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有好处也有坏处
中国古代科举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科举看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
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②经验教训: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⑤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国古代选管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拘束,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唐宋八大家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对每一个高考“成功”的人来说,高考犹如尘埃之于蚌——蚌分泌出眼泪将尘埃重重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一颗珍珠。于是,尘埃成了蚌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很多上过大学的人来说,高三备战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个人的磨砺是生长性的,能够以成熟、豁达作为结局。而在部分学生的记忆中,高考却是一道难言的伤痕。“几家欢乐几家愁”正是高考的真实写照。
科举制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我国古代官吏的选择方式在科举制度以前就有很多种。世袭,这是最见简单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称为“恩荫”);还有“养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等。科举制度出现于隋唐时期,比起以上提到的种种方式,科举制度可说是官吏
什么是双减选拔制度上的一个进步:它让无数真正的人才和自认的人才徒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有机会。但是,
诸如我们所知,科举制度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系列可怕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后期,竟然造成了国家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民族整体文明素质的日益枯窘,国家越来越混乱和贫困。这些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些疑问,不应该只属于科举制度,或者,也不只属于古代。
异:
形式:科举制度是文官选拔制度,明确把文化水准看作是选择官吏的首要条件,主要是考文学修养和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而近年高考以文理来划分,文科理科都要考语、数、外,再分别加文综和理综,这意味着每个考生至少都要重点学习六门课。从考生的综合素质上讲,高考比科举更能造就“多面型”人才。目的:虽然高考和科举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但是科举直接的目的就是选官,这与高考要选拔的人才不甚相同。
同:考生:一、科举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出来;而在当代,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无法取得推荐上大学资格的普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烈龙
二、科举和高考的得失已不仅仅是考生一个人的事,而成为牵连着家庭、亲戚、朋友、故乡荣辱的庞大社会问题。
三、对很多考生来说,科举和高考都好比一把双刃剑,既痛苦又充满了希望。每天起早贪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是很多古代人和当今学校毕业班学生考试重压下的真实写照。
结果:一、仍然是一句“几家欢乐几家愁”。考中者,欢呼雀跃;失败者,满心忧伤。古代中了进士的和当今的高考状元在庆祝方式上如出一辙,注重表层礼仪,以夸张的方式大肆铺张,太多的装饰,太多的渲染,把全国读书人的心情扰得很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写尽了古代进士的风光。而对当代的状元,比起古代过而无不及。各方奖励,做专题,上电视台大谈心得体会,而且幸运的上了“幸运52”………这些超常的热闹风光,强烈的反衬出那些落榜者的悲哀。得意的马蹄在身边窜过,喧天的鼓乐在耳旁鸣响,胜利者的名字在街市哄传,轻视的目光在四周游荡,他们不得不低头叹息了。
二、科举选出来的官员到底有多少能力?成日苦吟的书生,一旦及第之后便能处理行政事务、裁断诉讼?春风得意的跨下马的新科进士,他们能否解决民、商问题?他们是不是就具有协调和组织能力?而现代的高中生,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相反,对社会的客观认识程度和适应能力非常低下。他们所享受的种种呵护又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了高期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往往造成学生自卑与
自傲并存,经不起打击,如玻璃花般美好而脆弱。可以说,高考选拔的是高质量的人,而不是高素质的人。
社会问题:本来最应该体现公正与公平的地方,却充斥了腐败、交易。冷静、客观、耐心、平和统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焦灼、恐慌、忙乱。我们的历史惊人的相似:我们闻到的是一股焦火味。摘要:“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劝学篇》。“中体西用”作为地主阶级的自救武器登上历史舞台,没能拯救濒危的封建王朝,却间接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
已成形。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 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 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
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题目: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摘要: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这一,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是苏联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这种思想在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将会起到如何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论述,看到它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德育
一、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
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确定,教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
