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第2021年第2期(总第534期)
No.2,2021Total No.534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李树信1 ,崔佳1 ,罗勇2
(1.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四川是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途经过的重要省份,是长征精神铸就和凸显之地。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不 仅仅要保护长征文物,更要通过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方式,达到弘扬长征精神、延续红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带动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四川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要依据文化特分区保护利用,创新宣传展
示方式,强化长征文 化旅游与教育的深度结合、与多种旅游业态的深度融合,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
[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长征;文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1 )02-0049-05
2019年12月,国家出台《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 化公园建设方案》,对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
设作出战略部署。由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起广泛关
注。旅游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特殊文化活动。
将文旅融合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借
助旅游这个方式,深抵到每个人、每个游客灵魂深处,能
够推动形成更广泛、更基础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自信。
一、四川长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资源概况
四川长征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主题鲜
明、内涵深厚;既有历史文化遗址、将帅旧居和活动地,还
有重要战役战斗遗址;长征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历
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紧密融合,具有较大吸引
力和开发潜力。
1. 长征文物资源价值突出。四川长征文物数量众多、
价值突出,全省遗存有不可移动长征文物442处,在红军
硬盘安装长征途经全国15个省(市、区)中位列第一,占全国的
27. 5%,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65处。
2. 经典历史事件和英雄壮举众多。长征期间党中央
和红军召开的32次重要会议中,有14次是在四川举行
的,作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四川也是长征
中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的省份,红军长征在四川创造
T “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
沙江"'彝海结盟'“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英雄壮举,留下了
一个个动人故事。
3. 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红军长征在四川 沿线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镇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189
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全国最大
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区,民族
文化绚丽多姿。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民族村寨,与
红军长征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见证了长征时期红军在
四川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少数民族、广播革
命火种的重要历史。
4. 自然生态资源独特。红军长征在四川沿线现有世 界遗产3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国
家地质公园10处、国家湿地公园14处、5A 级景区7处、
4A 级景区110处。
(二)产业现状
四川很早就开始打造“长征丰碑”文化旅游品牌,在建行信用卡网上查询
规划建设、产品打造、宣传促销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
多样、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工作,“长征丰碑”已经成为 四川红旅游五大品牌之一。在编制完成的历次省级红
旅游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中,都将“长征丰碑”作为全省
红旅游的重点品牌,还组织编制了长征红旅游线路
2个专项规划,和川主寺长征纪念碑园、泸定桥等重点景 区开发建设规划;推出了系列“重走长征路”红旅游精
[作者简介]李树信(1980-),女,湖北鄂州人,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所所长,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
旅游经济、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崔佳(1985-),女,四川成都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罗勇
(1981-),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长征主题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功能与文旅融合产业链构建研究(19BH157);四川
省科技计划资助:四川长征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研究(2020JDR0279).
-49 -
商业经济第2021年第2期SHANGYE JINGJI No.2,2021
品线路,和“雪山草地,长征丰碑"'四渡赤水,醉美川南”等以红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经典线路;举办了“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四川红旅游展示活动、重走长征路•万辆自驾车“走红”活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旅游系列活动。截至2019年底,有22个景区列入全国红旅游经典景区,创建了11个长征主题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长征景区游客不断增加。2009-2016年,纳入全省统计的长征景区,在春节和“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游客人次均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春节黄金周长征景区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7.51%,“十一”黄金周长征景区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1.83%[1]o2018年底雅康高速通车,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泸定桥景区几度出现人员爆棚。
(三)存在的问题
1.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大部分长征文物分布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管理难度、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及时进行维修保护,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临时性维护。尤
其是部分保护级别较低的长征文物,更是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和人为破坏,文物本体亟待保护维修、周边环境亟待改善与整治。现有保护工作滞后,管理人员和保护技术人员匮乏,缺乏文物保存必要设备设施。
2.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发展模式单一。具备条件展示的长征文物数量比例较低,散落民间的重要长征文物亟待征集和集中保护。长征景区开发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尚未成为其他资本的投资重点,建设资金普遍不足。长征景区多以场馆、纪念碑、纪念广场单一展示形式为主,部分景区经营停留在遗址参观、图片展览和物品展示阶段,陈列布展内容简单重复、主题不突出、解说模式化、智能化设计少,缺乏具有创新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绝大部分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路网不完善,等级低、密度低、通达深度不够。分散的长征景区之间、长征景区与周边其他重点景区之间交通连接性不强。部分长征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城镇供水、供暖、供氧、污水、垃圾处理等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
