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课标的理解与践行思考
教给方法  揭示规律  整体识写  培养能力
——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课标的理解与践行思考
一、中段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要求
《课标》对第二学段“识字写字”的学段目标内容有五条描述: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中,第一条和第三条是对识字的具体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我们提取几个关键词语:兴趣,习惯,能力,方法。经过低段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除承接延续低学段的方法外,中段重点关注到两种查字典的方法。
第四条和第五条是对写字的具体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中段我们要关注姿势与习惯;规范、端正、整洁;熟练”。其中“姿势与习惯”是我们整个阶段都要注意的,低段书写铅笔字,中段学习使用钢笔书写,都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还要做到熟练书写。另外,中段还有一个使用毛笔临摹要求。关于写字要求,结合后面的教学实践一起交流。
第二条是对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实际识字量为2600个,写字量为2000个。
课标要求与实际识字写字量出现了差距,识字增加了100个,写字增加了400个,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400个字的写字量不是小数目。修订的《课标》给我们降低了难度,
实际教材并没有改动。这个矛盾怎么处理?个人认为,认识2600个,书写2000个,这是个底线,按课本要求必需掌握。不知道是否合适,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专家、老师们一起商讨。百度人气榜投票
    我们看一下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数量分配表。
年段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低段
1800
 1000
中段
 800
1000
高段
 400
500幕布材质
合计
3000
2500
从中可以看出,保持总体“多认少写”的原则下,中段识字量有所下降,写字量不变。
年级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三上
200
300
三下
200
300
四上
200
200
四下
200
200
合计
800
1000
   
初中自我介绍    中段每个学期识字量都是200,写字量三年级每学期300,四年级每学期200,总体达到认识800个,书写1000个。
二、实施建议
    《课标》对识字写字的“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不是中年级课堂的点缀,而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同时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作为连接低段和高段的“桥梁”,我们要逐步做到“识用结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实施建议对写字是这样描述的: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
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写字教学不容忽视。
三、评价建议
    《课标》对识字写字的目标内容做了规定,如何实施提出了建议,怎样评价识字写字呢?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在对作文的评价建议中,特别指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四、从三个案例看中段识字、写字教学
    我们明确了中段识字写字的目标内容,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相对于低段,中段识、写的字有什么特点?
    低段:学生认识的字构形简单,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字,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中段:所学的字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明显减少,字形也复杂得多,尤其是要写的字大大增加。而且累积到中段,学生认识的字到了两千六,会写的字到了两千,同音字、形近字容易混淆,结构复杂,笔画较多的字容易写错,而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读音的确定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看看如何落实中段识字写字目标。
案例一:薛法根《燕子》教学片断
师:(课前板书课题:燕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
生:(齐读)燕子
师:课文中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谁会读?
师:好,不会读的请认真听同学读。
生1:微风 掠过 稻子 翼翅 荡漾
师:很了不起,课文没有教,他已经会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说明你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请坐!现在谁会读了?认真听的同学都会读。
生2再读
畅销小说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师范读,生整体跟读)
师:好,再看这一组词(出示第二组词),谁会读?
生1: 沾 小圆晕 电线杆 几痕细线
……
师: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课前可以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后的生字表上的注音来预习,清楚了吗?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中段的生字不能像低段那样一个一个地教,基本的,简单的字词放到预习中解决,对于认识模糊的,复杂的,学生不能掌握的字词,课堂上做重点指导。
师:这些生字当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出示“晕”及相关词语)这个“晕”还有一个音念“yūn”,看一下后面组成的几个词语,你读读看,到底念“yùn”还是念“yūn”。
来,读读看!指名读
snh48唐安琪生1:晕 晕(yūn)倒 晕(yūn)头转向
师:两个都读对了,下面两个词
生:月晕(yùn) 晕(yūn)车
师:“月晕”读对了。我们一般都说是“晕(yūn)车”,其实啊有的同学坐在车上感到头晕目眩,不叫“晕(yūn)车”念“晕(yùn)车”。
“晕(yùn)车”、“晕(yùn)船”,念“yùn”。读一读。
生:晕(yùn)车
师:再读。
生:晕(yùn)车
师:很好,请坐。把这四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
师:“月晕”和“小圆晕”一样,都念“yùn”。
师:看第二个多音字(出示“杆”及相关词语)“几根电线杆”,它还有一个音念“gǎn”。看看后面的三个词,当中的字是念“gān”还是念“gǎn”呢?
生:杆(gān) 旗杆(gān)一杆(gǎn) 杆(gǎn)
师:杆(gǎn),真好,对了 。都读对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如果我们在读到的课文中遇到一些多音字的时候,你拿不准念什么音,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吗?
路由器账号
  (在这个片段中,显而易见,多音字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不仅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而且拓展开来,出示带有多音字的其他词语,让学生辨析,究竟应该读什么,这就体现了一个运用。最后总结方法,拿不准多音字读什么音该怎么办?可以
查字典,通过词义,依据语境确定等等,这是在渗透独立识字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如果逐渐熟练掌握方法,也就从中段“有初步掌的独立识字识字能力”自然而然过渡到高段的“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应有别于低年级,不宜面面俱到,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独立识字,借助工具书独立解决不认识的字,不仅仅是解决读音和字形的问题,还应注重字义、词义的问题,把课文读通读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