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民间故事
黄河的民间故事
1、【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
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黄河的神话传说
  1、大禹治水
  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后人也尊称禹为“大禹”。
  2、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2020三伏天从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
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黄河历史人物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黄河的俗语
  1.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2.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3.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4.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5. 天下黄河富宁夏。
  6.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7. 黄河清,圣人出。
  8.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9.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10. 九曲黄河十八湾。
  11. 鲤鱼跳龙门。
  12.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13.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14.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15.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16.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17.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女生读什么专业好 18. 九曲黄河十八湾。
  19. 说尽黄河只为水。
  20.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北京特小吃
  2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22. 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23.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24.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25. 黄河船夫曲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黄河的谚语
怎么样开淘宝网店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黄河清,圣人出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5,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淘宝优惠券去哪里领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弯
10,不到黄河不死心;
11,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12,黄河九曲十八弯;
13,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14,圣人出,黄河清;
1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17,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18,黄河百害,惟富一
                          黄河的成语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描写黄河的成语。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描写黄河的成语。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天下太平。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社鸣]<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创造性思维方法[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中流底柱]中流:河流中央。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