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内涵与特建设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题与文化内涵
国家文化公园由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独一无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组成,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载体。其首要功能是保护和彰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同时兼具文化教育、游憩、科研等作用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涉及江西、四川等15个省区市。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在长征历程中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鲜明特,连片、连线或分散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富集区,予以整体保护、持久传承、综合利用、精细管理,-50-打造成为长征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典型示范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过程中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冈,是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依托长征文化遗址遗迹和流传的长征故事,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就是要传承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化底蕴与特质
红军长征在四川,是长征史诗上光辉的篇章。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海诡异事件1.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长、时间最久的省份。红军长征在四川转战地域面积达30余
万平方公里,在10个市(州)、69个县(区)留下了足迹,总里程达1万余公里;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在四川长达一年零八个月。
2.四川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的省份。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先后召开了32次重要会议,其中14次在四川召开叫
3.四川是长征途中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到的8次著名战役战斗中,有5次发生在四川或四川与邻省交界处。
4.四川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省份。红军在长征期间共翻越7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其中67座在四川,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和海拔最高的雪山都在四川皿。红军走过的荒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全部位于四川阿坝、甘孜境内。
5.四川是红军长征中得到各民族支持最多的省份。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均途经了少数民族地区,长征时期是党和红军与少数民族接触最频繁、最深入的时期。红军在四川建立了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红军长征中,四川各族人民为红军筹集了大量粮食、食盐等军需物资,先后有28.8万人次支援前线,10.7万众参加红军,7.9万巴蜀儿女英勇捐躯叫
6.四川是红军长征中斗争最复杂的省份。红军在长征途中要同时经历与国民党部队的战斗、与党内错
误思想的斗争、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在四川,这种考验尤为突出和严峻。四川是党中央与张国秦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在四川,红军面对荒芜人烟、气候恶劣的沼泽草地和雪山,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极度匮乏的物资装备,经历了最为艰险的磨砺和最为悲壮的巨大牺牲,推动了伟大长征精神的形成铸就和享誉世界人民军队的锻造。
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思路
(一)四川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道德魅力、出神入化的智慧魅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魅力、坚韧弘毅的意志魅力,是中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巨大鼓舞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李树信,崔佳,罗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壮阔历程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谱写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能够更好地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更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有助于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基因。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是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牺牲精神,勇于战斗、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的求实创新精神叫四川是长征壮举中将长征精神体现和发挥得最突出的地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能够更好地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3.有助于推进四川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四川省内现存长征文物资源十分丰富,长征沿线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众多,联动发展潜力巨大。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将赤水河边的太平古镇、金沙江畔的香格里拉、黄河之滨的川西北大草原都串联起来,能够综合展现四丿11壮美河山、悠久历史、多彩民族文化,形成四川南北向文化旅游发展轴线,助推四川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
4.有助于带动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长征沿线地区是四川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同时该区域也是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地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向长征沿线地区倾斜,通过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能极大推进沿线地区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带动整个区域实现共同富裕。
(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理念
1.保护优先、强化传承。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公园内各类长征文物本体及其环境进行统一保护,全方位提升公园的教育、游憩、科研等功能,积极推动四川长征文物资源保护和长征精神遗产传承。
2.突出主题、融合发展。依托红军长征在四川召开的重要会议、发生的重要战役和重大事件,结合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风光优美的自然生态,打造一批弘扬长征精神、体现四川特的文旅精品。强化长征文旅精品建设与扶贫攻坚、教育实践、文化创新、科技应用等工作结合,与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研学旅行、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旅游业态组合,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化旅游的科学发展。
3.寓教于游、创新发展。兼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教育使命和旅游使命,充分挖掘红军长征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现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打造常学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在真实反映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参与性、体验性强的长征文化旅游项目,让长征文化旅游更具人情味,增强长征文化旅游发展活力。
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整合资源,突出特,分区保护利用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四川的主要区域为建设范围。
依据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行军路线、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遗存分布,以及周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和城镇体系建设情况,分别从文旅融合发展特和国家文化公园功能两方面对公园的地理区域空间进行划分。