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因此,他把集体和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若干一文中说:“我们的教育任务在于培养集体主义者。……我在自己从事苏维埃教育工作的16年中,把主要的力量都用在解决集体和集体机构的建立、解决权能的制度和责任的制度等等问题上了。”①什么是集体?在马卡连柯看来,普通聚集起来的一人,好像临时同乘一辆电车的一人一样,是“个人目的的偶然巧合”,②是乌合之众,绝不能称为集体。他明确提出,集体道德是有共同目的、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并在这一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他认为集体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第一,是人们在共同目的和共同劳动中的联合组织。
第二,集体是苏维埃社会的一部分,同一切其他集体有机地联系着。
第三,集体是社会的有机体,拥有管理机构和协调机构。
第四,集体应坚持全世界劳动人民统一的原则性立场,应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马卡连柯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第一个目的的学校集体则不是青年们的集合,而且是“具有苏维埃国家里任何其他集体的一切特点、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细胞。”③它首先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对象,在集体中组织全部教育过程,通过经常的、系统的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但是具有这种或那种特点的人,而且是集体的成员,真正的集体主义者。
马卡连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深入地探讨了学生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道路问题,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双人旁的字二、平行教育理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马卡连柯认为,影响个别的人,同时也可以影响这个人所属的集体。他坚定地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全部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马卡连柯解释说:“我们认为整个集体就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并且是这样的一种保留,要使个人认为他留在集体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是自愿的;其次,要使集体也是自愿地容纳这些个人。集体是个人的教师。”④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校集体道德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对象。在教育意象的个人的时候,我们应当想到整个集体的教育。每当我
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
例如某教师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的优秀事迹,做出奖励、赞许、表扬或奖赏。可以对某些好人好事奖给一朵小红花、一只五角星等。对学生较为突出的优良品行,以分布发奖状或授予奖品的方式进行奖励。这种表扬的方式一般要通过比较隆重的方式进行,尽量使集体中的每一员都受到教育,达到一种对个人的影响进而上升为对集体影响的作用。
又如教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首先应当了解到青少年,尤其是少年期学生,他们已有成人感,希望得到人的尊重,要求成人平等
地对待他们,而不希望自己老是被看作“孩子”,老是处在被管束、受教育的地位。尤其是不喜欢“赤裸裸”的教育形式。此时可以在班会课上采用暗示法来进行教育。即在班会课上,创设一种情境,让同学们对某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讨论,而不特意指出针对某一位同学个人。从而可以达到对集体与个人同时教育的目的。使有这样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使没有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引起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老师,应当注意,道德要建立和培养健全的集体,健康的集体舆论、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健全的集体的
标志,因此活动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利用集体,通过集体来影响个人,通过个人转变来影响集体。最后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前景教育理论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马卡连柯明确提出,集体建立之后,还需要继续进行工作,必须使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向前发展,不能有一分一秒的停滞。因此,马卡连柯进而提出前景教育理论。他认为,如果集体已达到了所提出的目的,而新的目的和任务、新的前景还没有提出,那么就会出现一种自安自慰的现象,就不再有那些能鼓励集体成员的热切的愿望,集体就没有将来,集体的发展就会停顿下来。集体的生活应当经常是紧张的,向一定目标锐进的。用他的话来说,集体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从比较眼前的满足走上比较远大的满足。”⑤
何谓“前景”教育?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这种“明天的快乐”是“人的生活的真正的刺激”,是经过努力一定可以变成现实的目标。这种目标不应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要随着集体的发展和提高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并且,这种目标还应有大有小,有远有近。马卡连柯在《教育诗篇》里这样说:“一个人在前面没有任何快乐,他就不可能活在这世界上。人的生活的真正的刺激是明天的快乐……通常我们认为人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力量和美。一个人身上是否具备这两种东西,只有从他对前途的态度来决定……培养人,就
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使他在这方面看到他那明天的快乐。关于这项重要工作可以写一整本教学法的书。它可以包括新的前景的安排,已有的前景的利用,更有价值的前景的逐步的布置。”
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老师应当善于用一定的目的来吸引整个学生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这种目的的实现要求努力,要求进行劳动和斗争,同时也会给人以很大的满足。达到这个目的以后,必须不停留在已到达的地方,而要提出进一步的任务,更广泛、更有社会意义的任务,必须比以前更多、更好。在德育实践中正确地实施这种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发展意志和坚持力,支持那种生气蓬勃和愉快活泼的精神,并能鼓舞集体力求去获得新的成就。
赛尔号麒麟真身怎么打
四、作风和传统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
