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具体要求 |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3.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主要特点 4.了解日本文化特及与中国的联系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了解日本地理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 2.通过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主要特点,学会列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
蒸馒头冷水蒸还是热水蒸最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岛国经济的学习,正确认识经济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
二、内容分析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在世界地理教学中,日本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教科书主要讲述了日本自然条件、经济概况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科书首先讲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地壳不稳定和火山地震活动频发等知识,并注意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如地理位置与气候的联系,气候与农业的联系,地形与工业的联系等。
关于日本的经济,主要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介绍了农业、渔业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景观图片展示了渔业与日本经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二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对工业发展、分布和对外贸易等经济特点的影响,分析了日本工业发展、分布、贸易特点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三是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这是日本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克服矿产资源不足的弱势,发展经济的典型实例。
日本文化的特点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合,展现民族特性,形成鲜
明的特。教科书简要分析了日本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和现今的发展方向,从中展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东西方兼容的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科书的内容主线,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岛国经济的学习,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入地关系的思想。 (2)通过对日本文化发展的认识,加深对文化特含义的理解,培养用辩证观点全面看问题的能力。(3)通过搜集日本自然、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本节重点: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日本的文化特。
本节难点:在地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工业城市;理解各地理事物的成因。
三、过程指导
本节教学建议使用的教具:
(1)东亚地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怎么申请
(2)多媒体课件。
导入方案一
以提问方式引入,任选下面一个或几个问题提问:
(1)我国邻近的国家中,经济最为发达且人口过亿的国家是哪一个?
(2)我国邻近的国家中,人口过亿且主要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是哪一个?
(3)在我国城市街道上跑的丰田、尼桑轿车,商店里摆的索尼、松下电器,你能说出它们
国产奶粉排行榜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工业产品?
导入方案二:
进行“探索”活动,读教科书第62页图A和图B,比较中国古都长安和日本古都平城京的城市地图,说出它们在城市布局和地名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简单分析它们在尝试布局和地名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简单分析日本古都与中国古都相似的原因,以此导入新课。也可将此活动放在“文化交流”小节中使用。
亚洲东部的岛国
引入:观看介绍日本地理概况的音像资料或日本地图,结合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面积和人口。
1.日本的地理位置。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63页图C,可让学生自己描述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是中国的近邻。)鉴于地理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采用大量图示,引导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
置。
2.日本的领土组成。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63页图D,明确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首先是领土组成,读图认知四个大岛与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为了识记,设计了两个排序:(排序活动)从大到小强调特征;从南到北强调位置。
3.日本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阅读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的地形,得出日本地形的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幻灯片展示日本地形图,按照分层设表出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再展示日本剖面图,强调日本地形起伏大、多山地和少平原的特征。
4.开展活动。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先读教科书第63页图D,识别火山符号,出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及海拔:结合课文观看日本富士山的图片,了解富士山的概况、成因。
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知道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很不稳定,所以多火山、地震。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阅读”材料,了解日本历次大地震造成的损失。
日本是海岸线曲折的国家,海岸线长度近3万千米(中国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拥有许多天然港湾。
5.日本的气候特点。在介绍气候的时候,首先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由大规律引出小特征,对比同纬度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的气温和降水,体现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加深对岛国深受海洋影响的认识。
岛国经济
导入:如果仅仅从日本的面积看,日本不算大国,但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它的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呢?
1.日本的农业特点
(1)日本的渔业。展示、阅读日本渔业景观图片,分析渔业生产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简要概括)。学习渔业这部分,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上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在世界中的地位(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拥有发展渔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然后讲述日本利用发达的造船工业和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强大的远洋回族有什么节日
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促进渔业发展。
(2)农业特点。要联系日本地形、气候、耕地少和面积小的特征,了解日本农业合理施肥,精耕细作,采用小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单产的发展模式。
2.日本工业的特点
(1)原料需大量进口,产品大量出口。阅读课文和教科书第65页图H、图I,分析日本工业的主要特点。图H说明其工业部门齐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图I说明日本人部分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很高,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匮乏。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很广,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2)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读教科书第6 5新冰箱使用页图J,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特点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日本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又要销往国外,日本的工业应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在图上出东京、名古屋、大阪和北九州等工
业城市并标注下来。)
讨论:日本工业发展有哪些可取之处?(日本的矿产资源匮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弥补这一不足呢?——大量依靠进口。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二战之后迅速崛起,主要依靠的是科学和技术。因此,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小结:通过对日本岛国经济的学习,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文化交流
提问导入: 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对日本的文化有何影响?(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组织学生查相关的日本文化方面的资料,展示文化景观照片,指出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来文化的痕迹,并认识日本文化的标志内容。通过活动,理解日本文化与世界的相互影响。
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1)日本的文字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日语文字就是中国的汉字,读音虽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彩,如歌舞会、花道、茶道、书道、剑道、柔道和相扑;仿唐建筑风格的皇宫、寺院、神社:传统的民族服饰——和服、木屐;生鱼片、寿司和青酒;榻榻米等。
(2)日本的文化还融入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内涵,如现在人们衣着多为西装和职业装;吃西餐;唱流行歌曲,听摇滚乐;游迪斯尼乐园,逛海底世界,过圣诞节。
东西方兼容的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觞开展讨论:从日本对世界文化结合本国国情的吸收、发展中,我们可以获得那些借鉴?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
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