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言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王阳明名⾔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王阳明名⾔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王阳明名⾔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破⼭中贼易,破⼼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分辨率和像素
“⼼即理也。”“⼼外⽆理,⼼外⽆物,⼼外⽆事。”
“⼈⼼之得其正者即道⼼;道⼼之失其正者即⼈⼼。”
“⽆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1、问君何事⽇憧憧?烦恼场中错⽤功。莫道圣门⽆⼝诀,良知⼆字是参同。——王阳明《咏良知四⾸⽰诸⽣》
触摸屏电脑
52、以事⾔谓之史,以道⾔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53、“尽⼼知性知天,是⽣知安⾏事。”——王守仁《传习录》
54、俯仰天地间,触⽬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王守仁《读易》
55、有志于圣⼈之学者,外孔、孟之训⽽他求,是舍⽇⽉之明,⽽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56、“虚灵不昧,众理具⽽万事出,⼼外⽆理,⼼外⽆事。”——王守仁《传习录》
5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为耻。——王阳明
58、⼭中莫道⽆供给,明⽉清风不⽤钱。——王阳明
59、天理即⼈欲——王阳明
6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不在才⼒也。故虽凡⼈,⽽肯为学,使此⼼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王阳明
61、个个⼈⼼有仲尼,⾃将闻见苦遮迷。⽽今指与真头⾯,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诸⽣》
62、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63、今⼈却就将知⾏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
能⾏。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夫,待知得真了,⽅去做⾏的⼯夫。故遂终⾝不⾏,亦遂终⾝不知。此不是⼩病痛,其来已⾮⼀⽇矣。某今说个知⾏合⼀,正是对病的药,⼜不是某凿空杜撰。知⾏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传习录》
64、先⽈:“是徒为静养,⽽不⽤克⼰⼯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需在事上磨,⽅可⽴得住,⽅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65、⾄于“夭寿不贰”其⼼,乃是教学者⼀⼼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
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及于后世,风靡⼀时⽽传播中外。
王守仁(1472年10⽉31⽇—1529年1⽉9⽇),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亦称王阳明。
在历史上,王阳明(⼼学集⼤成者)与孔⼦(儒学创始⼈)、孟⼦(儒学集⼤成者)、朱熹(理学集⼤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01:谦虚其⼼,宏⼤其量。
回收站删除恢复
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神害盈福谦,⼈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是⼀种永不满⾜,永远前进、⾃强不息的态度。⽽宽⼤的胸怀,不仅是⼀个⼈成熟、⼤⽓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际关系的⼀个绝妙法门。
02:不贵于⽆过,⽽贵于能改过。
阐析:⼈都会犯错,这是我们⾛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该”,孔⼦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对于⾃⼰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他⼈的错误,只要⼈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
03:⼈胸中各有个圣⼈,只⾃信不及,都⾃埋倒了。
阐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层:⼈⼈⼼中都有个圣⼈,⼈⼈都可以成为圣⼈,成为尧舜⼀样的⼈物,只是⾃惭形秽,觉得⾃⼰做不了圣⼈,⾃我退缩了;
第⼆层:“圣⼈”就在我们⼼中,⼈要成为圣⼈,必须反求诸⼰,向本⼼⾥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第三个层次:我们⼼中的“圣⼈”常常被我们⾃⾝不当的⾏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若要成为圣⼈,必须剪除掉我们⼼中那些遮蔽本⼼的⾏为和观念。
04:未有知⽽不⾏者。知⽽不⾏,只是未知。
阐析: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任为⾃⼰懂得了⼀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动所带来的益处。
⽆独有偶,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有意做恶,恶只是来⾃于⽆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根据这种观点,⼀个⼈如果真的明⽩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动,原因只有⼀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为给⾃⼰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05:⼈需在事上磨,⽅可⽴得住,⽅能静亦定,动亦定。
阐析:有⼈问王阳明:“安静⽆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的功夫。⼈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让⾃⼰见识多了,历练多了,⾃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06:学须反⼰。若徒责⼈,只见得⼈不是,不见⾃⼰⾮。若能反⼰,⽅见⾃⼰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
阐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指责别⼈。王阳明就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省。如果只去指责别⼈,就只能看到别⼈的错误,⽽不会意识到⾃⼰的缺点。若能返⾝⾃省,发现⾃⾝还有很多不⾜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
王阳明举例说,⼤家都知道,舜有个弟弟叫象,品德很坏,屡次想害死舜,但舜从不去指责他,⽽是照样爱护关⼼他。舜为什么要这样做?王阳明说,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
不是,你说,象这样⼀个傲慢的⼈,他会认错吗?相反,他只会变本加厉。⽽舜以德报怨,才有机会感化他。
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07:虚灵不昧,众理具⽽万事出,⼼外⽆理,⼼外⽆事。
阐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混沌与原始状态,延伸意义就是⼈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的真、善、美。在王阳明这⾥,虚灵⼤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个⼈的⼼达到⾮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候,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动显现。所以说,⼼外没有理,⼼外没有物。⼀切皆在我们的“内⼼”中,所有外求者,都是在缘⽊求鱼。
08:⽆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阐析:⼼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