马卡连柯认为,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对于美化集体和巩固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只有具有共同的作风,并且这种作风是以经常的集体活动和内容为基础的,才能有外表上的有礼貌的形式。”才能“美化集体”⑥他又说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够巩固集体。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传统,当然就不会是好学校。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应注意继承优良传统,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立自己集体的良好的班风,由此可见,班训、校训,将会对德育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建立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在学校或教育机构里有学生有教师,因此在学校这个统一的集体之下,还应当建立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学生集体,一般是以班级为基层集体的,老师集体是与学生集体并存的另一种基层集体。同一学校的学生集体和老师集体,应该是两个独立的集体,而必须是一个统一的教育集体。
学生集体和基层集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学生集体和基层集体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所谓集体教育,乃至学校的全部教育,都是以学生集体特别是基层集体作为唯一的和主要的对象的。没有健全良好的学生集体特别是基层集体,统一的教育目的实现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建立健全良好的学生集体就成了首要的任务,建立不起健全的学生集体,一切教育计划都将是一纸空文。
建立健全学生集体的同时,必须有步骤地形成健全合理的教师集体。教师集体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学生集体。马卡连柯认为,在集体主义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教师集体。任何一个坚强的学生集体都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耐心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他说:“如果没有老师集体的话……那是不能够培养出(学生)集体来的,”自然也就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这是马卡连柯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是非常正确的。
由此可见,教师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起到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应十分强调教师集体对学生集体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团结一致,服从领导,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行为和一致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和方法,按照统一的目标、柱的思想原则和统一的计划工作,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榜样的指导下,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德育工作。
以上的关于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前景教育理论、作风和传统理论、建立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理论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实际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理论,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让理论为实践服务,成为实践的指导。
对“八年研究”的研究几乎始于该实验研究结束之际,“八年研究报告”本身就是对“八年研究”最早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开始出现对此课题的专题研究。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瑞德福(Redefer, F. L. )撰写了《八年以后的“八年研究”》的博士论文,首次对“八年研究”作了全面的评述。1953年,艾肯发表了《“八年研究”:假如重新再来》,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八年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此后,相关的研究偶见于期刊、著作之中。
如,1961年克雷明(Cremin, L. A. )的《学校的变革》、1966年布鲁巴克(Brubacher, J. S. )的《教育问题史》、1986年特纳(Tanner, L. )的《八年研究的贡献》等。当代美国的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克里德尔(Kridel, C. )和博里汉姆·扬大学教授小布洛(Bullough, R. V. , JR)对“八年研究”具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我国对“八年研究”的探讨始见于1987年赵祥麟主编的《外国现代教育史》,此后相关研究零星地散见于其他著作和学术论文之中。近年来,随着中等教育结构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八年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
“八年研究”(the Eight-Year Study)是20世纪上半期由美国进步教育协会(PEA)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实验,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实验验证寻求解决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建立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有机衔接的机制,从而实现中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以及在教育的民主化和制度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美国公立中学的迅猛发展使在校中学生的人数剧增。与此同时,进步主义教育已成为本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开始引领中学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引领了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理顺大学与中学的关系来解决高中阶段升学与就业的矛盾。该委员会详细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中等教育实验计划,即“八年研究”。
一、“八年研究”实施的社会背景
