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问题分析(修改版)
全球公共产品分析之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分析
                                                叶銘彬、X懿婷、苗玮昱、彭丹霞
一、分析框架:
二、属性
2.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各类矿物
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大尺度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增加了大气中 CO2 等温室
2022除夕最美祝福
气体的浓度,改变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使大气趋于变暖①。
2.2全球公共产品
全球公共产品(Global Public Goods,简称GPGs)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是公共产品理论在全球化过程中演变和发展的结果。考尔等人对全球公共产品进行了较为权威的界定:全球公共产品是其收益可以扩展到所有国家、所有人民和所有世代的产品。这一定义对全球公共产品提出了三方面的规定性:(1)受益空间:全球公共产品的受益空间非常广泛,突破了国家、地区、集团等界限,例如保护臭氧层,受益者不仅仅是美国或欧盟等发达国家,而且也能够使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受益;(2)受益对象:受益者包括所有人,任何国家的国民从中得益时都是非竞争、非排他的,全球气候稳定不仅使某些国家的一部分人得益,而是所有入都能从中得益;(3)受益时间:全球公共产品不仅使当代人受益,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未来几代或数代人从中受益。例如环境资
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二者联系
气候变暖是历史上迄今为止人类所遇到的最大环境危机和最大X围的公共问题,涉与世界各国、涉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出,大气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大气也是全球公共产品的一种。为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各国、各企业会尽可能的扩大产量,从而必然导致排污量也随之增加。就气候变暖问题而言,大气环境对温室气体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使得大气的温室效应愈加明显,给整个地球的生态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而这些损害又由生活在大气环境中的全人类共同承担。因此,我们认为,气候变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人类对大气这种作为污染排出通道的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以与由此造成的破坏,所带来的气候不稳定。反之而言,气候稳定在当今世界是一种供应不足的公共产品。
三、产生
3.1 外部性概念和分类
简单的说,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换言之,社会中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因此,界定外部性主要基于两点: 一、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彼此行为或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对他人存在“直接强加”效应; 二、这种“直接强加”效应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补偿。
按其影响方向来划分,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当外部性发生时,如果带来这样的结果: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或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这种外部性就是正的外部性。反之,如果外部性带来的是这样的结果: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或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这种外部性就是负的外部性。
男孩起名大全3,2 理论分析
以大气为例,大气是人类空气污染排出的唯一通道,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某些国家或地区对于这种空气污染排放通道的过度使用,即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在全球X围内加剧,给其他国家利用该公共产品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就是一种负外部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 CO2 减排所带来的好处全世界都能享受到,而减排所产生的
成本由该国自己负担。如图所示,供给曲线 S 代表消费的私人成本,消费的边际私人收益MBP高于 MBS,社会的最优消费量为 Q1,私人的最优消费量为 Q2,Q2>Q1,即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私人倾向于消费更多的产品。
3.3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产生
导致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说法不一,但是学界普遍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量化
石燃料的使用造成了大量 CO2 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聚,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因此,CO2过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一百年的气候变化则明显呈现增温的趋势。而且,据大量资料表明,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以与 70 年代到 21 世纪初这两个阶段是两个最明显的增温阶段,其中尤以最近 30 年的全球增温趋势最为强烈,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①
3.4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将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
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
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暖还将影响人类健康状况。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对于全球发展影响深远。
四、供给主体、现状和方式
一般来说,公共产品似乎理所当然地要由政府来提供,但是因为人们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尽满意,加上公共预算成本难以得到真正控制,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出现了一种“私营化”的倾向。全球公共产品具有全球扩散性影响,不同的人和国家都可以从不同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受益,其供给主体并不是唯一的。
      那么,气候稳定这一公共产品目前是谁在供给呢?首先来看一下公共产品的供给途径有哪些。
一国单边供应
  公共产品具有非中性的特点,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产品可能使有的主体受益,有的主体受损;另一方面每个主体受益或受损的程度不同。例如,“金融稳定”虽然对所有主权国家都有好处,但不同主权国家从中得到的收益差别甚大。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公共产品的单独供给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单独提供时所花费的成本,即使其他国家都搭便车,它也会提供。 
