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几点建议 精品
对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几点建议
  对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几点建议
  孙斌
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于授权性规定过多,导致指导社会保险日常实务的规定较少。
  这一方面是社会保险的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历史欠账过多而形成的必然现状。
  如何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将是今后五年内国务院、人保部日常工作特别是立法工作的重点,制定《实施若干规定》仅仅是这一工作的开始。
  下面笔者就该征求意见稿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取消个人账户储存额退还本人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第五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不愿意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也不愿意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以申请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笔者认为申请退保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情况比较好,不需要社会保险帮助的人
员;第二类是家庭情况较差,想在退保后通过申请低保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
抖音主页访客记录怎么看  虽然这两类人员比较少,但都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既使家庭情况较好的人员,如果今后家境出现困难,同样都可能申请低保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获得的是双向待遇,即退保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收益。
  笔者建议应取消第五条规定,同时对第四条规定进行如下修改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社会保险法实施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未依照前条规定延长缴费或者延长缴费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十五年的,应当根据户籍性质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电厂化学水处理
大学数学公式大全  二、建议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规定加以明确
  现在已实施的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工作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规定》虽然对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作了明文规定,但现实中个别省市实施的外来人员综合险根本不可能按上述规定转移养老保险基金包括个人账户储存额、统筹基金。
  2、个别省市对《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国发[1997]26号
实施时间作出的违反常规的规定,将造成一部分人员在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后不能依法享受过渡性养老金。
  3、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只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入统筹基金,造成不少省市在医疗保险转移接续中根本不承认参保人员之前的参保年限,这将形成参保人员在退休时为享受医疗保险而补缴一大笔不必要的费用。
  对上述三个问题,笔者建议
  1对缴纳外来人员综合险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作出专门规定,不能让劳动者的权益受损。
  不然将可能出现个别省市人保部门不断地为此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并长期陪同上访的尴尬局面。
  2对《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国发[1997]26号实施时间加以明确,避免让一部分参保人员为获得过渡性养老金先后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跨度超过50—70年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
  3应对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作出专门的规定,明确参保人员在医疗保险参保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十大污染城市
  4应提早对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作出专门的规定,明确参保人员在失业保险参保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以及转移失业保险基金的范围,避免重复出现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的不承认参保人员之前的参保年限等问题。
  5虽然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部由两省的社保承办机构办理,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关系,在转移接续过程中社保承办机构发生分歧的情况必然存在。
  承办机构发生的分歧应首先通过两省人保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协调解决,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协调达不成一致,则应当由人保部裁决办理特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避免参保人员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解决上述问题。
  三、建议对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情形及程序进行明确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四十一、四十二条规定了三种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情况,但第三人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应认定为视为不支付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认定为视为无法确定第三人应以列举的方式进行明确。
  对发生这三种情形劳动者如何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先行支付的程序同样也要明确规定。
  如不明确在实务中将出现社保经办机构审查不严出现骗保而无法追偿或者为防止骗保社保经办机构要求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担保或以相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才先行支付,而耽误
伤情造成劳动者不能及时或者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垫付医药费,形成先行支付规定如同虚设的尴尬局面。
  四、建议对参保人员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作出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但这个待遇如何获得应当加以明确。
  笔者建议由男方用人单位进行申报,之后按当地生育保险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