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分析
宛怎么读社会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分析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且强调,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处在社会管理核心位置的政府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政府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对自身角及其行为做出合理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重任。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及其行为的根本要求又是由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一、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
    什么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让我们先从和谐社会的内涵来做一分析。
人物    首先,和谐社会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不可能有离开人、外在于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总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人是发展的根本,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作为
一种更优的社会形态,它必然首先具有社会的一般规律。因此,和谐社会也必然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社会。
    其次,和谐社会以“人的和谐”为核心。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和谐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和谐等等。在这些和谐关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人”,因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在这些目标体系中,“人的和谐”是核心,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真正的社会的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来看,无论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还是“诚信友爱’,、“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照。和谐社会的目标状态就是让人民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改善,让人民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得到保障,让人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提高,让人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真正把“人”放在第一位,充分关注人的需求的社会。
第四,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谐社会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应该是以人为本,这是和谐社会有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所在。
二、社会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不和谐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尤其是经济保持20多年的高速增长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社会的许多领域出现了不和谐。有些方面甚至已经严重“失衡”。从宏观来看,至少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社会差别问题突出。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别在不断拉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脑体差别、阶层差别愈加明显。在这些差别中,“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可能依然是中国不平等的最大一个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生产成本增加,卫生医疗、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不断扩大,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事实上在进一步加大。差别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社会出现差别本无可非议,没有差别就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但差别过大,不仅产生不了活力,还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尤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还根深蒂固。
二、贫富差距加大。一方面,社会出现了一个“富人体”,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贫困人口。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小康时,尚有3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成为急需关注的社会弱势体。贫富差距加大,加之部分“食利阶层”获取利益的“非合法化”,使得社会公平问题凸现,社会仇富心理增加。
三、就业压力大。
城镇失业问题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四、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日益多元,人口大量流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资纠纷问题、
职工权益保障问题、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农民工问题等等,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五、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过大,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六、人口发展不协调。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七、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还没有真正建立,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应对各种疾病和灾害的能力差,贫困儿童失学问题还比较严重,在部分偏远山区,农民甚至还喝不上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看不上电视。
八、因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破产、司法不公等引发的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众上访呈高发势头。
九、一些地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出现,公共安全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十、政治文明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问题比较突出,政府机关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农村、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健康的饮食习惯英语统计学就业前景十一、社会价值观念更加多元,使社会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封建迷信、等还有一定市场,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和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大量存在。
十二、道德沦丧、社会冷漠、信用缺失等新的社会病,与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格格不入。
十三、现代生活更加充满诱惑和挑战,网络等现代化传媒快速普及,青少年教育问题更加凸现。
(二)“人本”价值偏离是社会不和谐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有体制的原因,有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从管理学角度来分析,政府及其行为定位的偏差应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
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机械理解,和对“发展”的片面认识,政府“唯GDP论英雄”,公共政策“见物不见人”。在政府将GDP、财政增长、招商引资等数字增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兴奋点和主攻点,使出浑身解数、调动有限资源,竞相追逐时,也造成了政府在履行自身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方面的“缺位”或“不到位”。“公共政策见物不见人”,实际上典型地反映了政府在价值追求上的“以物为本”。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社会问题大量出现,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在“官本位”价值观主导下,政府过于“有为”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如:为了招来更多的“商”、引来更多的“资”,宁可牺牲农民利益,也要照顾投资商的利益,低偿甚至无偿剥夺农民的土地;在企业改制中,不是首先考虑职工的安置、就业问题,而是首先考虑能否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否引来排名多少强的企业入股合作,一味向投资者“让利”,把职工作为包袱,一甩了之;在城镇拆迁中,不是考虑广大拆迁户的实际利益,而是首先照顾开发商的利益,给众以很低的补偿,损害了广大众的利益。政府及其行为的定位的偏差,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引发大量上访告状口这些现象在解放区的行政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
女生伤感网名繁体字(三)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行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往政府及其行为在人本价值
上的偏离导致了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政府及其行
为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求。为政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管理本位,也是我国一脉相承的治国理念。从古代《尚书》记载大禹的“民为帮本、本固邦宁”,到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民为贵,社翟次之,君为轻’夕;从《管子·牧民》的“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近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所谓民本,就是民为史之本,民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中心是讲民和君、民和国的关系。”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体与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就是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让人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满足人民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就是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真正体现“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的要求。应该看到,现实中很多情况下,政府还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甚至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如只管经济发展,不问社会民生;
只追求“近期效果’,,不考虑长远发展,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劳民伤财;只重“访贤问能”,不讲“访贫问苦”;只追求市场效果,不重视社会公平;没有好处不作为,有了好处乱作为;官僚主义严重,衙门作风盛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检查、乱摊派、乱;权力寻租:司法不公等等。这就要求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抛弃这种“以物为本”、“以官为本”的思想束缚,切实纠正这些行为偏差,真正按照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求,对政府角及政府行
为进行合理定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