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真题(解析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课内阅读
(一)(2022·广西全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太丘舍(离开)
C.相而去(舍弃)    D.元方入门不(照顾)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待君/久不至
3.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下车引之    B.久,目似瞑,意暇甚
C.知者不如好之者    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是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这是客人“无礼”的表现。肖像描写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
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答案】1.D
2.B
3.B
4.D
5.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
6.要做一个守信用、讲礼貌(或知错能改)的人。
【解析】
1.D.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故选D。
2.句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时年”译为“当年”,指时间,若在“时”与“年”中间断句则会出现破句的现象,应在主语“元方”后断一处;即“元方/时年七岁”;
故选B。
3.A.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指元方;
B.句意: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之: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C.句意: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之:代词,指代学习;
D.句意: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之:代词,指狼;
故选B。
4.D.“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为敬词;“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谦辞;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惭,感到惭愧;引,拉;之,代词,指元方。
6.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
根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友人不仅食言,还指责陈太丘丢下自己;“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文章借元方之口点出陈太丘的友人才是失信之人;意在告诫守信是交友之基,做人要守信的道理;从元方父亲友人的角度来看,在元方父亲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下车想拉住元方(道歉),启示我们要做知错就改的人。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行(期:约定)    B.后乃至(去:离开)
C.尊君在(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照管,注意)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下车引
A.学而时习之    B.知者不如好之者
C.分内事    D.持以恒
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0.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本文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尊称和谦称。
(1)尊称对方的女儿——(            )        (2)谦称自己的儿子——(            )
【答案】7.D
8.C
9.(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2)正午您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10.令爱    小儿或犬子
【解析】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D. “顾:照管,注意”解释有误,“元方入门不顾”句意为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
门;顾:回头看。
故选D。
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例句“下车引之”中的“之”是代词。
A.代词;
B.代词;
C.助词;
D.代词。
故选C。
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非(不是)、哉(语气词,啊)、期(相约)、委(丢下,舍弃)、去(离开)”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日中(正午)、至(至)、则(就)、信(诚信,讲信用)”要理解正确。
10.本题考查谦语敬语。
古人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媛”“令爱”;
古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不肖子”“豚犬”“豚儿”“孽子”“不孝子”等。据此作答。
(三)(2022·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银河系有多少恒星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11.下列句子中的“期”的意思和“与人期行”的“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家长对孩子的评语
水浒神兽攻略A.期末前,父亲对蒋军说:“半年之期将至,我们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B.孙红看到一张优惠券上写着“请在2021年3月1日前使用,逾期作废。”
C.子路说:“如果又愿意任用我的人,亲人接灯打一明朝名人期月就可以取得成效,三年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D.王吕在日记中写道:“与李凯的不期而遇,让我的周末充满了惊喜。”
1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3.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这一体现正直人品的重要原则可以表现在合
乎礼制、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或处理问题等方面。请你结合以上对方正的理解,评价陈太丘友人的言行。
14.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显露其性格特点。请你结合以下两则链接材料,结合人物言行分析元方,杨氏之子和孔文举的共同特点。五月你好
【链接材料一】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言语》
【链接材料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
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