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广角
幸福生活指南 234 幸福生活指南 网络游记的话语分析研究
——以杭州国际旅游形象构建为例
沈鸿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5文强睡高圆圆的图片
摘 要:本文梳理了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特点及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并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五个维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问题。鉴于外国游客在网络上发布的直观认知和感受为旅游目的地国际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以全球最大的旅游评论网站之一TripAdvisor 的英文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网络文本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以期为提升杭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话语分析;网络游记;旅游目的地形象;新媒体
1、引言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90 年代传入中国。Crompton(1979)把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为游客对某目的地的观点、观念及印象的整体看法。冯捷蕴(201
1) 则将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为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五个维度。近年来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展开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瞿华、梁燕坤, 2017;王文菁, 2019)。究其原因,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超文本和互动性等特征(匡文波, 2012),这些特征衍生的新媒体话语分析方法可突破文本分析的限制,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新视角。
2、话语分析理论背景 语言学的“话语”和“话语分析”相伴而生。20世纪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ellig Harris, 1952)认为,语言不是在零散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连贯的话语中。但这一时期的话语分析并未重视文化等因素的重要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话语分析才逐步向分析多种文化会话形式的方向转变。话语分析作为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90年代以后,学者们愈加清楚语言使用中的变化形式是与广泛的社会文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Fairclough, 1992),批评话语分析应运而生。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研究,有许多分支,各分支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但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即把语言和语境结合起来考虑,研究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的实际运用。从本质上看,话语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结合点。 多模态分析法是近年来出现的话语研究新方向,它摈弃抽象的的文本分析,考察人类如何综合运用不同的交际符号和媒介,包括文字、排版等,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3、网络游记中的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多维话语分析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2018年旅游总收入高达3589亿,其中国外旅游收入高速增长。2022
年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进一步提升杭州沸腾人生演员表
国际旅游形象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以全球最大的旅游评论网站之一
TripAdvisor 的英文语料为研究对象,选取杭
州代表性城市地标景观国家风景名胜区西湖
相关游记,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
展”五个维度探讨了外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的异同,发现如下特征:人世间冯化成最后结局
3.1文化繁荣
绝大部分游客对西湖的评价为正面,不
吝于表达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情感维度上,
多运用积极正面的词汇来评价,如“good ”
“great ”“like ”。此外“unique ”等积极程度
较高的词语也被频繁使用。值得一提的是,
许多游记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如在标题中
使用粗体字、感叹号等,拉近了信息发送者
以及接受者双方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后者的
曲陵侯感官体验。语料中“worth ”等亦为高频词汇。
但在认知维度上,可看出,外国游客对西湖
历史文化的认知还不够,“Westlake ”“Xi Hu ”
“the lake ”反复出现,而具体的景点名称如
西湖十景却少有提及,“history ”“culture ”等
相关词汇出现频率更低。因而这些具有历史
文化意义的景点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3.2宜居和生态
游客对于杭州的宜居条件和生态环境的
评价集中于天气、食物等方面,正面评价占
大多数,如“cool ”等。由此可见西湖周边的
接待压力和餐饮需求矛盾问题较过去相比得
以改善,宣传力度也有所增大。交通方面普
遍认为比较便捷,但也有不少评论提及在节
假日高峰时期人满为患,“crowded ”一词出现
bbs论坛是什么频率较高,排队坐船打车等待时间较长等。
评论中往往附有展示人山人海的照片和视
频,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3现代化都市
游客对杭州的现代建筑或城市面貌印象
深刻,“big city ” “skyscraper ”“tall building ”
为高频词,城市良好的环境也通过积极词汇
“tidy ”“clean ” 等得以体现。对公共设施的
评价也较为积极, “convenient ” “accessible ”
为高频词汇。夜间城市的繁华和娱乐设施的
丰富也给游客留下了积极的印象。 3.4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主要指游客和不同人相处是否愉快,对不同人的评价是否正面。从语料中可看出,正面评价居多,如提及“warm ”等,普遍认为中国人都是友好、有礼貌的。但是也提到了在一些景区排队的时候的负面体验,例如被人粗鲁地往前推等,这亦与肢体接触上的文化差异有关。 3.5经济发展 关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游客提及的多集中于购物和居住方面,如购买纪念品“souvenir ”,尤其是丝绸和茶叶“silk ”“tea ”。购物的要求和满意度不尽相同。而对于大部分酒店评价较为积极,认为价格合理、环境干净整洁。 4、结语 通过探究外国游客对于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可看出,杭州如今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而新媒体背景下话语分析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旅游者已逐渐由受众演变成主体,掌握了更多话语主动权。从话语角度探讨外国旅游者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不仅有助于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维度和话语研究的多元性,也为杭州提升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Crompton J. L. 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at Image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9, 17 (4):18-23. [2]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 Polity, 1992. [3]Harris, Z S. Discourse Analysis [J]. Language, 1952, 28(1):1-30. [4]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瞿华梁,燕坤.基于网络游记的广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7(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