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信中知行问题的分析
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信中知行问题的分析*
蔡家和
【摘 要】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见解作一讨论,阳明的思想发端常起因于对朱子学的怀疑,朱子以《大学》作为学问的建构,视格物为穷理,故为知;诚意为行,故以《大学》的知至而后意诚而言,先知后行。而阳明不同意,进而主张知行合一,吾人从其《答顾东桥书》里书信之往返,对于其中的知行问题,再做一番检讨,见孰是孰非。其中的主要问题点包括,《中庸》的“博学、审问”等之语,该属知还是属行。及先秦儒者对于知识上的学习,是否重视之,是第一义还是第二义?进而,吾人谈四书中的原意,到底知与行之间的问题,朱子与阳明,谁人能合于原意。又阳明、朱子对知行的见解,能有相合之处吗?本文对此,一一分析。关键词:博学;审问;知行合一;先知后行;四书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我的中国梦口号2015(010)001
变频器接线图【总页数】女弹药加点10
【关键词】冒牌少主博学;审问;知行合一;先知后行;四书
一、前言
王阳明①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学问的兴起,虽称之为心学,然其学问的建立过程,却不是从象山一脉而来,反而是因着对于朱子学的学习,而一旦体证于身上,发现其有不合之处,而起了怀疑,于是建立自己的学问,因而开始反对朱子学。又《传习录》一书,乃其弟子所编,记录阳明生平的讲学过程与学问宗旨,可谓阳明思想中的精华。而《传习录》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上卷所记录者较为早年,如弟子徐爱等人所录,中卷主要是阳明的书信,哲学意涵甚重,而下卷则是较为晚年的记载。吾人本文对于中卷里的第一封书信《答顾东桥书》,作一介绍,但也不全介绍,主要谈其中答书里的知行问题。盖阳明的主要义理有“格物之说”,不同于朱子的格物解释;又有“心即理”之说,乃不同于朱子的“性即理”之说;又有“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几乎都是因朱子而发,乃因为朱子学的建立依据,以《大学》为架构,《大学》有格、致、诚、正的讲法,故阳明亦以此谈四句教,只是其四句中的格致诚正,已不同于朱子学。朱子学重知、重学,故阳明学的发端亦以良知为起点,但终究学问的体系之建立,朱子、阳明还是不同。
吾人的论文题目焦点放在阳明《答顾东桥书》①顾东桥,名璘,字华玉,号东桥(1476年-1545年)。上元人,弘治九年进士。……或云,顾为阳明少嗜好词章时之好友。”陈荣捷编著:《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书局,1998年,页164。南昌中考成绩查询
的书信中的问题讨论,之所以选取此二人的往返书信,乃因为此书信具有代表性,因为《传习录》可谓以阳明的义理反对朱子的义理的思想之整理,如以“知行合一”反对“先知后行”,以“致良知”反对“格物穷理于外”,以“心即理”反对朱子的“心具理”、“心与理为二”之说等,而顾东桥于书信中对阳明学的质疑,几乎可以断定是站在朱子的立场以质疑阳明;故《传习录》的重点,如格物、心即理、知行等问题,都可以于《答顾东桥》书信中发现。故吾人认为此书信有代表性。然《答顾东桥书》,其实内文甚长,以陈荣捷教授的条目编选,共有十四条,而且每一条都甚长,其中先引顾东桥的质疑,然后阳明详细回答论辩,可谓阳明非常重视此书信,也可以说是阳明较为晚年的作品②依年谱之载,此答书于阳明五十四岁九月所写,去世前三年的作品,可谓晚年作品,可参见《王阳明年谱》,见吴光等人编《王阳明全书》(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294。,此书信总结他的全部学术义理而作的答书,可谓具体而微。
银的价格又因为答顾东桥书甚长,故吾人只谈其中书信里的知行问题,以便文章能聚焦。又知行问题中,可以再区分为两节,分属第二、三节,第二节谈《中庸》的博学到笃行,其中何者为知?何者为行?还是都兼具知行?朱子的见解与阳明的见解的不同于何处?第三节谈除了大学中庸之外,于论孟等书中的礼仪问题,学者以至于圣人是否需要讲求的问题,一旦要讲求,而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是否足以包括其他经书的义理之问题。另外也并谈知与行于四书中的义理,朱子还是阳明较得原意,甚至生活的体验中,谁人的学说较能合于现实经验之体证,依此吾人进到第二节。
二、博学到笃行的知行定义
朱子以《大学》架构诠释《四书》,《大学》的格物又解为穷理,故要先格物穷理以致知,而后诚意正心,前者属知,后者属行。朱子以此先知后行的架构通解四书,于《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处认为“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③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页49。在此朱子的认定是,若不学文,则力行将偏差,故学文不可废。于孟子的知言养气处,也是先知言后养气,知言比配知,养气比配行,也是先知后行的体系;
至于《中庸》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说,更与朱子的先知后行的义理,甚为吻合;但阳明却有不同的见解,在此先看朱子的见解,《中庸》原文从“诚之者,人之道也”,讲到“博学”等语,于是朱子于“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处的诠释言:
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④朱子:《四书章句集注》,页31。
圣人如文王法天一般,天道于穆不已,文王也是纯亦不已;而学者不能如天、如圣人,故要做工夫以复本体,而工夫的方式,则先知后行,此乃《大学》的先格物穷理,后诚意正心。学者不能如圣人的生知安行,则要做择善固执的工夫,择善则要明乎善,明善然后执之以完成之,明善是知,固执之是行,此乃人之道,学者之道,不同于天之道、圣人之道。故朱子把“择善”释为“学知”以下之事,而固执为利行以下之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且学者之知行,不是圣人之生知安行,而是学知利行,或是困知勉行。
《中庸》释完“择善固执之者”后,便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语①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页31。,朱子的注释是“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②见《中庸·20章》。朱子认为这五者是诚之之目,即为人道之目,而且是未到圣人之境者,为学者立法,故要做工夫以复本体。此五目中,前四目属知,而最后一目属行,故知行为二,先知后行,与《大学》的先格物后诚意,如出一辙。行者于顺序上排在后者,但就重要性而言,可能是最重要者。但无论如何,学者之序,必是先知才行。这也是朱子学的架构,而阳明学以知行合一反对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