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框 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地位、特点及意义。
2、掌握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3、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
政治认同:通过对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学习,坚定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421事件内容
科学精神: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社会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重要标志、重要意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难点: 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四、教具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带领学生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通过形象的比喻(思想——出生,理论——小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中,科学发展观——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大学),分析本课在全书中的位置,初步感知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视频和教材,指导学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概括主要成就。概括
党和国家作出“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
组内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成果。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性
学生讲述各学段的特点,联系中国实际和历史知识讲解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任务和工作。通过学段对比和各历史阶段对比,得出只有明确清晰定位自身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思考:为何敢说、能说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结合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小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
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既然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那新时代具体是什么样的时代呢?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2、如何认识和评价新时代?
进入一个学校,我们会从占地面积、外观、食堂、宿舍、教学质量等观察和评价这个学校,那进入新时代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新时代?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请代表发言,分享本组成果。哪个跑步机的牌子好
3、完成导学案
历史脉络 |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 的时代。 |
奋斗目标 |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 的时代。 |
人民期待 |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的时代。 |
历史使命 |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 的时代。 |
国际地位 |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
航空公司有哪些 |
4、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意义
(2)在即将团灭的情况下实现反杀——政治意义
(3)合作共赢与零和博弈——世界意义
注意:我们强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并不是要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强加于人,而是提供思路和方法启迪。
第二目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播放一段关于人民众对于新时代发展新期待的视频
结合视频分析,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有了哪些新期待?制约这些新期待的因素的是什么?
总结: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探究与分享P44页。
对比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矛盾,特别是1981年—2017年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1)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
内涵、层次:生存资料的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
(2)落后的社会生存——不平衡、不充分
从发展区域看(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从发展领域看(行业差距),从发展成果共享看(农村与城市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
美丽的校园(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教师强调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第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符合实际。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星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了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人民众的愿望和要求。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更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他因素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4、变中有不变——两个没有变
进入大学你还是不是你?新时代的中国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5、回忆两个一百年目标,富强是否已经实现?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6、面对变与不变,我们怎么办?
学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教师过渡: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发展问题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我们依然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
第三目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
(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新时代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
(2)行百里者半九十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2、如何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社会主义?
(1)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领导一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
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理论特、民族特、时代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谈谈你从时代楷模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展示或讲述时代楷模故事。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
我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
3、总结
时刻保持清晰头脑,埋头苦干,居安思危,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砥砺奋进,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
(三)板书设计
中国特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四)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