各国加总供应 有些全球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其总供给量就是各个国家供给量的总和。“球气候变化趋缓”就是这样一种公共产品。气候变化依赖于大
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而不是单个国家的排放量。如果每个国家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氟利昂的使用,那么所有国家都将从“全球气候变化趋缓”这一全球公共产品中获益。然而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集体行为问题以与四徒困境博弈。
区域合作供应
  国际区域合作是指不同主权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跨国界的区域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者地区在跨国界的区域内合作。通过这种形式提供的公共产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全球俱乐部产品,然而这种俱乐部产品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会超越区域界限,间接成为纯全球公共产品,从而使所有国家和人们受益。例如XX合作组织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表面上看起来受益国只是XX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但是通过打击,减少或消除了恐怖势力,这其实使所有其他国家和人们都从中受益。
国际组织供应左转 送玫瑰的含义
  国际组织推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要得益于其自身的三方面特性:第一,稳定性。国际组织是由主权国家政府根据一定的目标组成的常设性机构,能连续从事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这使得国际组织的财力、人力等资源得以保证。这种机构稳定性保证了其纲领、目标的实现。第二,权威性。各成员国通过签署协议加入某个国际组织的同时,也就表明该国
已经认可并决定服从于该国际组织的目标与章程,此后其参与全球性事务管理时就需要服从于该组织的目标与章程。第三,专业性。国际组织多是由各成员国根据某一特定领域和特定问题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比如环境组织、安全组织、经济组织和卫生组织等,它们拥有各自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就全球性问题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国际机制供应目前主要的国际机制包括“蒙特利尔公约”、“京都议定书”、“南极条约”、“G20国峰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这些国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
  国际机制推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国际机制能够使信息充分交流。国际机制为信息的充分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国际会议、多边协商等途径,使信息更容易被彼此了解。在此前提下,“囚徒困境”会因信息的透明而发生转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家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选择。第二,国际机制能够引导国家行为。一般而言,一国在决定是否加入某国际机制之前,都会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一旦选择加入,国际机制就会引导该国的决策行为,改变该国计算其利益的思考方式,限制国家行为选择的自私性。第三,国际机制能够发挥惩戒作用。虽然参与国际机制是国家经过理性计算的自愿行为,但是一旦加入机制后,继之就会对所有参与国进行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任何国家一旦有意违反国际机制的规则或采取对抗性的措施,都会遭到规则的惩罚。
  目前,全球气候这一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是以下两种途径。
零基础学绘画>word复制粘贴不能用
4.1 国际机制供应
方式:制定国际协议
作为全球公共品,大气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有效占有,然而,对大气进行使用的任何一个小X围的具体行为却会对整个大气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气候变暖问题,作为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特定活动的产物,而是所有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最广泛存在的副产品,其产生是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行为所致,尽管排放的历史和数量各国间有较大差异,但这种集体性的排放行为造成了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有效规避。
为了寻求在全球X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于 1990 年 12 月成立了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专门探讨制定控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此后,气候变暖与 CO2 减排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社会所关注。1992 年 6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了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目标与人类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基本原则。1997 年 12 月制定
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定量的减排义务,引入三大基于市场的减排机制。2005年 11 月蒙特利尔会议从法律上确保《京都议定书》开始运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建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机制的雏形,促进了此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后期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暖谈判与合作奠定了基础。2007 年 12 月的巴厘岛会议上制定了―巴厘路线图,规定国际社会应在2009 年达成新的减排协议,强调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原则等。2009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5 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 个国家共同出席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但是,减缓气候变暖是一个现实决策问题,涉与全球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在做任何有关减缓气候变暖的现实决策中都面临着如何协调短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基于不损害自身发展的出发点,都希望以―搭便车(Free-Riding)的形式将减排负担转嫁到其他国家。这就使得国际气候谈判一波三折、步履维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