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青岛观象⼭: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头戴着鲜红的帽⼦,
⾝穿着绿⾊的⾐裳,
⼤⼩马路是花格⼦,
中⼭街道直通栈桥的柔⽔,
恰似长重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
观象⼭是凸起的头颅,
假如她还有对锐利的眼睛哟,
那便只好推天主教堂。”
——蒲风《青岛》
⼭海澄澈,秋⾊斑斓。顺着僻静的观象⼆路前⾏,便可登上诗⼈笔下青岛“凸起的头颅”——观象⼭⼭顶。这座海拔七⼗余⽶的静谧⼩⼭,是我国天⽂、海洋和⽓象等事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象学会的诞⽣地,对我国天⽂、⽓象、地磁和海洋科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贡献。
▲鸟瞰观象⼭及附近的⾥院街区
这⾥有近代远东三⼤观象台之⼀,也有中国第⼀座⾃⾏建造的圆顶天⽂台;这⾥既铭刻下“经天纬地”的雄远之志,也见证了“穹台观象”的探索征程;城市的地标由这⾥确定,⼭的脊梁从这⾥挺起,更有如珍珠般散落周围的名⼈故居……下⾯,让我们穿越百年沧桑历史,⾛进这座⽓象万千的“科研之⼭”。
▲航拍观象⼭巅
这座森严的城堡
曾是近代远东三⼤观象台之⼀
观象⼭海拔约78.9⽶,位于信号⼭西北⽅、观海⼭北侧。⼀百多年前,观象⼭最初没有正式名称,有说法称此处初名“⼤鲍岛东⼭”“⼩⽯头⼭”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租借青岛后,在此⼭兴建贮⽔池,⽤以向城区供应淡⽔,观象⼭因此被称为“⽔塔⼭”(Wasserturm-Berg,有时译为“⽔道⼭”),《胶澳租借地发展备忘录》则直接称其为“⽔⼭”。
▲1910年德国绘制的青岛地图,图中红圈位置即为观象⼭
本地连接ip设置在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今湖北路上成⽴了⼀个负责天⽂⽓象观测与⼟地测量的临时组织,命名为⽓象天⽂观测所(Meteorologisch-astronomische Station),⽤以“为海港业务及船舶航⾏之发展”⽽收集青岛的⽓温、湿度、⾬量、风⼒等项⽬的⽓象资料。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1905年,观测所迁⾄今观象⼭。随后,观测所增设地磁、地震、潮汐、天体观测及地形测量业务等,范围⼗分⼴泛,并拥有了地震仪、地磁仪、黄道仪、⼦午仪、报时球等多种仪器。
▲观象⼭报时球,原址位于观象⼭⼭顶西南侧,为观象台1905年迁⾄⼭上后所建,功能是为⼊港船只报时。后于1914年在战争中损毁。
1908年,观测所开始着⼿建造观象台办公楼;1910年6⽉,观象台⼤楼开⼯建造;1911年1⽉1⽇,观测所正式改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Kaiserliches Observatorium in Tsingtau);1912年1⽉,观象台⼤楼落成,据说《青岛新报》和上海《德⽂新报》先后报导了观象台的落成典礼。
教师节的画怎么画又简单又漂亮▲观象台⼤楼奠基仪式(1910年6⽉,原照现存于德国联邦档案馆)
▲观象台⼤楼奠基仪式(1910年6⽉,原照现存于德国联邦档案馆)
▲观象台⼤楼与⼭脚下的总督府野战医院旧址(1910年代明信⽚)
