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林
摘要:马克思是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下使用生产力概念的。从理论背景来说,斯密、萨伊、李斯特和舒尔茨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生产力概念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赫斯则开辟了生产力概念在历史观意义上的使用。从理论内涵来说,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是指一个社会在物质生产领域所具备的主体力量与客体力量的总和;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从理论阐释来说,国内教科书把劳动者纳入生产力的要素之中,是对生产力概念的误释,其源头在于布哈林对两种视域下生产力概念不同内涵的混淆。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21)03-0024-06
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力
哲学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给生产力下过明确的定义,这就为后世学者在生产力问题上争论不休埋下了伏笔。仅就国内学界而言,学者们围绕生产力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问题,曾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是这些争论经常忽略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那就是马克思是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下使用生产力概念的。离开这一前提,关于生产力问题的争论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本文将首先考察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发展,然后对生产力概念的双重视域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最后研究生产力概念的误释及其原因。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生产力问题的最终解决,为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马克思之前的生产力理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在马克思把生产力引进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前,生产力概念已经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过程。1776年,斯密《国富论》出版,在这本著作中,生产力概念第一次面世。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与斯密不同的生产力理论。在德国学界,李斯特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舒尔茨1843年出版了《生产运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概念在经济学中的使用。1844年,赫斯撰写了《论货币的本质》一文,第一
次在历史观意义上使用生产力概念。马克思最终能够建
立起自己的生产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学者的早期探索。
(一)斯密和萨伊的生产力理论
斯密被称作“国民经济学之父”。在《国富论》中,除了劳动分工、自由市场等代表性理论之外,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力概念。不过,斯密讲的生产力其实是“劳动生产力”。他认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生产力标志着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劳动生产力受到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的影响,而这些又“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②。物质生产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基础,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成为一种牟利手段的时候,大规模的分工才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劳动效率的重要性也真正突显。因此斯密提出劳动生产力概念,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萨伊反对劳动价值论,所以他不再使用劳动生产力概念,而是提出了生产的三要素说。他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这三者是创造产品所不可缺少的因素”③,与三者对应的生产力是工人的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萨伊提出新的生产力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斯密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所以他举的很多例子都是工场手工业的例子,他的生产力理论也主要强调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而到了萨伊所处的时代,机器和相应的自然力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除了劳动
因素之外,萨伊开始强调资本和自然的作用(资本通过转化为机器等生产条件发挥作用)。
从概念内涵来看,虽然斯密和萨伊都讲生产力,但是由于限定词的不同,他们所理解的生产力并不是同一类型。“劳动”是一个过程,所以劳动生产力是来自于劳动过程的生产力,它包含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条件的作用,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影响下的劳动效率。“工人”“资本”和“自然”都是实体,所以萨伊的生产力是指蕴含在这些生产要素中的生产能力。一个强调劳动过程,一个强调生产要素,这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概念类型。下面可以看到,李斯特和舒尔茨的生产力理论就是这两种类型的进一步发展。
(二)李斯特和舒尔茨的生产力理论
玩小女孩的经典说说李斯特一生致力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研究,他认为生产力是指“获致物质财富的力量”④,强调“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⑤。李斯特批评斯密仅仅强调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促使人从事物质生产的各种原因最终有赖于社会状况,包括“科学与艺术”“公共制度与法律”⑥等。所以李斯特反对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拒绝使用劳动生产力概念。但是尽管这样,李斯特的生产力也不是指某一生产要素的生产力,而是强调在整个社会状况影响下的“获致物质财富的力量”。同时,尽管李斯特认为精神劳动也具有生产性,但并不代表他提出了精神生产力的概念,他的生产力归根结底还是物质生产力,他所强调的精神条件和政策条件最终都是通过促进或制约物质生产来影响生产力
