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客家话的差异比较
作者:***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3期
客家人一直拥有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团结凝聚的精神力量。这些美德成为了客家人的特。客家人是一个经常迁徙且较为封闭的团体。客家话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保有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原古音韵。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客家话是中华保留古语最多的一个方言体系,也成为了研究古汉语的一个宝贵材料。
到黄山旅游 一、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客家话的语音中,送气的读音特别多。很多在普通话中为浊音的词汇在客家话中都变为清音送气,如“抱、摆、步”大多读作[p-],“弟、地、大”读作[t-],“就、救”读作[k-]。客家话中,有一些清唇字读为重唇音,如“斧、富、非、放”读作[p-]。一些知组声母字在客家话中读舌尖摩擦音,也就是说,和精、章读同样的读音,但依然有一些字的读音保留着舌头
音的读法。在匣母合口字中,客家方言大多都读[f-]或 [v-],如“画、火”读作[f-],将“话、换”读作[v-]。
客家话中有着丰富整齐又复杂的韵母体系,保留着我国古代汉文学中的m、n、ng、p、t、k这六个韵尾。这是客家话保留有古代汉语特的一个体现,其保留的完整程度仅次于广东话。客家语言中缺少ing、eng、ik、ek,这就体现出长江地域的语言形成特点。客家方言中有开口、合口、齐齿呼,但却没有撮口呼这类的韵母,因为在撮口呼的韵母出现前,客家话就已经被分化出来了。
客家话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一些单韵母的读音上,与普通话的读法几乎是一致的。但是,客家话仍存在着大量的入音,在单韵母的读音上大都对应着一个入声。例如,发a、石e、屋u等音中存在着大量的入声,入声的韵母与其他的韵母一样,也存在着声调。客家话在很多词汇的读音及用法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南方语音特点。另外,在前后鼻音的读音上,客家话的读音差异性比较大。例如,“方”中的“ang”读作on;“风”中的“eng”读作ong;“应”中的“ing”读作in。在声母方面,客家方言中没有j、q、x、zh、ch、sh、h等音。
孕妇应该多吃什么水果 二、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
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的词汇差异体现在词汇的来源、词义、词形及构词方式等方面。笔者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1.词语来源差异
字丰富是客家方言的一大特,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则是由于客家方言对于古代词语的沿用较为多,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特。由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过程中,词汇的演变是一个重大的方面,即单音词大量被复化,普通话中以单音字为主逐步发展为以复音词为主。普通话中的很多口语词不再出现,只作为书面用语的词汇,在客家方言中依然是常用词汇。也可以说,客家词汇语言还是保留着较为古老的一面。例如,客家方言称绳子为“索”,“索”为古汉语词;称脸为“面”,面为古汉语词;称黑为“乌”,乌也为古汉语词;称吃为“食”,食是古汉语词,在《礼记•大学》中有一句话:“食而不知其味”(吃却不知道其中的味道);将早晨称为“朝”,白天称为“昼”;将跑称为“走”,而走称为“行”。
通过这些举例可以看出,客家话对于古语沿用的现象很常见,还存在一部分是客家方
言独自保留下来的词语,如称“烤”为“炎”,称“担”、“挑”等词称为“该”等。在方言创新上,客家人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原因的影响,创造出了很多具有地方彩的词语,如脑袋为“头那”,女婿为“婿郎”,棺材为“长生板”,猪血为“猪红、猪旺”,眼泪称为“目汁”,“食朝”为“吃早餐”等。另外,客家话中还会吸收与借鉴其他类型的语言。例如,吸收粤语中的“靓”为漂亮;“论准”为不得体、不伶俐;“车大炮”为吹牛。另外,还有一些借鉴于英语的语言,如“球”称为“波”,“西红柿”称为“番茄”,“楼房”称为“洋房”等。多方面来源的词汇,丰富了客家话的词汇含量,也体现出了客家的地方民族特,使客家话更具有地区韵味。
2.词汇意义的差异
在分析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词汇意义这一部分中,将分为两方面进行分析。词汇意义的差异分为同形异义和同义异形两部分。通过这两部分,介绍客家话与普通话的一些差异之处。
(1)同形异义。客家话中,词汇的意义范围一般比普通话大得多。同一个词有很多相近的或相差甚远的意义,这种现象在客语中是很常见的。例如,“打靶”一词,在普通话
