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问题
摘要: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和职业。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2011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问题
(一)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史
尝组词社会工作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社会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浸礼会学院及神学院(
后改名为沪江大学)于1913年在杨树浦创设沪东公社,开始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务。该校于1914年设置社会学系,开始了早期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母亲节语录简短比较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20年代燕京大学设置“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开始,先后在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院校得到开展。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专业发展陷入停顿状态,民间性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消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迎来了社会科学的春天。1987年民政部召开“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论证会”为起点,以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标志,专业社会工作得到了恢复与重建。199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2004年,《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出台,标志着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在中国正式建立。200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立社会工作学院。这是我国内地高校首个社会工作学院,培养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及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社会工作专业为法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30302,属社会学类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现状
自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后生快发、拿来即用的特点。经过数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办学层次,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学历教育数量质量持续提升。
稍的多音字组词1986年至1998年我国仅有2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从2011年至2022年7月,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专科院校从40所增加到70所,本科院校从269所增加到328所,硕士院校从58所增加到183所,22所博士点。由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构成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近4万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
2008年6月我国首次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13.6万余名考生参加考试。有2.86万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410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证书。自2019年以来,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十余万人的数量递增,2022年报考人数接近90万人,已跻身国家较大规模人事考试行列。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国共有92.9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72.4万人、社会工作师20.5万人、高级社会工作师约400人,形成
尊敬老人了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人才梯队。
三十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素质稳步提升,在困难体救助、基层治理、儿童保护、养老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专业作用。
(三)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教育在数量上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仍然存在专业化程度不足、未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离“高质量进阶发展”有一定的差距。现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概括如下:
1.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发展失衡
社会工作是既独立又跨行业、跨领域的学术专业与社会职业。在恢复和重建的三十年中,进入这个领域的基本上是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范围还比较有限,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为例,不区分招生方向的占主流74所,政策35、老年21、青少年17、医务13、司法11、学校10、家庭9、农村9、企业5、民族5、社区3、妇女
2、残疾人2等。根据招生专业数量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在各实务领域中得到的教育支持是不同的,教育门类的失衡也导致了发展的失衡。
2.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而在实务领域中,专业队伍较为薄弱,大部分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都是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或者虽然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有的只是有证书或教育经历,实践水平较低。一些社会工作人员对有效地介入社会、开展社会服务的底气也不足,未能明确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未能有针对性地回应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
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问题
同时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也存在着教学内容落后、学生获得感不足、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界与实务届之间缺少联系,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工作机构不断提高的实务能力的需要。应逐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本土化程度不高、教学规
范性不够、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实践基地、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就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工作在中国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现实基础与实践历练,“教育先行”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社会工作在近40年的探索中从教育出发,从理论、技术与方法的抽象讨论出发,从“一种想像中的助人制度”逐渐发展为具有相当机构环境与社会知晓度的专业,要主动作为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感慨生命脆弱的句子参考文献:
玫瑰的花语王思斌,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
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WK102362102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