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是接近于“劳动生产力”的。李斯特强调劳动的外部条件,与他所面对的德国现状密切相关。19世纪上半叶,德国的政治和文化氛围都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李斯特不像斯密和萨伊那样强调劳动者或机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是希望为生产力的发展构建一个好的社会条件。
舒尔茨是德国国家统计学专家,他提出的生产力理论具有浓厚的统计学彩。在舒尔茨看来,畜力、水力、风力等自然力,以及人力、蒸汽力等都是生产力,这些生产力可以通过换算进行加和,进而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密度⑦。他认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就在于对自然力的征服以及各种生产力的充分结合:“通过人的精神和外在自然的力之间的分工,生产力更广泛地结合起来……。”⑧所以,舒尔茨和萨伊一样,把人力与自然力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从生产要素的角度使用生产力概念。但是舒尔茨的贡献在于,他的理论具有了历史视角,开始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一点直接启发了赫斯,使他得以从历史观层面来建立新的生产力理论。
(三)赫斯的生产力理论
赫斯关于生产力的论述主要出现在《论货币的本质》一文中。因为赫斯不是经济学家,而是哲学家,所以他能够突破经济学视域的局限,在历史观的层面上看待生产力问题。在赫斯看来,生产力的发达取决于人类交往的发达。当人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只有依靠抽象的交往手段,即货币,来实现人的
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当人能够联合起来的时候,就应该消灭货币。赫斯通过提出货币异化的思想,批判资本主义,论证共产主义。单就生产力概念而言,虽然国内也有研究者强调赫斯对马克思的启发意义,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把握到赫斯生产力概念的真正内涵⑨。理解赫斯生产力概念的关键之处,是要注意到他对生产能力和生产力做出的区分,有时他直接把两者简称为“能力”和“力量”。实际上,赫斯所谓的能力(生产能力)是指人们所具备的生产技能,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因素;而力量(生产力)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物质力量,主要是指生产工具。能力与力量是相伴随而发展的。比如他说:“这种荒唐举动只有当它确实有助于发展我们的力量和能力的时候,对我们说来才是有益的和需要的。在我们的力量和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以后,如果我们不向共产主义过渡,我们就只会彼此使对方毁灭。”⑩这里说的是,在货币的使用有助于发展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的时候,货币对于人类是有益的,但是当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发展起来以后,这种人类交往形式就过时了。又比如他说:“我们大家毫无例外地每时每刻都在为牟利而买卖我们的活动、我们的生产力、我们的能力、我们自身。”11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为了生存、牟利,使劳动过程、生产工具、生产技能和劳动者都处于买和卖的状态中。
跑跑张博赫斯的生产力理论在两个方面有重要突破。第一,把生产力理解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拥有的物质力量,从而确立了人对于生产力的创造和主导地位。萨伊和舒尔茨看到了自然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把自然力也看作是一种生产力,但是对于赫斯来说,只有人类的创造物才是生产力。李斯特强调
外部条件对于生产力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把所有积极的社会因素都泛化为生产力源泉的倾向,赫斯则把生产力拉回到了生产过程之中。第二,建立起生产力和交往的对应关系,从二者的关系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的运动。赫斯看待生产力问题是以人类历史为视角的,所以其生产力概念不同于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衡量劳动效率的,而赫斯的生产力则是标志人类生产发展的客观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赫斯的生产力理论并不是凭空而来。从《论货币的本质》与《生产运动》的文本联系中,可以看出舒尔茨对赫斯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赫斯在文章中引用了《生产运动》中的话,并且用大段文字批判了舒尔茨反对废除货币的观点。其次,从理论层面来看,舒尔茨在《生产运动》中依据物质生产的发展,将人类历史从工具层面上划分为“手工、工具、工场制造和机器的阶段”12〇,赫斯也许就是从这里看到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类历史进步的相关性。同时,舒尔茨也已经关注到了交往与生产的伴随关系13〇。所以可以确定,尽管赫斯对舒尔茨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在生产力问题上,他受到了舒尔茨的启发。
刑事案件以上三个方面的理论资源,构成了马克思使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背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四次引用斯密有关“劳动生产力”的论述,一次引用萨伊有关“自然生产力”的论述。但由于此时生产力问题并不是马克思关注的对象,所以这些引用并没有引起他关于生产力的讨论。直到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再次进入经济学研究时,“劳动生产力”概念才正式被他所使用。在此之前,马克思关注生产力问题是从《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
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了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认为李斯特大谈生产力其实是一种“玩弄辞藻、夸夸其谈的手法”14〇,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表达了对舒尔茨式的生产力理论的明确反对:“那里谈到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15〇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无法接受将人力与其他自然力相提并论的做法。就与赫斯的思想关系而言,一方面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就看到了《论货币的本质》一文,而且1845年赫斯还参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有关章节的写作16〇,所以很难认为赫斯的生产力理论没有影响到马克思。但是另一方面,从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来看,他是在批判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的,因此即使没有赫斯的影响,马克思也一定会建立起物质生产与人类历史之间的理论联系。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双重视域及其内涵