“八年研究”实施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美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与主流教育思潮的盛行,即中等教育面临着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的两难选择,进步主义教育已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基础;二是美国社会的变革态势,即美国进入社会大转折的关键期,经济危机和“新政”触发了社会改良主义的出现。
(一)中等教育的困境
1. 公立中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迷失。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美国中学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美国中等学校源于富兰克林(B. Franklin)首创的文实中学,这类中学既为学生升入大学做了准备又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做了准备,这种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潜在目的,引起了公立学校的兴趣。波士顿学校委员会,在1821年建立第一所公立中学时就指出,公立中学是为学生的“职业做准备,而不是为他们的升学做准备的”[1] (P42),应继承文实中学重视实用知识的教学、为学生谋职服务的传统,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当美国的公立中学蓬勃发展之际也正是其内在矛盾暴露之时。公立中学所开设的课程并未涵盖大学入学考试的所有科目,即并没有开设古典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等课程。而旧的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所开设的科目反而与大学的要求相吻合。公立中学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最终不得不改变培养目标的初衷。到19世纪中后期,一方面,公立中学逐渐成为具有升学和就业双重功能的教育机构,既开设实用性的课程又开设古典语言课程,结果是课程名目繁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且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不同的大学所规定的入学标准差异显著,不少大学是依据将来所授的学位来规定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条件的,这样中学的培养目标与大学规定的入学标准就出现了脱节现象。脱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立中学最初并不是作为大学的预备教育而建立的,课程设置和大学入学要求存在着差异,彼此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衔接关系。
大学曾试图改善与中学的关系。早在1860年,有的大学开始将高质量的中学所开设的课程作为入学考
湖南旅游景点介绍试的科目。1870年,密执安大学校长首次建议,从那些被认为是“合格”(即高质量)的中学里免试录取学生,其凭证就是中学校长的推荐信。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评价、认可合格学校的标准。其他大学纷纷效仿,“合格中学”也越来越多,大学开始采用统一的入学考试制度。这种认可制度(accrediting system)大大加强了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关系。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决定中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的入学考试科目,而不是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这显然不符合教育的主流理念。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成立的“十人委员会”明确指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标准只能是出地完成了中学的学业,而不论学习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显然,中学和大学相互协调的时机还不成熟。尽管如此,委员会还是建议尽可能缩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与设置课程的差异,简化中学向大学的过渡。随后成立的“大学入学条件委员会”,于1899年发表了《大学入学条件》的报告,基本精神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出了中学课程的选择性原则,使大学的入学条件具有灵活性;二是提出学科设置的一致性,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中学学科,“所有学科都有同等的教育价值”[2] (P52)。
口红品牌
中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促进了教育的革新。20世纪初的美国中学课程仍然延续着古典的模式,对中学的教育目的的定位仍然模糊不清,仍然不能确定教育目的到底是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还是为生活做准备。中等教育缺乏一个清晰和明确的中心目标,社会和学校都无法确定中学的走向。20世纪30年代初,“六三三学制”已经成为美国学制的主体,但中学与大学的关系仍不协调。虽然只有六分之一的毕业生能进入大学,但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受为升学做准备观念的支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中
学生必须学什么,也就是说,大学对中学的影响非常明显。许多中学、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都认为,评价中学的成败是以它和大学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这样就造成了中学过于重视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而忽视了对那些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的教育。
2. 进步主义教育的盛行。进步主义教育的崛起,主导了20世纪前半期美国教育的改革。进步主义教育强调自由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主张学校课程的设置均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只是丰富儿童经验的一种手段。许多进步主义教育家对传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和批判,并试图改革整个传统教育制度,对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为此,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组织了一系列普通教育实验研究,希望进一步验证和落实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美国社会的大转折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八年研究”的产生还有其独特的时代变革背景。
1. 社会结构变革的需要。20世纪初期,美国正处于社会的大转折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20世纪初期,又是美国作为一个西方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