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第8课拿来主义
文化遗产
1.月下的圆明园是那样安静,古今中外的文明荟萃使得它成为蓄谋已久的强势者的囊中之物。动乱年代,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已属不易,更何况西方人用红衣大炮明火执仗地强取豪夺。八国的火种燃烧着列强贪婪的欲望,文明又一次在武力下呻吟:精致的琉璃墙被推倒了,名贵的字画被抢走了,无法搬动的建筑最终成为欲望的祭品。而园中的牡丹开得如此华美堂皇,又被那沾着血迹的皮靴践踏得如此狼狈。
2沧州购物.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姜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熨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3.几千年来,长城用沉重的身体构设着中原百姓沉睡的摇篮,这里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里有多尔衮吼叫而来的铁骑,这里有中华儿女太多太多无法忘记也无法割舍的记忆。可是现在,银白的月光拂过长城,那沉重的城体却写满了欲望者短视的贪婪。城砖,一块一块被愚昧者从山巅挖走,或成为墙角路旁的基石,或成为倒卖文物的资本,或成为流浪异乡的“孤客〞。更有甚者,机械的轰鸣碾过,大规模的城砖被集体无意识地挖走,与漫漫黄沙一道,成为现代柏油路的陪衬。如果有一天我们远离地球,有谁还能标识我们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有谁还能告诉子孙,我们东方的文明曾是如此绚烂?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民族魂〞——鲁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用此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于上海。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北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执行卖国投降路线,真是“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在左翼文化界,曾于1934年前后展开过关于民族形式、文艺众化问题的讨论,由于当时“左〞倾时机主义路线的影响,有人指责采用和改造旧形式是“时机主义〞,是“类乎投降〞。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开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说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说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关于杂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鲁迅曾说:“杂文这种文体,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假设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这是有关杂文特点的一种广义的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彩的议论文章。
杂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自诩(xǔ) (2)脑髓(suǐ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主要区别)
(3)譬如(pì) (4)磕头(kē)
(5)残羹冷炙(gēng) (6)冠冕(miǎn)历届奥斯卡影帝影后
(7)吝啬(lìn sè) (8)蹩进(bié)
(9)国粹(cuì) (10)礼尚往来(shàng)
(11)玄虚(xuán) (12)糟粕(pò)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不要在我寂寞说爱我
(1)孱(2)炮
2.一言辨异
(3)王良善于审时度(duó)势,终于度(dù)过了困难时期。
(4)他虽然取得了冠(guàn)军,但在获奖感言里并没有冠(guān)冕堂皇的语言。
二、写准字形
(1) (2)
(3)(4)
(5)怎么查手机通话记录(6)
三、用准词语
(一)词语辨析
1.未免 不免
填一填 | 我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不免让人捏一把汗;有关专家也认为,这种“蛇吞象〞的收购即便成功了,此后的经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未免得不偿失。 |
辨一辨 |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适宜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能作谓语。 |
“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防止,有时还可以作谓语。 | |
2.徘徊 徜徉
填一填 | 夜风掠过树荫送来阵阵凉意,淡雅的荷香不时引来鸣虫浅唱。徜徉在《荷塘月》的诗情画意中,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个在苦闷中徘徊的身影,心中便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
辨一辨 | 亮相的意思 “徜徉〞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之意。 |
“徘徊〞意多为犹疑不决。 | |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3)冠冕堂皇:形容外表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4)故弄玄虚:成心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5)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
(6)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辨析正误
该寺建于1839年,至今已有174年的历史。几经修复、扩建、装饰,形成了目前的由祈祷大厅和内、外院组成的三局部,既冠冕堂皇,又具典型的民族风格。
辨析:“冠冕堂皇〞,形容外表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应改为“华美堂皇〞,“华美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美。
[课文主旨]
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脉络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答复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媚外求荣→亡国灭种
(二)解读文本精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