关于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否具有双重视域及其内涵,曾经有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思考,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比如法国学者勒费弗尔认为,生产力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反唯心主义意义上的含义,一种是作为经济范畴的生产率意义上的含义,第二种含义后来变成了最主要的含义17〇。在国内,孙冶方曾明确提出生产力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生产效率,一种是指生产力诸因素18〇。胡钧强调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诸要素或力量,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的实践能力”19〇。此外,鲁克俭反对认为生产力有哲学和经济学两种用法,他把生产力看作是质与量的统一20〇。这些学界前辈的研究和对话,
尽管最终没有形成定论,但却给我们思考生产力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马克思的理论既不是单纯的哲学,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当生产力概念贯穿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时,它的概念内涵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8K的纸是多大的纸(一)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双重视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集中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其中还没有涉及经济学的内容;与之相反,《资本论》第一卷则以经济学分析为主,涉及唯物史观的论述比较少。通过比较这两部著作中的生产力概念,可以看出生产力在两种视域下的使用情况。首先,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提法不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的提法就是“生产力”,个别的还有“工业生产力”“全部生产力”和“生产力的总和”等。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主要的提法是“劳动生产力”,此外还有“劳动的生产力”“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过程的生产力”等。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力是与“劳动”联系在一起的,各种提法都是以“劳动生产力”为基础的,这与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的提法截然不同。其次,在两部著作中,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概念不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共同体形式”“私有制”等表示生产关系的概念相对应。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生产力与“劳动时间”“价值量”等经济学概念相对应。最后,从马恩全集的英译本来看,两种视域下的生产力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使用的是“the productive forces”21〇,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生产力使用的则是“the productive power”22〇。前者是具体名词,
后者是抽象名词。综上所述,即使不考虑两种语境下生产力概念的具体内涵,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即提法、对应概念和英文表达中,就可以看出生产力概念在两种视域下是不同的。
实际上,因为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和抽象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概念体系也是不同的。唯物史观是从宏观层面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揭示,它需要高度抽象的概念,因此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概念体系。政治经济学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是更微观、更具体层面的研究,所以它使用的概念也更为具体。而生产力的问题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两个理论体系都使用了生产力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理解混乱,一种策略是直接根据提法的不同,判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一种策略是认为生产力概念只有一个,但是要对它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不同内涵做出区分。本文认为后一种策略更为可取,因为在中文语境中,“生产力”不仅与各种生产力提法中的“生产力”具有相同的书写方式,而且“劳动生产力”有时也被简称为“生产力”,这样第一种策略不仅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且还有可能带来理解上的错误。所以从内涵的区分上来理解生产力概念更为可取。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双重内涵
关于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安年科夫的信中有一段重要的表述:“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
务……。”23〇这段话虽然没有表明生产力具体是指什么,但是却为我们理解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生产力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可以通过继承而获得,并作为“原料”为生产服务。
一个现实的生产过程,至少包括一定的生产关系、劳动者、科学技术或劳动技能、生产资料、自然条件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有的明显不属于生产力。第一,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与生产力相对应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挥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不是生产的“原料”,而是生产的外部条件,所以它不属于生产力。第二,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但是劳动者不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后一代人从前一代人那里取得的,因此生产力既不是“前一代人”,也不是“后一代人”,而是作为某种东西被继承的。所以生产力是劳动者作为主体所拥有的东西,生产力不包括劳动者。第三,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也许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自然条件不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所以并不属于生产力。