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师长、旅长,哪个权力比较大?什么军衔能担任?讲究有点多_百度文...
团长、师长、旅长,哪个权⼒⽐较⼤?什么军衔能担任?讲究有点多
我们平常看的那些抗战影视剧,总是少不了铁⾎铮铮的中华⼠兵们的⾝影;那么问题来了,关于电视剧中那些国军⼝中称呼的团长、师长、旅长等,你分得清楚谁是谁吗?哪个职位权⼒⼜⽐较⼤?什么军衔才能够担任?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下。
周杰伦写的歌
上海诡异事件
说到职位,就不得不先提⼀下民国时期的军衔制度。1912年,在推翻了晚清统治的⾰命⼈⼠的共同努⼒
下,中华民国在元旦这⼀天正式成⽴。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选择在晚清的军衔制度上加⼀些微⼩的变动,分为上等官佐、中等官佐、初等官佐、额外军官、⼠官、以及⼠兵,然后每个等级再细分。
到了北洋政府掌权时期,⼜制定了新的《陆军官佐⼠兵等级表》,依旧是三等九级,分为将官(上、中、少)、校官(上、中、少)、尉官(上、中、少)、准尉官、⼠官(上、中、下)、以及⼠兵(上等兵、⼀等兵、⼆等兵)。
到了抗战前⼣,为了适应军事需要,三等九级变成了五等⼗⼋级,上将被拆分为了特级、⼀级、⼆级,
又搞笑又有内涵的新年祝福语分别为将官(特级上将、⼀级上将、⼆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官(上⼠、中⼠、下⼠)、以及⼠兵(上等兵、⼀等兵、⼆等兵)。
同时在除了这些正式军衔外,还有虚衔,也就是中将加上将衔,或者上校加少将衔这种,以及追赠等⼏种军衔。那有⼈估计要问,为什么要费这么⼤功夫介绍这些军衔?因为在军中的具体职位,肯定得要根据军衔来安排,不得随意逾制。
抗战时期军中的官职等级,⼤致是按照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司令的顺序进⾏排序,排长最⼩,司令最⼤。这当中团长、旅长跟师长这三个官职会稍微⿇烦⼀点。
排长顾名思义,就是率领⼀排的军官,是最基层的指挥官,⼀般由少尉或者中尉担任。这⾥可以看出,哪怕是最基层的⼲部,都必须得有尉官的军衔,并且只能由军校毕业⽣担任,⼠官不得担任。
连长则是连⼀级编制的最⾼指挥员,⼀般由中尉或者上尉担任。理论情况下,⼀连能有三个排,⼀排则能有3个班,⼀班⼤概是10⼈左右。等于说⼀个连⼤概是有100左右的⼈数(加上炊事班以及通讯员
等,到了连长这个级别就能有通讯员了)。
连长再⼤⼀级就是营长,国民⾰命军中,⼀个营满编是800⼈,⽽营长之上就是团长了。团长应当是我们再电视剧中见到的⽐较多的⼀个官职,⼀般是少校或者中校才能担任,⼀般团的⼈数为1000多⼈,加强团能达到3000⼈,团长的平级是团政委。
财神节是几月几号
小孩放风筝图片那为什么说团长、旅长以及师长的关系⽐较复杂呢?因为团长的上级既可以是师长,也能够是旅长,
就是说旅长这个中间官职
好莱坞女明星
其实是可以不⽤的,这得根据各个师的规划来看,甚⾄旅长的下级也可能是营长。⼀个旅的步兵⼈数在3000~9000⼈不等。
⾄于师长,则是⼀个师的最⾼领导者,⼀般的军事⾏动也基本都是以师或者军为单位,基本上少将或者⼤校才能担任。⼀般的师⼈数为6000~8000⼈,但⽐较强的也能达到上万⼈。⽐如说常德保卫战中死守常德的74师,满编⼈数为1.2万,但由于没有满员,只有8000⼈。
军长不⽤说,基本上是在外作战的可以见到的最⾼领导者,只有将官才能担任,基准军衔是少将,辅助军衔为中将,抗战时期⼀个军⼤概有2.5万~3万⼈的编制,上级为正⼤军区级司令员,也就是最⾼级长官。
司令员才是规范称呼,司令只是⼀种⼝语,这点别被电视剧忽悠了。只要是军区的军事主管都是司令员,这也是为何上⾯说军长的上级时,要加⼀个正⼤区级的原因。每个军区的职责不⼀样,管辖的⼈数⾃然也就不⼀样,因此⼈数上没有确切的定数。
这下⼦应该弄清了各军衔以及对应的官职了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