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12.31
世界十大羽绒服品牌【字 号】川办发[2006]54号
【施行日期】2006.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写给老师的贺卡内容
(川办发[2006]54号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关键阶段。制订并实施《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了未来5年四川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是指导我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
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实施政府主导、旅游精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由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21.3亿元,年均增长22.8%。星级饭店达到449家(其中五星级10家)、旅行社达到659家,旅游客车达到1800余辆;A级旅游区(点)达到84个,其中4A级旅游区19个;国家级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23个;大型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服务企业10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2.旅游业发展新体制初步形成。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探索和初步建立了旅游业发展的新体制,理顺和强化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成立了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着力抓好组织动员、规划制订、统筹协调、规范引导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组织编制了全省21个市(州)和50多个重点旅游县(市、区)的发展规划,制订并实施了“中国第一山”、“大九寨”等5大精品旅游区规划建设
方案,编制了《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四川省红旅游发展纲要》等专项规划。从2003年开始,每年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大会,搭建旅游发展平台,掀起了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热潮,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旅游精品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国第一山”等5大旅游区为重点,突出特和优势,从抓好生态建设、挖掘文化内涵、改善交通状况等方面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了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设施配套完善、创汇创收能力强的精品项目。2003年以来,5大精品旅游区累计投入250亿元,建设162个项目,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85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31.9亿元。3年内5大精品旅游区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旅游外汇总收入的93%,成为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4.旅游发展软硬环境大为改善。通过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围绕旅游抓交通,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机场、道路、通信、宾馆等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个,旅游城镇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强。加大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
查看工作组计算机
质,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依法治旅,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市场监管,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团日活动总结书
  5.旅游业多元化投融资开发格局逐渐形成。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融资格局。探索了旅游景区资源开发“三权”(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模式。建成了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中国死海”、碧峰峡、西部欢乐谷等一批民间投资项目。
  6.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4%上升到2005年的9.8%,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达到40万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扩大消费需求、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及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即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一是世界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为我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据世界旅游组织等有关机构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超过7.6亿人次,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产值已占世界GDP总额的12%左右,创造的就业机会占全球劳动力就业总量的8.1%左右。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正成为全球最安全、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1位的旅游接待国和第4位客源输出国,这为我国和我省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随着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显著变化,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为旅游业持续兴旺提供了强大动力。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内外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旅游业招商引资和资源重组,扩大旅游融资渠道。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都将为进一步扩大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契机。
  三是旅游发展条件不断完善,为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来的大力投入,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讯设施及城镇建设有了很大改善。生态建设和景区开发有了长足进步,各类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多。目前,全省有世界遗产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国家森林公园28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附图1),旅游吸引力明显增强。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五”期间,虽然我省旅游业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国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品牌和特产品打造不够。我省旅游产品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与西部多数省(区)之间存在着资源相似性和产品同构性,对我省旅游业的更快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压力和挑战。
  二是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我省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现象,企业扩张力不强,国际竞争力较差。面对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区域性市场竞争和集团化的趋势,对
流行短发型
我省旅游企业适应旅游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门票经济突出,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五险一金指什么
  四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旅游发展的要求。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从业人员队伍整体不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发展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就业和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整旅游经济结构,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开发特旅游商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努力实现我省旅游产品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综合型旅游转变,从国内旅游为主向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并重转变,促进我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和任务。
  1.发展目标。到2010年,把我省建成亚洲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为促进中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经济强国跨越的重要支撑点,初步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具体标志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