⼤楼建于观象⼭顶,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德⾥希·⾥希特设计。海拔总⾼度77.76⽶。整栋⼤楼以花岗岩剁斧⽯砌外墙,德国古堡式建筑,地上三层,地下⼀层,⽜舍⽡屋⾯。另有花岗岩砌七层塔楼,上部为雉堞式,⾼度为21.6⽶。整座建筑构图严谨,特⾊鲜明,具有巍峨、雄劲、森严等欧洲中世纪城堡建筑风格,是德租青岛时期的重要功能性建筑之⼀。2006年5⽉25⽇,国务院公布此处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观象台内的德⽂汉⽩⽟⽯碑,摄于第⼆次⽇占时期。碑⽂是⼀⾸德国诗⼈恩斯特·冯·维尔登布鲁赫的诗歌,部分内容为:“……建成这座宏伟建筑,旨在向汪洋上的船只通报,风云何时变幻,风暴何时平息……”(图⽚来源于:「華北交通アーカイブ」)
⾄1914年德国租借末期,观象台的业务范围已包括天⽂、⽓象、地震、地磁、潮汐观测,以及地形测量、海域测量、船舶仪器试验和供给等,同时在胶济铁路沿线济南、潍县等地设有⼗余个观测所。此外,“其所出版有地震报告,及⼀千⼋百九⼗⼋年⾄⼀千九百⼋年之⽓象成绩各⼀本”,可见,德国管理阶段对仪器的储备、业务的拓展和资料的留存,为⽇后中国接管青岛观象台并创造贡献提供了基础。
▲德租时期的观象台(约1910年代)
▲德国⽓象档案馆中留存的青岛观象台⼿写记录
⽇占时期的
“青岛测候所”
1914年11⽉,⽇军占领青岛后,青岛观象台由⽇本海军临时青岛要港部接管,并改名为⽇本青岛测候所,所长先后由永⽥重忠、吉⽥得⼀和⼊间⽥毅三⼈担任。因战争原因,1914年6⽉—1915年2⽉的⽓象观测记录均未留存,造成了青岛观象台历史上第⼀次观测记录的缺失,直到1915年3⽉1⽇⽇本恢复⽓象观测。
▲《青岛⽓象累年报》,由兴亚院青岛出张所青岛测候所编辑,记录⾃⼤正五年(1916年)⾄昭和⼗五年(1940年),共25年间青岛⽓象观测情况。
但是,⽇⽅并未延续德国⼈原有的天⽂观测业务,⽽是更注重⽓象事业。1916年起,开始将每⽇3次的定时⽓象观测增⾄每⽇6次,这对观测数据的积累以及如今的⽓象资料运⽤都是有益的。此外,为了调查我国近海的⽓候状况,⽇本在胶济铁路沿线设⽴多处测候所,并搜集近海的⽇照、蒸发、云雾报告,同时还对青岛近海渔业和海洋化⼯业进⾏研究,对⼭东省全省⽓候进⾏⼤规模调查。这都显⽰出了⽇本当局强烈的军事⽬的性。
▲⽇占时期的观象台
1922年12⽉,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青岛观象台归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管理,中⽅派遣⽓象学家蒋丙然、竺可桢、天⽂学家⾼平⼦接收青岛测候所,然⽽⽇本却以《⼭东悬案细⽬》为由,认为“中国没有⽓象专业⼈才”,不愿意撤离观象⼭,经双⽅交涉,⽇⽅⼈员只交出图书和仪器,不撤⼈员。蒋丙然等⼈举⾏了接收仪式,但形成了中⽇共同管理的格局。
▲中⽇共同管理期间中国接收仪器表(部分)
▲中⽇共同管理期间中国接收书籍表(部分)
蒋丙然曾记载下这段历史:“余于民国⼗⼀年⼗⽉,奉派来青调查……暂时⽇本职员不受中国政府报酬,为中国测候所之经营维持照旧职务,该测候所与⽇本测候所交换之电报,中国政府务予以⽅便。”
▲现存于⽇本国⽴国会图书馆的《⼭东悬案细⽬协定》,标红部分语意为:附件:五、公产,(三)中国政府声明青岛测候所接收后照左⽅之计经营之:甲、暂时⽇本职员不受中国政府报酬,为该中国测候所之经营、维持,照旧职务。该测候所与⽇本测候所交换报告之电报,中国政府务竭⼒与以⽅便。⼄、将来中国测候所职员养成后,与旧职员交代时,更定与⽇本测候所报告联络之⽅法。
民国时期
这⾥是中国科研发展的
申请退税怎么办理中⼼场所
