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沈泰打于正2.分析本文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的表达效果,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 学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概括、分析文中的典型事例,感受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邱少云、黄继光)他们是在哪里英勇牺牲的? (抗美援朝战场)是的,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像他们这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不胜枚举,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些“最可爱的人”吧!
   
2.知识链接。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年底,作者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陆续发表了一批通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二、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1.速读课文,感知结构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浏览全文,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组织全文的。
预设 总—分—总
2.依据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qq怎么设置自动回复师:依据本文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说一说文章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总第一部分(1—3):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表现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可
爱,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说明志愿军战士是祖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保卫者,从而进一步肯
定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3.再读课文,体会严谨结构。
师:本文的结构之所以严谨自然,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过渡性的句段。请同学们一一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预设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句段
作用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第4段)
启下:从总叙战士们的高贵品质(第一部分)过渡到具体叙述三件感人的典型事例(第二部分)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第9段)
承上启下:从第一个事例过渡到对第二个事例的叙述,点明第二个事例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第13段)
承上启下:承接前文有关两个事例的叙述,引出第三个事例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内容大意,体会本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的特点
三、细读课文,分析事例
1.概括事例。
师:作者在谈写作本文的体会时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几个典型事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述。12月25日圣诞节
预设 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防空洞中的谈话。
2.比较事例,体会典型性。
师:作者在第二部分写了三个事例,请从描写对象,时间,地点,情节主体,志愿军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等角度加以比较,体会选材的典型性,完成下表。
预设

事例
描写对象
时间
地点
情节主体
思想感情
精神品质
事例①
某部先头连
打仗时
林弹雨的战场
阻击敌人
对敌人的恨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事例②
马玉祥
打完仗下阵地
烈火炙人的民房
火中救人
对朝鲜人民的爱
国际主义精神
事例③
一个普通战士
休息时
狭小潮湿的防空洞
谈心明志
对祖国人民的爱
爱国主义精神
师小结:这三个事例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场所,包括了战士们的主要活动及活动的主要场所。既写了体,也写了个人;写了打仗,也写了打仗以外的事;写了战士的行动,也写了战士的思想;而且,这三个事例把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朋友、祖国的不同感情,以及他们身上不同的精神品质展现了出来。所以,这三个事例非常典型。
3.分析事例,体会匠心布局。接吻门
师:我们刚刚比较了三个事例的不同之处,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分析这三个事例,说说它们之间能否调换顺序。
预设 不能调换顺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打击侵略者是最重大的任务,而松骨峰战斗正是这一神圣任务的具体表现,所以这个
激烈的“抗美”战斗的场面自然应当放在首位来写;同时,这也是在给读者一个英雄
的体形象。马玉祥救朝鲜小孩这一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曾泳醍和李小冉
战争的另一侧面——“援朝”,它更具体地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援助;同时,
这也是给读者一个英雄的个体形象。而“保家卫国”这一侧面则靠“作者和战士的谈
话”这一事例来展现,用以揭示志愿军战士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
正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
三个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如果调换,就可能造成
层次不清和事例之间内在联系混乱,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师:这三个事例,在人称运用、描写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预设 松骨峰战斗:写这个事例时,作者运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正面描写“战
斗”过程,又借营长的话侧面描写“战后”场面,塑造了一个连队的英雄像。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写这个事例时,作者结合运用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主
要通过肖像、环境、心理、动作等描写,塑造了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这一个体形象。
    防空洞中的谈话:写这个事例时,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主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
了志愿军战士品质的纯洁和高尚。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描写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语言,感受精神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战火纷飞的战场,感受“最可爱的人”纯洁、高尚的品质。
1.温习事例,整体感受。
师:上节课,我们概括出了文中的三个典型事例,它们分别突出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预设 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