自然条件在生产中被应用的程度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那么,在排除了生产关系、劳动者和自然条件之后,就只剩下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技术或劳动技能和生产资料了,这两个方面是否构成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分歧所在。比如段忠桥认为,生产力由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构成,不包括生产资料24〇;林剑认为,生产力就是指生产资料25〇。之所以出现如此截然对立的观点,是因为他们都只抓住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论述的一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不应该把作为主体力量的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与作为客体力量的生产资料对立起来,应该看到二者具有的内在一致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机器体系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整个生产力的积累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它以物的形式存在于固定资本中。”26〇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无形”的生产力和“有形”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即作为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的主体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作为生产资料的客体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体现和客观标志。
a股和b股有什么区别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把生产力区分为“主体的”和“客体的”:“生产力……既包括表现为个人特性的主体的生产力,也包括客体的生产力。”27〇所以从生产活动中主体力量和客体力量的划分来看,我们可以把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内涵界定为:一个社会在物质生产领域所具备的主体力量与客体力量的总和28〇。首先,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社会所具备的生产力量的总和。其次,生产力中的主体力量包括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生产工艺等。没有应用到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不是现实的生产力,有可能是未来的生产力。最后,生产力中的客体力量是主体力量的产物,主要体现为劳动资料。同时,经过人类改造的劳动对象也属于生产力,比如杂交水稻等。由于马克思曾经有
过“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29〇的说法,所以有人认为马克思提出了一种衡量精神产品生产能力的生产力概念。但马克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为人类历史基础的生产力只能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其实,这里的说法恰恰印证了本文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指的是生产力的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马克思还曾经说过“机器即死的生产力”30〇,也就是说,机器等生产力量是死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等生产力量是活的生产力。因此,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死的生产力和活的生产力,都只能理解为生产力中的客体力量和主体力量的不同说法,而不能认为马克思提出了新的生产力概念。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31〇“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2〇从这两处引用可以看出,劳动生产力的大小受到生产过程中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所以劳动生产力是现实的生产能力的反映,它标志着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从劳动效率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与斯密的劳动生产力并无二致,但是从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上看,马克思大大完善了这一概念。斯密强调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以及劳动分工,萨伊强调劳动、资本和自然三要素,李斯特强调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因素。马克思则在强调这些传统因素的同时,增加了“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这一日益凸显的影响因素,使劳动生产力概念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虽然都是“生产力”,但是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下,其内涵是有巨大差异的。但同时,既然都是“生产力”,两者之间就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是潜在的生产能力,它经过生产关系的中介,以及自然力的使用,在劳动者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即一定大小的劳动生产力。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已生产出来的生产力部分……会提高所使用的活劳动的生产力,从而增加体现这种活劳动的年产品量。”33〇这里的第一个“生产力”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第二个“生产力”则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
三、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误释及其原因
与本文从主体力量与客体力量的划分来界定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不同,国内的教科书或哲学辞典一般都把生产力划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或者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两个要素。“三要素说”与“二要素说”争论的焦点在于劳动对象是否是生产力的要素,但两者都肯定了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地位。其实,强调
生产力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只能理解为人们所具备的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主体力量,包括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生产工艺等,但绝不是作为劳动主体的劳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发展,但是作为“文明的果实”34〇、可以由前一代人传给后一代人的却不能是劳动者自身。而且,把劳动者即人力当作生产力看