1924年,中国正式收回青岛观象台的各项⼯作。同年,蒋丙然、竺可桢、⾼鲁等⼈在青岛观象台发起成⽴中国⽓象学会,以谋求“⽓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并延续⾄今。⽽当时同属于“近代远东三⼤观象台”的“上海观象台”仍归法国⼈掌握,“⾹港观象台”到了1997年之后才由中国政府接管。所以,这⾥也成为当时唯⼀⼀座在我国主权下进⾏独⽴科研的观象台。
▲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对观象台的记载(约1924年)
从1924年起,直⾄1937年9⽉蒋丙然等⼯作⼈员奉命撤退,中国管理青岛观象台达14年之久。在此期间,名称和管理机构不断变化,蒋丙然⼀直任青岛观象台台长。即使经费紧缺,但在蒋台长的带领下,观象台的各项⼯作都取得了全⾯的进步和提⾼。青岛观象台先进的仪器设备、⾼超的观测⽔平、⼴泛的业务范围,都是国内其他台站⽆法⽐拟的。
1925年,观象台在观测场西侧建成⼀座⼩型圆顶⾚道仪室,内置德租时期遗留的16cm折射望远镜。天⽂学家⾼平⼦在此开展了太阳⿊⼦的系统性观测与研究⼯作,为我国积累了第⼀批现代太阳⿊⼦观测资料,堪称我国现代太阳⿊⼦观测研究的起源。
▲⾼平⼦于1925年⼿绘的太阳⿊⼦图,是我国天⽂科学史的珍品。(此图⾄今保存在青岛观象台,点击图⽚查看⼤图)
▲1982年,为纪念⾼平⼦在天⽂学领域的贡献,国际天⽂学联合会将⽉球正⾯的⼀座环形⼭以他的名字命名。图为17号拍摄的图像,上为⾼平⼦环形⼭、下为赫尔默特陨⽯坑。
1926年5⽉,国际经度联测委员会致函邀请青岛观象台参加第⼀届万国经度测量,青岛观象台作为唯⼀独⽴代表中国本⼟科学界的科研院所参加此次活动;1933年,观象台参加第⼆届万国经度测量,所测结果颇得国际称誉。1987年8⽉7⽇,由中国天⽂学会和青岛市⼈民政府合建的我国天⽂学界第⼀座⼤型纪念碑——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在观象⼭上落成。
▲纪念碑正⾯刻有“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字样,为天⽂学家张钰哲所题。
纪念碑碑体位于观象台参与第⼆次万国经度测量时所⽤中星仪标杆的位置,碑体⾼6⽶,靠近顶部位置嵌有⼀铜制地球模型,模型地轴与地平线夹⾓为36°04',代表纪念碑所在的纬度。纪念碑正⾯刻有“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字样,为天⽂学家张钰哲所题。背⾯顶部刻有该碑所在经纬度“东经⼀百⼆⼗度⼗九分,北纬三⼗六度四分”,中部刻有“第⼀届万国经度测量,测量主任:⾼平⼦,测量员:宋国模,助测员:徐汇平”。碑座部分刻有碑记。
▲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点击图⽚查看⼤图)
1928年11⽉,在北京⼤学教授宋春舫与蒋丙然的共同筹划下,观象台正式增设海洋科。该科在观象台
增加了对海洋物理、海洋⽣物、海底地质、洋流与海产等研究,并于1930年11⽉起编辑发⾏中国第⼀份海洋科技刊物《海洋半年刊》,观象台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之⼀。⽽1932年建成的青岛⽔族馆及海产博物馆,起初也是由观象台设计建造并进⾏管理的。开馆后的青岛⽔族馆是第⼀座中国⼈独⽴设计建设的⽔族馆,也是当时中国最⼤、最为先进的海洋科学展览馆。⾄此,观象台涉及的学科涵盖了“海陆空”三⼤领域。
▲⽔族馆建成后,即成为青岛新的地标性景观(1930年代的⽼明信⽚)
1931年10⽉,观象⼭上建成了中国⾃⼰建造的第⼀座⼤型天⽂观测室。整体建筑是花岗岩圆体,直径为7.8⽶,⾼约14⽶,顶部的球形是钢⽊结构,以紫铜⽪包裹,银光闪亮,可转动,转动⼀周为9分钟,观测窗宽1.2⽶。楼内装有⾃法国泼林⼯⼚订购的⼝径32厘⽶、焦距3.58⽶的⼤型天图式天⽂望远镜,堪称当时中国之最。
