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背景: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正日益成为社会问题。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刘德华身高 ◎2004年我们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就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20.71%,就业形势严峻。2006年413万毕业生,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 2010年本科加上硕士的数量会在100万以上。来自教育部的消息曾说,截止到2008年9月1日,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尽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但仍有144万的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梁朝伟演的电影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比上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6个。另外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全国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11.8%;其中博士生5.48万人,硕士生31万人。在学研究生9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19.36%;其中博士生19.13万人,硕士生78.73万人。毕业研究生18.97万人,比上年增加3.89万人,增长25.80%;其中博士生2.77万人,硕士生16.20万人。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
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在这些庞大的数字后面,是毕业的大学生的惶恐的心理和迷茫的求职道路。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又有哪些变化呢?
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目前就业心理和就业方式的变化,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以及提出新的建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校的高等学院的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层
次的高等本科生院校,主要包括重本,二本,以及独立学院的大学生。
设计调查问卷:设置20个左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但必须包括几道开放性问题,以使被调查者能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调查数据更加丰富与具体。
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印发80份调查问卷,在不同高校发放,可以在国家图书馆请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帮忙完成问卷,其中男女生比例相当,专科生占10%,本科生占85%,研究生占5%.其中重点的调研对象是本科生)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就业观念;数据分析
四芯线摘要: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及就业形势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目前了解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以及就业心理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通过调查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数据统计,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以及就业方式分析,例如,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专科生与
本科生的就业心理的不同。另外,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以及就业方式,例如重本的本科生与独立学院的本科生的不同就业心理。从另外的一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男女生的就业方式以及就业心理也有很大的不同。还有,从不同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大学生自身的经济状况来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192.168.0.1手机登陆调查分析:1 专业方面: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已经由英语,法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转换为电子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经济学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4.8%的大学生选择了金融经济方面,理由是就业面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尤其是以会计,工商管理这些可操作性相对较强的专业的大学生居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04年的数据统计:
2004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全国部分城市人才市场2004年三季度供求状况:
职位需求比为 2.2 : 1
招聘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建筑,企业管理,文秘,通信工程,金融,财会。
以上10个专业占招聘总数的66%。
求职者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计算机,市场营销,机械,管理工程,建筑,文秘,通信工程,财会,企业管理,金融。以上10个专业占求职总数的70%。:
1. 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 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 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大专及以下2.6:1
再来看一下通过近两年的数据统计结果:
2009年十大热门求职专业: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机械类、外语类、土建类、医学类、法学类、交通运输类、化工与制药类。
在2004年的时候,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在那个年段各个大学开设的课程比较多,
我国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选择专业的方向。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更加速了就业难的问题。根据数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研究生数量逐渐增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少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读研,避免不着工作的境地。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经济类的专业现在位居前列。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同时考虑到了它的就业前景,金融经济类相对来说就业面比较广泛,在各个领域都可以涉及。以下是2009年调查的大学生的求职意向行业选择的前十名:(1)金融.投资.保险
(2)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
(3)(计算机软硬件
(4)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
百丈崖漂流(5)政府.公共事业
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6)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7)电气、能源
(8)石油.化工.原材料)
(9)互联网、电子商务
(10)教育.文化.科研.培训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经济类,师范类专业比较受欢迎,面对庞大的就业大军,有34.5%的大学生会选择师范性质的学校,毕业之后可以当老师,我国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各个学校每年都会应聘教师,这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机会。根据调查的研究生的结果来看,他们的专业大部分偏重于深层次的理论和技术,而普通的高校大学生则是社会上一些基本的专业设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对于专科生,更是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没有深入的了解,没有得到各个方面的一个全面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