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寻求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新课标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部分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当然,不同的学段,不同课型的教学,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要求等对材料的搜集、整理与运用的要求都各有侧重。但是,现在很多一线教师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泛搜集资料,方法看似较为新颖;其实,究其实质,还是一种孤立的知识积累过程,并没有过多关注到学生所查资料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以及查资料这一环节的其它教育意义。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谈谈如何让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这一环节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价值
随着小学生搜集信息渠道的增加,资料获取的方便,很多老师开始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与课堂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教法也逐渐多起来。老师让学生查资料,意在利用学生资源优势拓展课文的学习内容,开阔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课堂为第一要义,这无可厚非,是值得提倡的做法。然而,如何做,才能让这一环节更有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认真
思考的。
一、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的现状
1.贪多求全型:有的课堂上几乎每位学生都手捧一大沓的课外资料,甚至怀抱几本课外书,不去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筛选、整合。                               
2.浮光掠影型:有的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读一下自己查的材料,老师简单点评,其他学生听听,没有真正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3.滥竽充数型:有的课堂上部分学生滔滔不绝,介绍自己搜集的成果,而部分学生遮遮掩掩自己手中为了应付差事所做的简单搜集。
4.千篇一律型:很多学生获取资料的形式单一,大都从网上搜索,资料内容雷同。
我们不禁要产生疑问:查资料仅仅是课堂内容的补充或点缀吗?为什么要让学生查?你是怎样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处理这一环节的?这一环节收到你预想的效果了吗?其实,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安排查资料的任务之前,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龙游天下大结局二、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价值不高的原因
(一)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的目的不明确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   卡芙琳旗舰店目的性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一种对教学的思想、任务的结果的追求。
案例:《云房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同学们查有关云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查到的是有关云层的知识,4.5公里以上叫高云,2.5~4.5公里之间叫中云,0.1~2.5公里之间叫低云。
师:好,你查到的是云层方面的知识,谁再来说一下。
生:我查到的是“为什么平时看到很多的云有不同的颜?”(读材料)会计做账流程
师:好,你是从云的颜方面查的资料,谁再说。(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生:我查的是西藏的云。(读材料)
师:好,小朋友们,你们通过查资料学了好多有关云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从案例对材料的处理来看,查资料的目的是了解关于云的知识。但这个目的和本文的教学目标“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没有必然的联系。案例的教学流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交流的资料,包括云层的知识,云的颜以及西藏的云等等,除了开阔了一些学生的视野外,几乎看不出别的教育价值。
其实,让学生搜集资料,并不是老师布置一下那么简单,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有可能动用学校、家长、亲戚、朋友等等各种资源与社会关系,必定费时费力。如果教师搞不清楚学生让查资料的真正目的,学生不能了解搜集资料的意义所在,就引不起学生查资料的内在动机,加上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资料的机会,学生对资料随便处理,那么这一环节不但起不到应用的效果,还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小学生课外搜集的材料和教学内容不能相辅相成
根据奥苏伯尔提出学习组织的原则和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策略,它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的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信息,可用来说明即将来临的课文可帮他们记住和利用他们已有的信息但还没认识到与新课有关,所以先行组织者起一个在新旧概念之间搭桥的作用。教科书一般总是包括这个先行组织者的,如一开始的综述,或章节的大纲和标题。它起三个作用:(1)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即将来临的材料中最重要的内容,(2)它们集中了将呈现的观念之间的关系,(3)提醒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遇到的新材料之间的关系。 
此处仍以上面《云房子》的案例为例,《云房子》是篇童话故事。全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学生查资料的任务设置和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缺乏必然联系,没有起到先行组织者应发挥的补充、拓展、深入等作用,于是这一环节便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119消防日是几月几号(三)教师对学生所收集的材料价值的挖掘不够
目前,对待学生所查资料的一般做法是多放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进行,几名学生通读或概述一下自己查的资料,能通过材料发表观点的学生不多。
日本动画片推荐
有些教师总怕耽搁教学任务的完成,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上课,必定事事拘谨,遇事不灵活,自然不会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更别说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查资料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课堂的预设应该顺应生成,如果材料激发出的价值大于预设,就应大胆抛开预设,现场备课、上课,资料的辅助作用也因此可能变成主要作用。
见过身边一位老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完《圆明园的毁灭》后,组织了一次以“圆明园是否可以重建”为主题的讨论。课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作为观点的依据。辩论的程序按正规的辩论赛程序,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辩论赛的“唇舌剑”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又促使学生有主题地阅读相关书籍,思考问题,并学会打“合作”战。从准备到辩论都给了学生研究的机会,综合素养得到锻炼。孩子们通过这节课所收获的价值远远不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给予的。
三、提高小学生课外资料搜集活动价值的几点措施
查资料的目的并不仅仅指向课内教学任务,它还是由课内引向课外的使者。所查资料与课文结合,可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进一步查阅,带来更深一步的理解,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查资料的目的应超越资料本身,指向学习方法的获得和情感、态度、习惯的养成,以及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合作能力等。那么,如何做才能充分发挥其意义和效果呢?