▲观象台天⽂圆顶室现状
▲观象台天⽂圆顶室现状,⾃1932年“上岗”以来,这台
我国引进的第⼀架⼝径32厘⽶天⽂望远镜始终活跃在我国天⽂观测⼯作的⼀线。
此外,青岛观象台⼯作⼈员曾多次受邀出席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和会议,与法国、瑞⼠等多国进⾏学术
交流。同时,利⽤观测积累的各种科学资料,编印出版了《观象⽉报》《青岛节候表》《云与天⽓》《青岛温度之研究》《⽓象机械学》等诸多学术书刊,使青岛观象台成为当时中国科学界和社会名流进⾏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1934年《青岛观象台⼗周年纪念册》收录的观象台全体职员合影
▲约1930年代的观象⼭,可见观象台办公楼、圆顶室及⼭坡上的观象台台长官邸(即如今的“蒋丙然故居”)。
⼏经风⾬
再迎辉煌
1937年七七事变后,青岛观象台职员于9⽉撤离,观象台亦被⽇军接管。此后,观测项⽬明显减少,观测业务受到极⼤影响。除此之外,观测资料也未能留存,⽇本宪兵对观象台中的仪器设备进⾏了破坏和捣毁。⽽⾃法国订购的那架⼤型望远镜幸免于难,据说是因为蒋丙然在撤离前,将望远镜最珍贵的两个镜⽚取下来,藏到了⽕车站旁的⼀个旅社⾥,抗战胜利后,继任台长按照旅社⽼板留下的线索,将镜⽚成功回。
▲第⼆次⽇据时期的观象台(图⽚来源于:「華北交通アーカイブ」)
1945年,青岛观象台重新归国,各项业务逐渐恢复并得以发展。其后⼜在原基础上增加新的仪器设备,开展新的业务和研究课题,如改进⼤港验潮站设施并充实其观测⼯作、充实海⽔分析设备、增加海洋⽣物的采集及标本制作、增设发报机以发布天⽓预报、与农林事务所合作在李村设⽴农业⽓象站等。
此外,观象台还恢复了刊物出版及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同时整理汇编建台以来的全部资料,于1948年6⽉出版《青岛市观象台五⼗周年纪念特刊》,对我国科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1954年,国家决定筹建⽔准原点。观象台有成熟的天⽂、地磁、地震检测技术和数据,同时有稳定的花岗岩基岩,经过周密考虑,最终中华⼈民共和国⽔准原点定位于观象⼭,由1个原点2个附点3个参考点构成⽔准原点⽹。原点设于观象⼭⼭顶⼀座巴洛克风格的花岗岩⽯屋中,⽯屋内设⼀标⽯井,井底中央处设花岗岩标⽯,以混凝⼟固定在基岩上,标⽯上嵌有长18厘⽶的玛瑙标志,其上以铜护罩与⽯护盖覆盖。屋内设有⼀块⽯碑,⽯屋门外两侧设有⽯柱作为原点东西参考点。
▲观象⼭上的中华⼈民共和国⽔准原点,花岗岩⽯屋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1957年,根据青岛⼤港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潮汐资料推求的平均海⽔⾯,确定了黄海⾼程系,⾼度为72.2893⽶。由于当时验潮时间长度不够⼀个潮汐周期,1987年重新使⽤了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资料,确定了1985国家⾼程基准72.2604⽶,从那时开始全国使⽤⾄今。我们常说“⼭⾼万仞”,“
万仞”从何⽽来呢?答案就是中国各地的海拔⾼度,都是从这⾥起算的。
▲5⽉27⽇,2020珠峰⾼程测量登⼭队在峰顶合影留念。⽽距离珠峰数千公⾥之外的观象⼭⼩⽯屋,正是珠峰“测⾝⾼”的起算点。
1957年后,青岛观象台的业务被拆分。⽓象部分归海军管辖,设于德租时期所建观象台办公楼内;天⽂、地磁、地震三部分移⾪中国科学院,天⽂部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天⽂台青岛观象台”,办公室设于1931年建成的天⽂圆顶室中,并延续⾄今。
