”模式已在全区80%的小区推广运行。今年,该模式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小区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及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基层治理关键环节发挥了突出作用。
        谁来治?党建引领、凝聚力量西安供暖
        镇海区把基层党建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以党建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统筹、协调、激发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打造自治互助平台。由社区牵头、物业提供办公用房、业委会众筹资金,融合网格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代表、物业代表、居民骨干等人员,在小区层面搭建一个就近汇集民意、协商事务、解决矛盾、组织活动的平台,共同建站“治家”,提升社区自组织力。目前,全区已建居民自治互助站112个,基本实现城市小区全覆盖,形成了环境改造类、邻里照料类等19个品牌站点,吸引2万余名居民参与小区自治,自我解决民生问题1.5万余件。
        激发党员引领作用。全面推行“党员红岗”制度,借助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制度,设立“志愿服务岗”,强化自治互助站“红能量”。依托自治互助站,以为民服务先锋认领、“微心愿”认领、“党员四亮”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模范带领众参与基层治理。如海景东苑自治互助站老党员谢建初带领居民探索自治互助站与业委会合署的“业委会自治”模式,小区物业费缴纳率达100%。今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招宝山街道通过“七大员”党员先锋认领活动,带动500余名居民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如顺隆社区党员志愿者自编自演垃圾分类方言快板,将知识宣讲、互动体验融为一体。
        凝聚社会共治力量。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红物业联盟等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项目补助、公益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引导各类基层组织、能人、志愿者投身基层
社会治理。疫情防控期间,镇海区累计组织3500多名物业工作人员、1200余名居民志愿者排摸居民22万余户,承担起了小区的防疫重任。如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党组织广泛发动物业、自治互助站及业委会工作人员,2天之内完成6300余户居民排查,将“清楼”时间缩减80%。
        怎么治?家人治家、民事民办
        镇海区将居民打造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力量,围绕“家人治家”,引导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动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办、居民评”。2021清明祭英烈留言
        织密网络联建,增强自治能级。织密“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楼道”五级党建网络,在全区业委会和物业中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统筹楼组长、物业管理者、居民骨干等党员资源,打造居民自治核心力量。目前,已建成的144个业委会主任均为党员,业委会委员半数以上是党员,所有业委会全部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全区112个自治互助站中七成以上站点负责人为党员,建立功能性党支部63个,吸纳兼职委员107名。如蛟川街道中一社区建立“红物业联盟”,成功化解红墅湾小区建筑垃圾堆场改建及香河湾小区水泵噪声难题,大幅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怎么制作
若喜士        民生事务联办,提升处置效率。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建立自治互助站“三级三商三流转”民生事务闭环处理机制,发挥自治互助站在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反馈意见、参与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楼道环境杂乱、矛盾调解等“小问题”在小区层面依靠自治互助站、业委会、物业协同解决。2020年上半年,全区自治互助站累计上报事件9560件,站内处置6755件,网格流转处置2895件,站内问题解决率达70%。景甜 华汉
        治理资源众筹,促进有效参与。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参与体系,以“众筹治理”理念为导向,引导社区、业委会、物业、自治互助站共同参与破解“微民生”需求。线上,开发设计以畅通供需通道、扩大有效参与为目标的社区“智治”系统——“社区云管家”,推动社区治理多元参与和有效参与。线下,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破解居民小区治理难题,项目所需资金、场所、人力由居民、物业和业委会众筹或财政购买。招宝山街道港城花园自治互助站以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共同缔造”的方式推进老旧小区项目化改造,居民通过议诉求、通过互助站谋共识,老旧小区改造得到高效推进。
        如何长久治?协同共治、规范运作
        镇海区以“三联四促”工作机制为抓手,以补齐物业管理短板为目标,推动业委会、物
业职能“归位”,推进物业和居民关系良性循环,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构建和美自治共同体。
        建立“三方融合”结构体系。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引导自治互助站成员、小区网格党组织书记等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主任,明确社工以公房业主身份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业主委员会日常工作,交叉融合社区、自治互助站、业委会和物业等人员。目前,全区49个社区144个物业管理小区均已建立“三方融合”组织体系,覆盖率达100%。112个自治互助站骨干成员中业委会成员占比50%,物业成员占比33%,有29名站长兼任业委会主任。
        形成“三方联动”运行体系。成立社区物业管理站,配备1名物业管理社工,建立社区(物业管理社工)主导下的三方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不少于1次议事协商会议。自治互助站发挥“众需求清”的优势,向物业公司提出居民诉求,业委会负责督促物业落实整改。如澥浦镇汇源社区“汇一家”自治互助站,组织“桶宝宝家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认领垃圾亭(桶),共同参与到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形成了浓厚的垃圾分类参与氛围。
        构建“三方协同”支撑体系。培育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社区事务类、文
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引导、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小区治理。在全市率先实施服务质量评比“红黑榜”,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物业管理水平提升。深入推进联合执法进小区,打造“社区联合执法勤务室”。建立“家”基金,鼓励热心小区公益事业的居民、驻区机构或其他社会人士积极募集,增强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今年以来,累计有600余家社区社会组织组织1.2万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活动,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作者单位:镇海区政研室、镇海区民政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