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养模式_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_省略_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
猪肚怎么洗
·高教纵横·
创新培养模式,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特培养之路
-------安徽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瞿成明  陈晓红
(安徽工程大学  芜湖  241000)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加速转向基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的新模式。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充分认识时代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开拓创新,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中国多数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相当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自主品牌则更弱
大多数企业重销售、重业绩,轻技术,轻开发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量企业的投资花在购买设备和增加产量上,而不是技术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上。
袁隆平个人简介及故事
2、工程科技人员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践教育和工程设计环节的缺失,教育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不少学科知识老化,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创新教育不足;基础教育缺乏对工程科技所需的、动手实践与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想当科学家的渐多,想当工程师的渐少。目前的“基础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严重缺乏从小培养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与大学中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无法衔接。2002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就“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一栏中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在了末尾。而且这一调查指标在随后年度的排名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当然,在人才培养中,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我国的创新战略已呈现良好的开端。近年来,国家正在加大科技投入,并且投入的比例在持续增加;我国发展阶段的形势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的高潮中。中国的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都将得益于此、服务于此、特于此。[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据统
[作者简介]:瞿成明,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办公室干部。
计,皖江城市带拥有马钢、芜湖奇瑞汽车、合肥江淮汽车、马鞍山星马汽车、铜陵有、安庆石化、芜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安徽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的钢铁企业、71%的有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和92%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金属、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安徽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
因此,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领域的工程需求为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外发展的经验表明,没有工程需求提供的任务和岗位,不可能产生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这是一条基本规律。
二、秉承传统,积极创新,强化特,应对新形势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安徽机电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立时间上溯到1979年,当时的专业特点是面向安徽主要企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以仪器仪表与过程控制为主要方向,应用领域涉及化工、轻工、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与控制。1996年实现了人才就业制度双向选择改革后,学生就业渠道除安徽企事业单位外,又扩展到江苏、浙江等省的计算机应用、仪器仪表以及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历程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始终贯彻“重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近二十多年的培养实践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广泛的专业知识面,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不少毕业生都走上了各单位重要领导和技术岗位。
面对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秉承本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优化培养体系,强化专业特,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依据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学以致用”的专业办学理念
为研究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地方与行业的需要等,启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实践探索,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应确立“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学以致用”的专业办学理念;为此,提出了“夯实学科基础,优化专业设置,增强创新能力、注重专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了一个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学以致用”的专业办学理念旨在解决应用型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解决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工
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及能力等问题。
2.制订注重专业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课程体系核心,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形成注重行业特的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构建了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特教育、专业拓展教育以及专业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如图。
其中,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特教育以及专业拓展教育四大课程模块形成专业教学平台;专业特教育和专业拓展教育主要由面向本专业方向、体现学科交叉的特课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系列选修课组成。专业平台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支撑。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为例,其特在于以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自动化等电气类专业为依托,形成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信号输出三个体系;以电子电路、计算机(单片机)以及传感器为工具,支撑仪器仪表与过程控制、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认真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注重交叉,扩大专业面向;夯实基础,强化创新能力,注重实践环节;压缩学时,发展健康个性”的改革总体思路,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出可操作性要求,即: 专业任选课程赛尔号精灵
专业特教育
专业技术教育
学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专业方向课程小芒种花夜>起诉离婚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共基础课程 专业拓展教育
专业实践训练 公共选修课程
•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自动检测、信息获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信号检测、变换、信息处理的一般理论和测试方法;
•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基本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仪器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自动控制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掌握EDA、DSP的基本知识,具有运用EDA、DSP技术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模拟仿真、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
•具有典型电子仪器系统和电子线路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的基本能力;
(2)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课程改革。
仪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列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
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理论(理论+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理论+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 →自动化仪表(理论+实验) →新型传感器(理论+实验) →微弱信号检测(理论+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智能仪器及接口技术(理论+实验+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理论+实验)
信号、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理论+实验)→信息理论与编码(理论+实验)→通信原理(理论+实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实验+课程设计)→MATLAB语言在电子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理论+实验)
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单独开课+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理论+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智能仪器及接口技术(理论+实验+课程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理论+实验) →电子线路设计CAD(理论+实验) 三个系列课从多方面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让所有课程共同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是我们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计划一贯追求的指导思想。本课题对课程的体系进行了修改,突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贯彻主干课一条龙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践课联系及增加综合实践的思想。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
通过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奠定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宽口径的学科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通过与电子信息工程企业紧密联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培养初步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跟踪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的人才。
4.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平台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在“夯实学科基础,优化专业设置,增强创新能力、注重专业实践”的课程建设原则下,各专业培育、建设适应现代科技发
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优秀课程。建设内容包含课程内容、教学条件、过程、方法、手段、教材及师资队伍等,并分为优秀课程()、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三个层次,对课程体系采取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方式进行优化与化建设。
优秀课程():以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为主,建设时参照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建设评估标准进行。
院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的有关要求,在对各学科专业精品课程进行评审的基础上产生。
校级精品():这是学校最高级别的课程()。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从校级示范精品课程
()中推荐申报。
5.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的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工程性”的角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其集中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上
即为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除了每门课的实验教学以外,通过建立创新基地、校企教学训练基地等方式,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突出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针对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将实践教学体系划为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实际应用层和科技活动层四个层次,分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训练和科技创新研发等五个模块。其中,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大模块实现基础工程能力培养;通过综合实验项目训练和科技创新活动,形成行业工程能力的鲜明特。
(2)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
实践教学按“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方式进行。基础实验层包括各课程基本实验以及认识实习等,主要在第一、二学年实施,培养学生应具有的专业基本技能;提高设计层通过各专业课的课
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主要在第二、三学年进行,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实际应用层主要通过综合实验项目训练、毕业设计、以及到企业顶岗训练等,在第三、四学年完成。
科技活动层主要提倡学生在大三、大四年级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电子协会、及科技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各种仪器设备,由教师进行指导,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知识竞赛和一次电子制作大赛,开展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专业的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一项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课题的来源主要来自教师的科研和学生自己确立的项目。每个课题都要经过各种评审,对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进行论证,同时要有合理的制作工艺和可靠性指标的保证。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创新实践项目迅速增加,创新实践项目水平及学生完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大学生桃战杯以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
(3)实践教学的支撑条件
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工程训练教学基地”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硬件支撑。其中,基础教学、工程与实验训练中心,集中教学设施,资源共享,实现工程与实验训练功能;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由专业实验室架构;综合实验项目训练教学基地主要由校企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专业科技创新基地等形成。
培养高级专门工程应用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条件,也是形成应用型特的物质基础。几年来,
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共建项目支持,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建设了一批实验中心和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主要有:
①省级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节能装置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②富有行业特的专业实验室:主要有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传感器专业实验室,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实验室,DSP技术应用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EDA/CAD/CAM 实验室、数字电视系统实验室、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虚拟仪器检测实验室等。
③校内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主要有电工电子实习培训基地、电子创新设计培训基地。
④校企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如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芜湖发电厂、铜峰电子、三佳集团、方正照明等。
⑤与深圳配天集团建立“先进数控技术联合研究所”、与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电器技术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基地的建设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切的多音字组词总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作者希望通过本文与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为科教兴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  考  文  献
[1]陈流汀.突出特创新“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2]潘云鹤.抓住机遇 大力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
[3]周玲.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增刊.
[4]邓保青.论电子信息专业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5]万国庆.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性环节[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