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二级建造师《二建市政工程实务》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婚假请假条格式
36D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下列关于马头门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B.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同时施工时应保证稳定,做好支护
C.马头门施工应严格遵循喷锚暗挖的“十八字方针”进行
D.隧道纵向连接筋应与竖井主筋绑扎牢固
E.马头门破除顺序应遵循先底板.再侧墙.最后拱部的顺序进行
正确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头门施工技术。选项B: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选项D:隧道纵向连接筋应与竖井主筋焊接牢固。选项E:马头门的开挖应分段破除竖井井壁,宜按照先拱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破除。
2.新建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施工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阳极可采用水平式或立式安装
B.牺牲阳极与管道间不得有其他地下金属设施
C.阴极保护电缆应采用铜芯电缆
D.牺牲阳极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D项正确的说法:“牺牲阳极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3.下列属于供热管道支、吊架安装主控项目的是( )。
A.支、吊架中心点平面位置
B.支架标高
C.距固定支架10m处
D.两固定支架中心处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注:表中带△的为主控项目,其余为一般项目。
4.给排水场站工程中的工艺管线一般要求有良好的( )。
A.水流性能
B.抗腐蚀性
C.刚度
D.抗地层变位性
E.稳定性
正确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工艺管线中给水排水管道越来越多采用水流性能好、抗腐蚀性高、抗地层变位性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
5.大面积基坑开挖要遵循( )原则。
A.盆式开挖
电脑太热B.先四周后中间
C.分段分层
D.由下而上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大面积基坑开挖要遵循“盆式开挖”原则。施工时,先开挖中间部分土方,周边预留土台;然后开槽逐步形成支撑,最后,挖除角部土方,形成角撑。
6.盾构隧道通常采用的衬砌结构形式是( )。
A.喷锚支护
B.模筑钢筋混凝土
C.钢筋混凝土管环
D.钢筋混凝土管片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2022教材P76-81
钢筋混凝土管片是盾构法隧道衬砌中最常用的管片类型。
7.地基处理方法中,排水固结法适用于()。
A.暗沟浅层处理
B.饱和软弱土层
C.饱和黏性土
D.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8.预应力筋张拉“六不张拉”不包括()
A.没有预应力筋进场检验试验报告
B.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C.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D.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此题考核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
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应做到"六不张拉",即: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三点水加日9.某公司承接了某市高架桥工程,桥幅宽25米,共14跨,跨径为16m,为双向6车道,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空心板梁,半幅桥断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合同约定4月1日开工,国庆通车。工期6个月,其中,预制梁场(包括底模)建设需要1个月,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含移梁)需要4个月,制梁期间正值高温,后续工程施工需要1个月。每片空心板梁预制只有7天时间,项目部制定的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流程依次为:钢筋安装→C→模板安装→钢绞线穿束→D→养护→拆除边模→E→压浆→F,移梁让出底模。
项目部采购了一批钢绞线,共计50t,抽取部分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检验合格后用于预应力空心板梁制作。
<1>.写出图2桥面铺装层中A、B的名称。
<2>.写出图中桥梁支座的作用以及支座的名称。
<3>.列式计算预应力空心板梁加工至少需要的模板数量。(每月按30天计算)
<4>.补齐项目部制定的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流程,写出C、D、E、F的工序名称。
<5>.项目部采购的钢绞线按规定应抽取多少盘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其他试验。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A:桥面铺装面层;B:基层
<2>.支座作用:连接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传递荷载(传力)和变形;
支座名称:(板式)橡胶支座
<3>.空心板梁片数:14×2×(11+1)=336片,其中中梁308片,边梁28片。
4个月内梁可预制次数:120÷7=17次
每次中梁需模板数308÷17=18.11套,即19套
每次边梁需模板数:28÷17=1.65套,即2套
侧模:需要21套(中梁19套、边梁2套);内模:需要21套
<4>.C:预应力管道安装;D:混凝土浇筑;E:张拉与锚固;F:封锚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特长<5>.3盘
10.某公司中标一座跨河桥梁工程,所跨河道流量较小,水深超过5m,河道底土质主要为黏土。
项目部编制了围堰施工专项方案,监理审批时认为方案中以下内容描述存在问题:
(1)顶标高不得低于施工期间最高水位;
(2)钢板桩采用射水下沉法施工;
(3)围堰钢板桩从下游到上游合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围堰施工需要吊车配合,因吊车司机发烧就医,施工员临时安排一名汽车司机代班。由于吊车支腿下面的土体下陷,引起吊车侧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项目部紧急调动机械将侧翻吊车扶正,稍作保养后又投入到工作中,没有延误工期。
事件二: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开始钻孔,钻进完成后请监理单位验收终孔。
事件三:在钻孔灌注桩灌注时,为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稳定,始终保持0.5m/min 左右的正常灌注速度,结果发生钢筋笼上浮现象。
【问题】
1.针对围堰施工专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一汽车司机能操作吊车吗?为什么?
3.事件一中,吊车扶正后能立即投入工作吗?简述理由。
4.事件一中,项目部在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给出正确做法。
5.事件二验孔的内容包括什么?
6.事件三中钢筋笼上浮的原因是什么?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2)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的办法,应采用锤击或者振动;
(3)围堰钢板桩应该从上游向下游合拢。
2.
汽车司机不能操作吊车,吊车司机应属于特种作业人员,不仅需要机动车驾校证,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吊车的特种作业资格证后,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3.
吊车扶正后不能立即投入工作。
理由:①更换有吊装作业特种设备操作证的吊车司机吊装;②吊车扶正后应首先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和保养;③做好吊车吊装施工区域的地基加固;④对吊车的起吊能力、强度、刚度、
稳定性进行验算;⑤对吊车起吊对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验算;⑥再次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作业;⑦对本次事故的处理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4.
问题1:施工员安排汽车司机代班存在问题,表明项目部在机械设备使用上未实行定人定机
管理。
正确做法: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设置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配备设备管理人员;机械设备使用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问题2:施工部未遵守特种设备人员需持证上岗的规章制度。
正确做法: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问题3:吊车支腿下面土体下陷、引起吊车侧翻存在问题,表明项目部在设备使用前未进行检测,在使用过程中未安排专人指挥监督和巡回检查。
正确做法:设备安装好后,要经过检测、试运行后方可正式工作;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应安排专人监督检查并定期巡回检查。
5. 验孔的内容:①孔径;②孔深;③泥浆性能;④孔底沉渣厚度。
6. 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始终保持0.5m/min 左右的正常灌注速度,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部时,
灌注速度过快。
正确做法: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 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 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11.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的( )等。
A.构件的上拱
B.构件的支座螺栓位移
C.预埋件的位移
D.构件的非弹性变形
E.构件的弹性压缩
正确答案:A、B、C、E
本题解析:
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
12.下列关于水池满水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B.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保护层喷涂之后做满水试验
C.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初读数
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B 选项正确说法应是: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
13.承受作用力很大,多设置在补偿器和附件旁的支架是()。
A.固定支架
B.滑动支架
C.导向支架
D.弹簧支架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14.燃气管道对口焊接要求正确的有( )。
A.当采用气割时,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进行打磨
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步骤简写B.通常采用对口器固定、倒链吊管正对圆的方法,应采用强力对口
C.定位焊完毕拆除对口器,对好的口第二天必须焊完
D.壁厚在5mm以下的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
E.当分段焊接完成后,对固定焊口应在接口处提前挖好工作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