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数聊城 | ||||||||
| ||||||||
8月19问道个性名字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长篇通讯《“江北水城”数聊城》,详细介绍了我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典型经验做法。文章从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长篇通讯《天下不敢小聊城》写起,当年的“借路兴聊”与如今的“生态荣城”遥相呼应,分为“水为魂,清灵之气动古城”、“水生金,繁荣盛景今再现”、“水安民,秀美宜居享幸福”三个方面,高屋建瓴,视角新颖,生动勾画出了聊城近年来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总体轮廓和轨迹。现将此文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旗杆标准 “‘江北水城’劲东风,城市乡村尽胜景,物质精神皆文明,天下不敢小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古运河畔的冯庄村,传承了数百年的“八角鼓”依然铿锵,且多了几分悠扬清越。 唱词中的“天下不敢小聊城”,出自我们手中这份已经泛黄的《人民日报》。1996年7月感动签名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天下不敢小聊城》。这篇报道的主题是,因大运河“水路”衰落而困顿的聊城,抢抓京九铁路即将通车的机遇,乘势而上。16年来,这篇报道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其响亮的标题一直为聊城人津津乐道。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天的聊城,虽不敢言有翻天覆地之变,却有不容世人小觑之实。明清时因漕运得来400年的兴盛,16年前由京九大动脉而“借路兴聊”,如今凭一汪碧水“生态荣城”,着实又是一个轮回。 “江北水城”,穿越百年时空,映照出运河古城的盛景往世和现代都市的繁荣今生,实现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赢。 水为魂,清灵之气动古城 城中有湖,湖中有城。 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聊城却出落得一幅秀美之容。公元1289年,会通河开凿疏浚,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两岸街巷纵横,各种店铺、民居依河而建。明清时期,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为当时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400多年的繁华之后,聊城陷入了长久的沉寂,甚至因贫困闻名,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船的沉重“船尾”。穿城而过的大运河,衰落成了时常断流的小支渠,淤泥沉积,垃圾堆埋,部分河道更是从昔日的三四十米宽,萎缩成不足3米。 林虎,土生土长的聊城人。从1999年开始爱上摄影,他的足迹遍及这座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镜头一直追随着水的踪影,当然也包括10年前大运河被湮没的破败景象:“就是一条臭水沟,没有生气,而且经常堵塞,几乎看不出历史的痕迹。” “你看我们刚才上船的水城明珠码头,过去就是一片乱坟岗,平时难得有人来。”在林虎的记忆中,当年聊城的水不仅没有为城市注入灵气,反而成了一种难堪的负累。“那时候的东昌湖更像是荒凉的沼泽地,里面有芦苇荡,也有养鱼场,周边是一片破旧的平房。” 段的组词 1998年,聊城撤地设市。自那以后,“江北水城”建设逐渐拉开帷幕,古运河改造、东昌湖扩面深挖、徒骇河整治相继实施。环绕古城的东昌湖,最初是北宋时期取土筑城时形成的,由于地势比周边高,水源得不到保证。为确保东昌湖水位稳定,聊城专门建设了谭庄水库,通过扬水引进黄河水,用以补充东昌湖水源。原本一个死水湖,成了碧波荡漾的活水湖。 今年60岁的唐佑乾,大半辈子与水打交道: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在聊城市水利局一干就是31年,其中在副局长和局长岗位上干了16年,聊城市近20年内的各项大型水利工程,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江北水城’,以水为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才唤起了曾经对城市水利一无所知的聊城人的认可和热爱。” 10余年来,聊城分四期对城内运河进行了彻底“整容”,扩挖河道近10公里,河面恢复至明清通航时的宽度。两岸铺设青石,立白玉护栏,绿树成荫。过去用于行洪的徒骇河上,长100米、高5米的单体橡胶坝保证了河道的水量,1000多亩的绿生态景区初见端倪。 水生金,繁荣盛景今再现 人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兴衰。背负着“运河古都”的盛名,聊城却已经许久不见曾有的喧闹。 1999年,整个聊城市除了1994年前后开发的阳谷县景阳冈、狮子楼等个别景点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旅游可言。其实,聊城并非没有可供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东昌湖环绕着的宋代古城,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别具特的山陕会馆,斗拱飞檐的木构光岳楼……但就因为水系不畅,原本丰富的旅游资源却转化不成财富。 10年间,聊城旅游已经远不是当初的一穷二白。2002年,首届“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一炮打响,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成为旅游大省山东的一颗新星。2011年,聊城接待国内游客的数量首次过千万;旅游总收入达到64.3亿元,4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23%。截至目前,全市已有A级景区25家,其中4A级景区4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万多人。 恒心的名言 “水上游是城区旅游的重头戏,也将众多的旅游资源连为一体。”在旅游局工作近14年的副调研员程会增,见证了聊城旅游发展的点点滴滴。“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整个产业的效益不断提高,游客在聊城旅游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由每人453元增加到605元。” 水可以生金,不止体现在旅游产业。聊城人更在意的,是水彻底搅活了这方土地上的经济细胞,因水而带来的环境改善和人气集聚,促使众多的投资者将聊城当作投资创业的热土。 秉承生态文明理念,聊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发展起时风机械、祥光铜业等一批以循环经济为特的大型骨干企业。从数据上或许可以窥其一斑:2011年,历史上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的聊城,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94亿元,在全省17个地市中跃居第七位。 对于聊城而言,虽然经济水平尚无法与发达地区平起平坐,但“江北水城”的靓丽品牌,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水安民,秀美宜居享幸福 “江北水城”的牌子,聊城得来也不易。历届党委政府班子多次提出这一设想,却一直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作为撤地设市后的首任建委主任,李军生很清楚聊城的“家底”:16%的城市化率,在全省17地市排名落后;投入到城市建设的资金量非常之少;城市规划不是追求质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就像是一张白纸,还没有在上面作画,城市意识更是薄弱。” 从1998年开始,聊城进入了城市建设“大干快上”的阶段。李军生还记得,当时市委市政府的所有领导干部包片负责,基本上就是一天到晚泡在项目上。随着水城明珠、水城广场、十九孔桥等基础设施的完工,聊城也渐渐“有些看头了”。 建成区内水域面积(包括滩涂)占整个建成区面积的1/4,与水有关的所有设施按照统一的海拔标高建设,固定水源可维系水面存在……凭着几个“硬”条件,聊城一股气注册了“江北水城”、“北国水城”、“北方水城”三个城市品牌,让其他几个在做或欲做城市水文章的北方城市措手不及。 “到2002年左右的时候,‘江北水城’就已经基本叫响、深入人心了。现在,只要一提‘江北水城’,外界自然就知道是聊城。”虽然已经离开建委,但李军生的视野并未离开聊城的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大变样,无论是在具体指标上,还是在城市形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绿生态的理念得到充分贯彻。” 围绕城区内外的“四河一湖”,聊城开展“碧水行动”,建设了13处人工湿地;通过拦截污水进入地下管道,两条原有的排污河道变成美丽的风景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100处具有休闲健身功能的街头绿化节点美化城区。 聊城市还将2亿元“砸”进宋代古城的地下,建成了高2.6米、宽4.5米的四大街综合管沟,除室外排水管道外,还囊括供热、供电、供水、通讯等多种管线,将成为水城的一道新景观。 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一项项荣誉,诠释着聊城城市建设的进步。走在聊城的大街小巷,从市民的穿着打扮也可以看得出,现代化的城市意识已经在这座古城中渐渐生发开来。 人民日报记者 徐锦庚 卞民德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