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的,经济体制任何比较大的变革,都会带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或先或后地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发展,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和政策作相应的调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它的培育、发展和完善服务,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遇到的中心课题之一。
教育改革的任务虽然紧迫,但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这只能是—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而且将是由千百万教育工作者通过创造性劳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探索、试验、总结、提高、调整、理顺,不断地发现、创新和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让各种不同的观点充分地展开讨论,当是十分有益的。
英语四级题型一、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至深且广的方面之一,当是劳动力的商品化。
我们所己初步建立,并正在加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基本组成之一就是生产要素市场。所谓生产要素,最基本的是资金、物资和劳动力,而劳动力则是诸生产要素中能
动的、最具创造性和可变性的、活的要素。无论是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还是以脑力为主的劳动力,由于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才能,以及兴趣爱好、性格、意志、情绪和品德等方面不同,其劳动能力、劳动效率会有很大差别。不仅如此,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组合的方式不同,劳动者组合的方式和管理方法的不同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劳动效率。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就是为了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间和劳动者之间能得到比较好的组合,以避免生产资源的严重浪费。
如果我们把教育内部的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暂时抽象掉,着重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把各级各类学校等所组成的国民教育体系视为—个整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职能之—就是使受教育者经过它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成长为“令人满意的和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因此,需要根据社会对于其未来成员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对“教让我做你的眼睛歌词”和“学”作相应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教育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如何适应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商品这—变化。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只初步建立,还不很完善。产品市场等比较成熟,劳动力市场的
平板充电慢是什么原因发育似乎严重滞后,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没有劳动力的商品化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本应是一个全国统—的劳动力市场,现在却是个互相分割的所谓“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等。“劳务”和“人才”怎么能成为商品?!怎么能够按照价值规律进行交换?!原因只有—个,因为管理此事的政府机构是平行的两个部门——人事和劳动。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将走向劳动力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教育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系列观念、体制与政策,以及教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人们讨论劳动力商品化问题时,常常把毕业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去就业,就误认为这是学校(作为卖方)把毕业生(作为商品)出卖给用人单位(作为买方)了,而且把它算为教育市场之一。其实,劳动者和劳动力不能混为—谈,虽然在自然形态上两者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的,但是在科学上两者可能、也必须予以区分。劳动力是依附在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它能成为商品,劳动者能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不仅仅因为劳动者是劳动力的载体和物质承担者,而且还因为劳动者是有充分人身自由和独立人格、依法具有自由自主地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毕业生为择业,去到劳动力市场上“双向选择”,出卖的是他的劳
动力,而不是出卖自身。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并不是卖方,因为他们不是商品——劳动力的所有者,只有这些具有人身自由和独立人格,并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处置自己劳动力的劳动者,才能以劳动力所有权人的身份,以追求个人最高收入为目标,到劳动力市场去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学校毕业生作为劳动者到劳动力市场去出卖的劳动力,相当部分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培养和训练时获得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说这部分劳动能力是学校所有的,可以拿到劳动力市场去交易,更不能因为毕业生相当部分的劳动能力是在学校受教育期间获得的,他就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人身自由和独立人格,与学校发生了某种人身依附关系,学校就成了学生的所有者,可以把他们作为商品去交易。恰恰相反,不管上学是自费的还是公费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永远是自己劳动能力的唯一主人。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主择业”的学生是商品化了的劳动力的主人,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在劳动力市场决不是卖方,充其量只是扮演着某种中介者的角,发挥某种中介作用而已。
隐藏文件无法显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对于教育工作将带来哪些影响乃至冲击,我们应当在体制和政策上采取一些什么对策,进行哪些调整呢?
下面试举几个例子:
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化,是对于劳动者人身权利、人格独立,及选择和变动职业岗位自由的承认。从统包统配的行政配置劳动力变为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真正实行双向选择,通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借以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的最佳结合。这一转变的最直接影响和对于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自然是加速大中专院校的招生、毕业生分配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并由此拉动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二、随着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包括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各类毕业生,终身从事某种职业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频度也将大为加快,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将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从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及相互间的比例,直到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体系,都需作相应的调整。
三、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担当着劳动力再生产者角的教育工作,面临着加速建立终身教育和大教育的观念和相应的办学体制,那试图在青少年时期就让他们学完终身要用的知识和技能的努力,越来越成为既不明智也不可能的事了。而正是这种好心肠的努力影响着我们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致造成内容繁杂、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等等问题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就业后的继续学习,特别是为再就业服务的教育培训工作,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分量。
四、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的普通学校,需要把培养学生在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应变能力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了解,放在教学、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包括在竞争激烈的“双向选择”中自主选择职业岗位和“推销自己”的能力。纠正和克服目前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校脱离社会,教学脱离实际,只着重于记忆现成结论和应试能力训练的弊端,也更为迫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