中是指在一定的规则条例下对既定的目标进行射击,而客家话对这一词的意思即为毙。“讨”字,在普通话中是指向别人索要、乞讨等意思,而在客家话中,除了具有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娶”(讨老婆)、“被”(讨人厌,讨打)等含义。“烧”一字,在普通话中是指用火对某些事物进行加热处理,使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在客家话中除这一意思外,还有柴火、加热等意义。“跌”一字,在普通话中有跌倒、掉下的意思,而在客家话中还有“往下落”、“丢失”的含义,有时还会表达家门败落、丢脸、失颜面等含义。“吹”一字,在普通话中除了表达通过口用力吹气、吹演乐器等空气流动的意思外,还会有吹嘘、夸张的称赞、关系破裂、未成功等意思,但客家话却只有前半部分的意义。
(2)同义异形。客家话将“公公”称为“家官”,将“婆婆”称为“家娘”,将“闪电”称为“火蛇”,将“太阳”称为“热头”。客家方言中有着丰富的同义词,这些同义词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同时富有变化彩,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客家方言中,除了用“买”来表示购买的意思外,还会根据不同的词语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法。例如,“籴米”(买米)、“点药”(买药)、“剪布”(买布)、“捡豆腐”(买豆腐)等。客家话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特别多。例如,客家话中的爱字,除了有动词喜爱、偏好的表达外,还有动词“要”的意思。“燃烧”除作动词用之外,还有形容词“暖和”、名词“火柴”的意义。
客家话中的很多词语都带有词头、词尾,这样的语言会给人以一种亲切感,更能使人感受到乡间的温暖气息。例如,词头带有“阿”、“老”。“阿”是用在对年长者,老一辈亲属的称呼上,这一用语不是客家地区的全部用语,具有区域彩,如阿公、阿婆、阿叔、阿弟、阿妹等。“老”这一称呼除了用于人称词外,有时还会作为称物的词。这一点是与普通话有所不同的,如老公、老婆、老弟、老庚、老表等。又如,词尾带有“头”、“公”、“婆”、“佬”等。“头”,一般多用于事物上面,如砖头、墙头、石头、灶头、肩头等。有时也用于形容人或动物,如懒骨头(形容懒惰的人)、叫花头(形容乞讨者)、鸡公头(指公鸡)。“公”、“婆”多用于表示家禽类的性别,如鸡公、鸡婆、鸭公、鸭婆等。“佬”则是指从事于某些特殊事业的人,如打铁佬(铁匠)、剃头佬(理发匠)、撑船佬(船夫)等。有时为了表示亲密,将其加在对亲人的称呼之后,如舅佬(舅舅)、爷佬(父亲)、丈人佬(岳父)等。
(3)具地方特的特殊词语。客家话中的一部分是这一地区的独特用语。在这些特殊词语中,有些是具有区域性的,而有些则是整个客家方言地区都通用的词语。例如,客家话中的“点心”即为稀饭,“单子”即为药方,“驳嘴”即为接吻,“唱戏文”即为演戏,“吊楼子”即为阳台,“心气痛”即为胃病,“响雷公”即为打雷,“天狗食月”即为月食,“花边”即为钱
币,“清汤寡水”即为粥很稀,“经得扳”即为韧性好、持久力强等。这些词语是长期以来客家人经过日常生活及当地的行为习惯所形成的富有地方特的语言。通过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客家人的行为习性、地方特、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等当地彩。
三、客家话和普通话的声调差异
usbcleaner 我国的语言从古汉语时期到现今音的阶段,大都是将全浊音清化这一演变过程。在客语中的变化中,则是将全浊音变为送气清音。这也是客语在发音上的特点之一。在客语中仍保留着入声,而入声在普通话中通常会念成为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在客语中,阳平和阳入调只有送气的清音,如ph、th、kh、tsh等音,没有p、t、k、ts音。也可以说,如果一个音不是送气的清音,那么,可以判断这个音一定不是阳平或阳入调。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字念ta, 则其声调一定不会是阳平或阳入调。客家方言的体系分为很多种,也就是所谓的次方言,其体系比较大,客家人聚居的也比较分散,因此有很多客家次方言的出现。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声调系统:
1.梅州客家话的声调系统
梅州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居住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人口比较集中,文化比较发达,在几次的人口迁移中,很多客家人都是从梅州迁移出去的。因此,梅州话变作为了客家话的标准口音,梅州话声调分为6个:阴平44、阳平11、上声31、去声53、阴入1、阳入5。
2.东山客家话的声调系统
怎么做萝卜排骨汤 东山的洛带镇是客家的一个著名古镇,镇上大部分居民都是客家人,依然保留着客家的风俗习惯。居民在日常的交流中都使用客家话,洛带客家话的声调为6个:阴平44、阳平13、上声31、去声53、阴入21、阳入5。 查询车辆的违章记录>如何去爱
3.台湾客家话的声调系统
(1)四县腔。四县是指在嘉应州梅县附近的四个县。目前,四县腔可以说是台湾居民使用客家语言最多的人。四县腔分为6个腔调:阴平24、阳平11、上声31、去声55、阴入2、阳入5。
(2)海陆腔。这一地区主要以潮州话为主,是台湾客语方言中的使用人数第二多的腔调。海陆腔声调为7个:阴平53、阳平55、上声13、阴去31、阳去22、阴入5、阳
入2。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