1.从文旅融合发展特上,可以构建"一轴两线六区”的空间形态。''一轴”是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的文旅发展主轴,形成公园的纵向联系和功能拓展。“两线”分别是以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的专题旅游发展线。“六区”是赤水丹霞、彝海结盟、大渡桥横、雪山草地、胜利会师、转战嘉陵6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赤水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以“四渡赤水、出奇制胜”为主题,融合乌蒙山区自然生态观光休闲、竹文化生态休闲和燹苗文化、酒文化等川南地域特文化体验;彝海结盟文旅融合示范区以“金沙水拍、情深谊长”为主题,融合攀西阳光休闲度假、彝族风情体验、安宁河谷乡村休闲、三线文化体验;大渡桥横文旅融合示范区以“大渡桥横、天堑飞渡”为主题,融合贡嘎山和大渡河峡谷山地旅游、康巴文化和茶马文化体验;雪山草地文旅融合示范区以“雪山草地、艰苦卓绝”为主题,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观光、九寨沟和黄龙世界遗产旅游、邛睞山脉山地旅游、川西北大草原生态旅游、藏羌彝文化走廊文创旅游;胜利会师文旅融合示范区以红四方面军西进康北及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为主题,融合高原自然生态旅游、康巴文化体验;转战嘉陵文旅融合示范区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向川西转移为主题,融合嘉陵江山水生态旅游、蜀道历史文化体验、羌族风情体验。
2.从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上,可以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主题展示区和融合发展区。核心保护区以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为准,严格保护文物本体,严格管控环境,区内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主题展示区在核心保护区外围,以科研、教育、文化体验和参观游览为主要功能,在确保与长征文化景观相协调的前提下,建设纪念馆、博物馆等文旅公共服务场所。融合发展区由主题展示区及其周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现代文旅优质资源组成,以娱乐、休闲功能为主,重点发展具有长征文化特的文化旅游产业,集中建设主客共享的配套服务设施。
(二)保护长征文物,研究长征文化,强化宣传展示
1.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完善管理保护机制。结合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对长征遗物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动态管理长征文物基本数据资料、保护利用状况。公开征集散落民间的红军长征遗物,反映红军长征的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著
-51-
商业经济第2021年第2期SHANGYE JINGJI No.2,2021
述、手迹、照片等实物或复印件。及时将新发现的长征遗址遗迹纳入文物保护范畴,依法划定各级长征文物保护范围,明确管理机构或负责人。加强对长征文物的抢险加固、重点修复和全面修缮,全面改善长征文物保存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长征文物,探索编制保护利用技术规范O
2.挖掘长征文化,建立长征精神教育平台。加强对长征特别是红军长征在四川历史和史料的收集整理,深入挖掘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或高层论坛,积极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创新、跨地域的研究合作、跨国别的研究交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的长征学科,将四川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长征文化研究学术高地。充分发挥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甘孜州泸定桥干部学院、凉山州彝海结盟干部学院、雅安市夹金山干部学院、泸州市四渡赤水干部学院的作用,打造新时期面向全省、全国的党性教育基地。在高校开展长征精神教育主题活动,加强长征精神在高校的宣传和影响力。
3.搭建展示平台,创新宣传展示方式。建设红军长征纪念总馆、长征总碑文化园区,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完善建设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彝海结盟纪念馆、达维会师纪念碑、雅克夏山红军烈士墓等各类纪念设施。硬件上,综合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VR、多媒体游客交流台等设施设备,增强展示效果;软件上,以尊重历史、体现特点、讲究艺术为原则,设计解说词、导游词,构建文本、视频、音频、讲解人员等多种方式的解说体系,帮助参观者深入了解长征文化内涵。繁荣长征文学艺术,鼓励创作、研究及展演以长征为题材的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文学、工艺、摄影、电影、电视剧、动漫等文艺作品,传播优秀长征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公众关注度。
(三)创新载体和形式,打造文旅精品,推进“多向融合”
1.将长征文化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设计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长征精神培训系
列课程。通过专题教学、遗址遗迹参观、实景体验、访谈教学、激情教学、拓展训练等方式,穿红军服装、走长征步道、吃红军饭、唱红革命歌曲、听长征精神专题党课、参观长征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访谈老红军后代、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红军体验教育活动、观看长征主题剧目,形成"革命传统+理想信念+触动心灵+启发思考+引导实践”的构架,将长征景区打造成理想信念培育基地。
2.建设提升长征景区和项目。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提升现有长征景区吸引力和管理水平,开发角模拟、情景再现、生活体验等参与性项目,打造成为品牌突出、文化内涵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管理服务一流、环境和谐优美的文化旅游精品。依托长征行军路线较明确、文物环境保存完整、自然和地质条件较好、基础配套较成熟的路段,建设融长征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徒步骑行于一体的长征步道。培育文化演艺项目,围绕长征历史事件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运用现代化的舞美、灯光、音响,创作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灯光秀等舞台艺术作品,在红军长征-52-纪念碑园、彝海景区驻场表演,在长征沿线定期巡回演出。
3.大力发展“长征文化+自然生态"'长征文化+民族风情"'长征文化+历史文化'“长征文化+城镇'“长征文化+乡村'“长征文化+户外运动”等“双向融合”模式,以及“长征文化+生态+康养*'长征文化+民族文化+会展”等“多向融合”模式,拓展长征文化旅游内容空间和产品体系。将长征文化旅游产品融入区域总体产品体系中,与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度假、工业旅游、研学旅行等产品密切结合,
面向细分客源市场,打造多主题、综合型、复合性旅游线路,形成“红花”与“绿叶”互相促进的格局。
(四)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为主体,以普速铁路、国省干线等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通往长征景区的专用公路,全面改善长征景区对外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可达性和便捷性。推动公园内国省干线旅游服务增效升级,规范设置旅游标志标牌,配套建设具有长征文化特的旅游厕所、观景台、服务区、自驾车营地等设施,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水平。
2.完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考虑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程度和吸引力、城镇体系、客流规模、区位交通等因素,在公园内合理设置旅游集散中心。结合公园内旅游景区、旅游城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所有A级景区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根据自驾出游需求加大停车位建设,实现光纤宽带、3G/4G、以及公共区域WIFI全覆盖。
五、结语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文旅消费持续升级的当下,充分利用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的资源优势,串联整合沿线资源、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扩大整体影响
力,对于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强化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增强“四个自信”,综合展现四川壮美河山、悠久历史、多彩民族文化,都极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⑴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红军长征线路旅游专项规划[Z].成都: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8.