(一)充分考虑学生年段特点以及文体特点
条件好的小学可考虑从低年段开始,但要求不要过高,侧重在态度、习惯、兴趣的养成上,这个目标应贯串小学阶段始终,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着查阅方法、途径的学习;中年段侧重查阅方法的学习,并且根据要求让学生对所查材料进行初步深加工;高年段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侧重围绕目的,更好地搜集、筛选、整合材料,并对材料做更深加工。
就课文而言,应考虑到课文的文体特点。比如常识类说明文(如《恐龙》《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等)就适合辅助以查资料的形式进行教学;而文学性较强的文体就要慎重了。总之,并不是所有查资料的做法都是好的,都有教育价值。
(二)、查资料的目的要和阅读教学目标统合起来
资料查阅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善于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效整合起来。
案例:《恐龙》(苏教版九册)第二课时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探索大自
然奥秘的兴趣”。为此有一位教师讲到第一课时最后一段时,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根据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大胆猜测一些,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生:谈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作了充分的肯定。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呢?
生:想。
师:其实恐龙的灭绝,至今还是个谜,同学们想不想解开这个谜?
生:想。
师:好的,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说法很多,在课下查一个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抄到你
的笔记本上,第二课时讲给大家听。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布置查资料时,任务说明要具体,操作性要强,检查还要及时,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学校、学生可能占有的资源情况。3
(三)、按课文教学要求查阅资料,并根据需要对所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查阅资料最忌讳抽象地要求,比如“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课下查你感兴趣的材料”等,资料查阅要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安排,以求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上册《美丽的南沙岛》一课,有这样一段: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课外资料的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南沙岛的富饶。
设计搜集资料时,我首先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帮助资料筛选能力欠缺的部分学生。其次,对教学所需信息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课前我给学生进行了分组:海洋生物组;矿产资源组;海洋动力组。每个小组搜集资料后要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资料加工。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要对材料的来龙去脉和学生共同做好设计。
资料搜集好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比如,围绕主题,选择证明性补充性材料;围绕自己的观点,寻相关的正、反材料;围绕自己的疑问,选择解答性材料等。要注意的是,分析、加工要和学习的任务要求相结合,训练目标应指向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养成。
(四)、灵活安排资料的展示时间
按照“先行组织者”理论,资料的展示有三种方式,一是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目的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叫什么名字通过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现在教学大多采用此种做法;二是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原学习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原学习材料,目前来看,这种做法还比较少见;三是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比较适合采用,以课文中的问题为线索,并围绕问题的解决,用自己查阅的资料予以证明。比如,《司马迁这一问题,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解决过程中,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发奋写<史记>一文第三自然段中写道;“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文中所提“将军”实为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这涉及历史上的“李陵
事件”,虽是一个题外话,却有必要给学生简单作交代。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搜集的相关资料就有了用武之地。这段资料的简单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是一个直言敢谏的义士,可以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钦佩和同情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培养了感情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