▲约1950年代的观象⼭⼭顶,可能摄⾃观象台办公楼楼顶。照⽚右上⾓可见观象台圆顶室,中央偏左的浅⾊⽯屋为中华⼈民共和国⽔准原点⼩⽯屋。
1958年,增加⼈造卫星观测业务。1958年增加⼈造卫星观测,1960年⼜开展了⼩⾏星、彗星等天体的照相定位⼯作。六⼗年代,时任台长孙寿甡坚持太阳⿊⼦观测,观测⼯作基本未受影响。
▲1931年天⽂圆顶室建成之时,蒋丙然曾撰《新天⽂台记》碑。六⼗年代,该碑因时任台长孙寿甡的奋⼒保护⽽未受损坏,⾄今仍完好保存在圆顶室的墙⾯上。
该台于1978年撤销建制,但孙寿甡台长认为青岛观象台堪称我国近代天⽂、地磁、地震、海洋诸学科的发祥地,其撤销对科学普及⼯作及天⽂观测的持续性等⽅⾯是严重的损失。因此他坚守于此,持续
进⾏天⽂观测及设备维护,并于1986年,使⽤青岛观象台设备参与哈雷彗星的观测,主持完成⼀系列有关哈雷彗星的著作。经孙寿甡先⽣15年的奔⾛呼吁,于1993年原名原⾪恢复建制。
▲孙寿甡先⽣在天⽂圆顶室内
穹台窥象
百年春秋
青岛观象台由德国⼈创建,曾两度⽇占,但主要⼯作是在我国接管后由中国⼈⾃⼰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青岛观象台是我国近代地球科学观测、研究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机构,特别是在中国⼈独⽴掌管期间,对天⽂、⽓象、地磁、太阳物理、海洋科学等观测研究领域做出了巨⼤成就,也为后⼈留下了⼤量珍贵的科学档案资料,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奠基和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土特产店名
如今的青岛观象台,除科研⼯作外,还⾮常重视天⽂科普教育⼯作,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约万⼈,是市民观星赏⽉、学习天⽂知识的好去处。⼭东省和青岛市科协分别列此处为“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还荣获市级优秀科普场馆、未成年⼈科普教育基地等诸多称号。同时,遇特殊天象诸如⽇⽉⾷、彗星、流星⾬等还举办专题讲座,并组织天⽂爱好者联合观测、夏令营等活动。
▲圆顶室内诸多牌匾、奖状与锦旗,彰显着青岛观象台在现代科学研究与社会科普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点击图⽚查看⼤图)
▲圆顶室内有诸多珍贵的陨⽯样本,以供向市民科普所⽤(点击图⽚查看⼤图)
徐良小凌的歌“两弹⼀星”元勋王⼤珩与青岛观象台
王⼤珩(1915年2⽉26⽇-2011年7⽉21⽇),中国光学界的重要学术奠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是两弹⼀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王⼤珩的⽗亲王应伟是⼀位⽓象天⽂学家,1929年,应蒋丙然之邀请,王应伟来到青岛观象台任⽓象地震科科长,王⼤珩就读于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在此期间,受⽗亲的影响,少年时期的王⼤珩对⽓象天⽂、科学仪器产⽣了极⼤的兴趣,青岛观象台也为王⼤珩留下了永⽣难忘的温情记忆。1998年青岛观象台建台百年之际,时年83岁的王⼤珩亲笔题写贺信,“青岛风光,观象有⽅;百年业绩,贵在经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