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研究:基于新课标的教学、作业、考试
2022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研究:基于新课标的教学、作业、考试
38大案新课标指向下的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将会带来小学、初中阶段一场很深刻的教学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新课标将会引领未来10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要求教研员、教师、校长等,真正学习、领悟、落实新课标,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这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是:
1) 修改了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素养目标。2)调整了课程内容。各学科都减少了一定比例的知识型、技能性内容;各学科都增加了体现素养要求的能力内容,如实践能力;各学科都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占总课时10%。3)增加了学业质量、命题建议内容。4)突出了课程实施要求。提倡真实性、实践性、综合性。
新课标的关键内容解析
(一)大观念
怎么剥芒果皮1、大观念的核心是关注碎片、零散知识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现在的教学太碎片化,太零散化了,要通过零散的知识来看背后的结构、联系和规律。
2、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只要是观念上的东西,就有应用和迁移的可能。如果是停留在碎片上的知识点,就很难有根本性的迁移。
3、大观念追求的是知识能力、道德价值和力量升华。这一点太重要了,如何让学生把知识和能力转变为一种价值观和力量,就是大观念所要追求的东西。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认为不一定,如果知识没有通过深化,就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力量,只有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追求,知识才能变成力量。
(二)大任务企业公众平台
有了大观念就有大任务,大任务是大观念的承载体,所以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将来小学
、初中的教学改革也会是走向大单元、大任务、大观念的路子。
什么是大任务?
1)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一项任务中。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好,技能点也好等等,要想方设法地把一个环节,一个单元,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统整在一件事情或一个任务中,这是老师备课中的首要工作,即能够用大任务囊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做中学。
不是老师一直讲,不是学生一直做作业,而是根据老师锁定的大任务,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过程中,把该学该记该理解的都完成。相应地,大任务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共享化:一件作品,一个成果。
大任务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是简单地做作业,尤其是辅助性作业,学生学习结果是
可视化、共享化的作品或者成果,能够分享,能够交流。狗狗名字
(三)真实性
请大家高度关注,真实性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修订,要求在过程中追求真实性,主要有三点:
土耳其旅游攻略1)增加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情境性。(既在,且为,境况,事件,问题)
有情境化考试的原因就是情境化学习,要增加内容和过程的情境性。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也是为了解决境况,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学。
2)建立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连接,以连接点为学习点。
教材、课标,所呈现的是知识的逻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逻辑体系到一个连接点,以这个连接点作为学习的起点,就能做到真实性。
3)像专家那样真实面对,真实思考,真实解决问题
不是虚假的,不是为了应试而学习,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真实性问题。
比如,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下学期某礼拜要组织全校的运动会,同学们要为运动会制作广告标语、邀请函等,面对这些真实性的问题,学生会认真思考,不是写作业、写作文,而是基于真实的任务,去思考、设计。
(四)实践性
实践性和真实性是关联的,但是还不完全一样。
“大观念”、“大任务”是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核心素养是此次课标修订的灵魂,那么支撑核心素养这一灵魂的就是大观念,大任务。没有大观念、大任务,核心素养就是空的,就立不起来。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围绕“大观念”、“大任务”展开。“大观念”、“大任务”是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中之重。
新英雄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