是你的思想活动了。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善为,去掉恶⾏。
王阳明将“⼼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之本体,⽆善⽆恶就是没有私⼼物欲遮蔽的⼼,这是“天理”,在“情
感未发”之中,是“⽆善⽆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就要反求诸⼰,努⼒使⾃⼰的⼼回到⽆善⽆恶的状态。回到⽆善⽆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颗没有私⼼物欲的⼼,⼼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09:持志如⼼痛。⼀⼼在痛上,岂有⼯夫说闲话、管闲事。
阐析:⼼⾥有致良知、⽌于⾄善的信念,就如同⼼上的疼痛
⼀样,时时刻刻提醒⾃⼰反省⾃我,存善念、⾏善事,这样⼀来⾃然就⼼⽆旁骛了。
10:善念发⽽知之,⽽充之;恶念发⽽知之,⽽遏之。
阐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然后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也该意识到,并去遏⽌它。认识、扩充、遏⽌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智慧。
古⼈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就是顺着⾃⼰的善念去⾏动,就像登⼭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毅⼒;⽽顺着⾃⼰的恶念去⾏动却很容易,就像⼭崩⼀样,⼀下⼦就爆发出来。
所以王阳明说,当⾃⼰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最终成为善⾏;⽽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
王阳明说,这就是圣⼈的修⾝之道。道理浅显,却并不容易做到。
11:⼈⽣⼤病,只是⼀傲字。
阐析:⼀个傲字,是我们⼈⽣最⼤的⽑病。⾝为⼦⼥的傲慢,必然不孝顺;⾝为⽗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傲”与“谦”相反,⼈⼀旦“傲”起来,就不屑与⼈交往,不屑与⼈为伍,学习上就会蔑视他⼈,似乎⾃已远远超乎于他⼈之上。所以,王阳明告诫世⼈:“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2:这良知⼈⼈皆有。圣⼈只是保全⽆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然不息,便也是学。
阐析:⽆论圣⼈还是愚夫,良知良能⼈⼈皆有。所不同的是,圣⼈只是保全它⽽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然常存,这也是修习。⼈⼈皆可学之。
13:⼈⼼是天渊。⼼之本体,⽆所不该,原是⼀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之理⽆穷尽,原是⼀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阐析:⼈⼼是天渊。⼈的⼼性与天原为⼀体,天所包含的⼀切,也就是⼼所包含的⼀切。天的属性就是⼈⼼中的本质的内容。
⼼的本体⽆所不容,本来就是⼀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貌才失落了。⼼中的理没有⽌境,本来就是⼀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貌才失落了。如今,⼀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净,⼼的本体就能恢复,⼼就⼜是天渊了。
14: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义了。只要明得⾃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蒙牛牛奶怎么样
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家的本体。
阐析:有朋友问王阳明:“读书⽽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只要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要记住?要知道,不只记住,连理解也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使⾃⼰的⼼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的本体光明。”
简⽽⾔之就是,读书的⽬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本⼼,“致良知”,在于如何⽤书本上的道理启发⾃我,⽽不在于记住⼀个词,⼀句话。
15: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天⽣地,成⿁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对。⼈若复得他完完全全,⽆少亏⽋,⾃不觉⼿舞⾜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阐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了天和地,造就了⿁神和上帝,所有⼀切都由它产⽣,任何事物都不能与它相⽐。⼈若能彻底恢复良知,⽆⼀丝缺陷,⾃然就会⼿舞⾜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1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
阐析:王阳明在给⼉⼦的家书中说,“凡做⼈,在⼼地;⼼地好,是良⼠;⼼地恶,是凶类。譬树果,⼼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这说得已经很形象了,⼼是我们的根本,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肯定不成熟⽽坠落;⼼若坏了,我们的良知也就不会好了。
⼀句话,内⼼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做⼈、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发现本⼼。⼀个⼈⼀旦内⼼恶念盖过了善念,就
会坏事;若⼀个⼈的内⼼不安稳、不,也⽆法做成事情。
1、知圣⼈之道,吾性⾃⾜,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即圣⼈的道理并不是向外索求於事物的理,⼈本来独⽴,任何的觉受当由⾃⼰承担,不该只做孤独的情态去解释,另⼀层意思正是指出⼈具有⾃⼰完成⾃⼰的⼼体,认识此⼼体才是⾃家体会的根本关键,更是⼯夫的精要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2、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3、学为圣⼈之道,学以致良知
4、⼼即道,道即天,知⼼则知道、知天
5、⼼外⽆物,如吾⼼发⼀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6、此⼼⽆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7、未有知⽽不⾏者,知⽽不⾏是未知
8、知是⾏之始,⾏是知之成
9、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0、知⾏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11、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2、性⽆不善,故知⽆不良
13、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14、知善知恶是良知
1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6、⼼之良知是谓圣⼈,圣⼈之学,惟是致良知
17、私欲⽇⽣,如地上尘,⼀⽇不扫,更⼜⼀层
18、亭前格⽵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2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21、圣⼈必可学⽽⾄
22、⽆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3、克⼰须扫除廓清,⼀毫不存⽅是有⼀毫在,则众恶相引⽽来
24、⽴学、⽴⾔之著,⽴德、⽴⾝之典-———《传习录》
25、致知必在于⾏,⽽不⾏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27、王⽂成公则第⼀流⼈物,⽴德、⽴功、⽴⾔皆居绝顶
销量最好的紧凑型车
28、王学:⼼即理;知⾏合⼀;致良知
30、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31、教育主张:⽴志、勤学、改过、责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