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上海周边一日自驾游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所呈现的内容,并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
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二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乐曲《瑶族舞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呈示部,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展开部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现部再现了第一、第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合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教学过程
牛奶布丁怎么做活动1【导入】一、观看视频《瑶族长鼓舞》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瑶族舞蹈欣赏
谷歌网页翻译(师播放《瑶族长鼓舞》视频,生边观看边随音乐律动。)
师:请你们猜猜,这是哪个民族?(师引导)
2、板书课题:瑶族舞曲
3、简介瑶族及其音乐
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30多万人,瑶
族人民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贵州等省区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多在瑶族的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祀、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发展成为众性文娱活动。
什么是政工师活动2【活动】二、欣赏《瑶族舞曲》
1、走进瑶寨,了解瑶族。
师:想不想了解了解这个民族?
师:我很乐意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瑶寨,了解这个勤劳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多媒体图片展示,师逐次介绍图片:
(1) 瑶族的住宅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他们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靠山,以大山为依靠,其住宅修建别致,交错有序,大多为吊脚楼,3层,上盖杉皮或土瓦。
(2) 瑶族的服饰
瑶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彩特点。一般衣料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棉布,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绒线、银饰和料珠。所以,瑶族服饰的最大特点就是五斑斓。
(3)瑶族的乐器
平日里,他们喜欢背着长鼓,吹着芦笙围着篝火跳舞,来表达他们快乐的心情……
(4)瑶族的音乐笔记本字母数字切换
2、走近瑶族,欣赏音乐。屈原写的古诗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瑶族的住宅、服饰、乐器以及瑶族同胞的音乐类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瑶族最动听的乐曲——《瑶族舞曲》,听听这首歌曲有几个部分(两个部分),有没有重复,每一个段落的速度一样吗?
播放音乐(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学生聆听。
师:《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沅创作的,作品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幸福欢乐的心情。(适时引导学生欣赏)
(1)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学生聆听,小声哼唱。
师: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三五成的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轻轻敲击长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明亮的月光下,准备跳舞了,实在是太喜庆了!这一主题出现了几次?(2次)(师引导学生说感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