[2]新华社.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答记者问[EB/0L].v/ zhengce/2019-12/05/content_5458886.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O,2019-12-05.
七夕节是什么节⑶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4]钟华林.长征精神铸丰碑[EB/0L]./jjrb/ html/2019-08/01/content_397043.htm,2019-08-01.
[5]褚杨,关冷•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EB/0L].www.
李树信,崔佳,罗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xinhuanet/politics/2016—10/18/c_l119740221.htm, 2016-10-18.
[6]邹统钎,韩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管理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9-12-03.
[7]吴丽云,蔡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坚持三大原则[J].环境经济,2020(16):65-67.
出口商品⑻王健,王明德,孙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8 (5):42-52.
[9]李漳,何锡瑜.红路彩带中国游:中国红长征路全域
(上接第48页)
(1)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全国层面研究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比较多,但是对于某个区域,城市(县)等研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更多的对小型城市(县)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对这些城市(县)的发展也提供一定的信息和思路。
(2)关于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二者之间互动关系从长期的角度去进行研究较多,但是长期和短期动态均衡下进行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同时研究长期和短期动态的均衡关系,以消费结构升级视角下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的路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子兰,姚健.基于ELES模型的大中城市消费升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8,51(5):55-59. [2]闫文亮,曹晓祎,苗义程.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219-220.
[3]李劲松,金莲.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趋势与区域特征[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34-137.
[4]曹静,冉净斐.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20(19):40-43. [5]袁瑞彩.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一基于中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9(24): 40-43.
[6]巨虹.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4):154-156.
[7]谢芸芸,田发.消费金融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一基于消费示范效应视角[J].中国物价,2019(9):57-60.
⑻邓龙安.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性作用的实证分析[J1.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6-9. [9]罗利君.收入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效应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3):66-68.
[10]孙成昊,谢太峰.互联网消费金融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0,36(17):134-13
7. [11]江红莉,蒋鹏程.数字普惠金融的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结构优化效应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10):18-32.
[12]刘慧,王海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2):35-39.旅游发展新战略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1):39-45.
[10]曾庆红,王玲.大数据背景下红旅游营销创新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J].商业经济,2020(1): 67-69.
[11]杜凡丁,杨戈,张依玫.长征文化线路保护策略初探[J].北京规划建设,2018(5):116-129.
[12]邓昭明,王甫园,李旭.科学建设“长征文化公园”,讲好中国故事[N],中国旅游报,2018-10-30.
[责任编辑:潘洪志]
[13]王业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一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7):22-27. [14]林宇馨,武新乾,徐珍.新常态下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发展研究,2017(4): 58-61.
[15]任艳珍.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华北金融,2019(11): 56-61.
[16]司浩婷.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以酒泉地区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26(5):95-99.
[17]王云航,彭定赞.产业结构变迁和消费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 (3)
:121-129.
[18]张欣蕾,林侠,蔡璐.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142-144.
布加迪跑车[19]刘宛晨,胡永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PVAR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15 [20]:56-59.
[20]王芳,胡立君.居民消费结构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传导作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6): 33-43+159.
[21]张广柱.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转型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9(5):49-51.
[22]陈中耀,李坤.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7):174-176. [23]李桂静.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5):57-59.
[24]刘东皇,王志华,葛敏.基于DEA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升级研究:1978-2013[J].企业经济,2015,34(3): 50-53.
[25]高瑶.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 (11):31-34+44.
[26]卢方元,王强.基于ECM模型的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实证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3):21-25.
[责任编辑:史朴]
-5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