待,并将其与物力并称的做法,正是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严厉批判过的。所以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在国内学界出现了严重的误释。
将劳动者纳入生产力要素的理论错误,具有严重的现实后果。如果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力的发展就代表了劳动者的发展。但事实上,劳动者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未必一致,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驰。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生产力提高的结果是劳动的机械化和简单化,是劳动者劳动技能的衰退,而不是劳动者的自由发展。因此,尽管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不能用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代替人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往往表现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所以如果对生产力的关注取代了对人的关注,就容易产生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唯GDP论”曾经甚嚣尘上,劳动者的发展并未受到足够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式地将人民的美好生活问题提了出来,可以认为这是对过去重视生产力发展而轻视人的发展的有力纠偏。
要想纠正对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的错误理解,有必要在理论上考察其误释源头。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深受苏联理论界的影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也直接借鉴于苏联的教科书体系。其中,与国内的生产力理论有直接联系的,是斯大林对生产力概念的定义。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
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35〇所以,斯大林明确地把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看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但是,根据笔者的考察,斯大林还不是最早把劳动者要素纳入生产力概念的。其实,就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著作来看,一直到普列汉诺夫、列宁,他们都是在马克思的本意上使用生产力概念的。比如普列汉诺夫曾经写道:“发展中的公民社会,是由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36〇在这里,生产力是作为人们的使用对象而存在的,那么就不可能包括“劳动者”自身了。列宁在生产力问题上也有类似明确的表述:“前者正是在于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为生产而生产);后者则使居民众不能利用生产力。”37〇这句话说明列宁所理解的生产力也是不包括“劳动者”的。
那么,把“劳动者”要素纳入生产力概念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呢?根据已有的材料来看,此人应该是苏联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布哈林。从历史上看,布哈林在苏联曾经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他在斯大林著书立说之前、在三十年代之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统代表。”38〇布哈林在1921年底出版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到那时为止,还没有一本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39〇也就是说,这本书是苏联第一本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并在他政治上不幸的1929年以前,一直是作为苏联思想家最杰出的代表作而受到人们的重视”40〇。在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布哈林是这样描述生产力的:“如果我们知道了生产资料如何,工人如何,那末我们也就知道这些生产资料和工人们在一定数量的时间里会生产多少东西;前两个量决定第三个量——
—生产出来的产品。前两个量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社会物质生产力。”41〇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由于布哈林并没有区分生产力的不同视域,所以他的生产力定义就表现为“四不像”。因为“在一定数量的时间里会生产多少东西”,这是从劳动生产力的意义上讲的,但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决定劳动生产力大小的绝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和工人的情况;如果他定义的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那就不应该涉及到一定时间内的劳动产量的问题。所以,生产力的定义在布哈林这里就是错误的。
实际上,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出版后尽管在苏联被奉为经典,但是卢卡奇在1923年就写了书评,指出这本书存在的重大问题。卢卡奇认为,从整体上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追求理论通俗化的过程中,“把问题本身简单化”了。我们可以看到,布哈林关于生产力的论述就是这样,看起来通俗易懂,但实际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简单化的结果是造成了理论上的错误。然而尽管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已无法抹去。即使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布哈林及其理论著作在苏联国内也开始遭到批判,但是他关于生产力是人和物的统一的观点却“初步奠定了苏联理论家关于此问题理解的主调”42〇。也就是说,斯大林的生产力定义也是在布哈林观点的历史影响下形成的。所以,追溯到最后我们发现,在定义生产力概念时,如果不注意区分马克思使用生产力概念的双重视域,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理论后果。
四、结语
国内学界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生产力的定义、要素到发展动力,几乎都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学者们进行的许多有益的探索,已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问题的解决。在本文看来,解决生产力问题的核心在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认识到马克思是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下使用生产力概念的。只有这样,看似复杂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