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手机连不上wifi是怎么回事
城市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在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它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经贸洽谈、科技文化等多种活动于一体,具有在短时期内,集中展示主办地自然及人文资源独特魅力,强势推销城市目的地并迅速提高其国内外知名度,以及繁荣城市经济、文化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主题选择、操作方式、活动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节事”的概念
“节事”一词来自英文的“event”,有“事件、活动、节庆”等多方面的含义。节事活动是指城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2.城市节事活动举办的意义
许多城市为了振兴经济,繁荣文化,提高知名度,纷纷策划以地方的资源、文化、旅游、产业、历史、艺术、宗教等为主题的节事活动,与此同时还把各地已经固定下来的“节日”或“展览”等传统文化活动,进行重新包装和策划,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城市节事活动。
2.1节事活动的举办可以弥补城市旅游业“淡季”供给与需求不足的情况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淡季”“旺季”之分。旺季时,游人如织,淡季则是游客寥寥,资源闲置,人浮于事。通过对本地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殊事件等因素的优化融合,举办具有独出心裁的卖点的、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选择;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旅游资源结构,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并能较好地解决旅游淡季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又缓解了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在国际冰雪节期间,有逾百万游客来哈旅游,市内各大宾馆酒店的入住率比平时普遍提高了30%到50%。
2.2节事活动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优化城市环境
举办节事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的交通、通讯、城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优化城市环境,尤其是对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各城市在举办节事活动之前,都十分重视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如作为历年冰雪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哈尔滨灯饰亮化工程,使松花江南岸沿江一带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形成了两岸霓虹遥相辉映的壮观美景。
2.3节事活动促进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何一次城市节事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主题,配合这一主题的生产厂家或者说整个产业都可以在节事活动中获得经济收益。如每一届的大连国际服装节,都迎来了大量的海内外服装厂家、商家、设计师和模特的光临,各类表演活动、发布会、展览会、洽谈会,为本地服装业及其相关产业、生产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由于服装节的举办,大连的服装交易和投资与日俱增,带来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再如自1984年以来,潍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0届国际风筝节,形成了庞大的潍坊风筝产业,并促进了与风筝相关的产业发展,国际风筝节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世界风筝联合会总部也在潍坊落脚。
2.4节事活动对主办城市具有很强的形象塑造作用,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城市形象是一个综合的形象塑造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进行很长时间的宣传,才能塑造成功,此外,城市整体形象是通过对各种形象要素的整合实现的,其宣传工作难度很大。而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够对城市主题形象起到很重要的宣传功效。参加者可以通过节庆活动的各项内容,全面了解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建设成就等内容,从而对城市形象有感性认识。另外,节事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地形象的塑造者,举办节庆活动就是目的地形象的塑造过程。成功的节事活动的主题能够成为城市形象的代名词,如一提到风筝节,就会想到山东潍坊,一提到啤酒节,就会想到青岛。这些成功案例都说明,节事活动与举办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对应关系,能够迅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2.5城市节事活动能够极大地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节事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个性;对于进一步密切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4号球衣是谁穿的如山东曲阜利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创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将当地已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遗迹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活力。
南宁国际民歌节的作用,不仅把潜藏在民间的艺术活力借助现代传媒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从民歌的优美旋律中,使人们感受到团结、祥和、繁荣、发展的时代脉搏和健康向上的美好气息。同时,通过充分挖掘民歌文化中的审美精神,从中提升出有益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生活理念,营造现代生活的艺术氛围,进而推动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6节事活动具有很强的后续效应
节事活动给城市带来的效应,不仅仅限于当时所创造的效应部分。对于主办城市的人们来说,通过节事活动掌握大量的信息,挖掘了大量的商机,可以是参加了一次免费的交流会;对于主办城市来说,通过举办节事活动,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优化社会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给参加节事活动的人们留下好印象,创造了一批潜在的投资家。这些效果不一定在当时就能够看的出来,也许会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举办节事活动创造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后续性。
3.城市节事活动的分类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几乎每个县市都举办城市节事活动,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为了研究方便,需要对数目众多的节事活动事活动进行分类。
根据节事活动选取的主题,可以将节事活动分为以下几大类:
3.1以“商品产品和物产特产”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这类节事活动是以地区的工业产品、地方特商品和著名物产特产为主题,辅以其他相关的参观活动、表演活动等而开展的节事活动。商品节事活动除了可以起到商品交流、经贸洽谈等经济功效以外,还可以为举办城市带来很多社会效益。如中国豆腐文化节,自1992年起每年在安徽省淮南市,依托特商品豆腐举办节事活动,一方面宣传了商品信息,另一方面渲染了城市的文化气息。
类似的节事活动还有:大连国际服装节,中国青岛啤酒节、北京西单购物节、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中国山西面食节、中国银川赏石节、重庆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宁夏枸杞节、浙江省桐乡菊花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等。
在以“商品产品和物产特产”为主题的节事活动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创造一个热点或炒作一个主题而举办的博览会。这类节事活动一般举办时间历时短,内容集中,例如上海的世博会、杭州的西博会,以及各种旅游旅交会等
3.2以“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文化节事活动就是依托当地文脉的,该区域在历史上或现存的典型的、特质性的地域文化类型而开展的节事活动。这类节事活动文化底蕴深厚,对游客吸引力强。常常与当地特文化的物质载体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光、文化活动。如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节事活动,以人人耳熟能详流传很广的聊斋文化为主题,举办各种与聊斋主题相关的活动,来活化人们心中的聊斋故事,而深受游客喜爱。
类似的节事活动还有杭州运河文化节、滁州醉翁亭文化节、天水伏羲文化节、湖南舜文化节、南湖船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福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
在以“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名人”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它是依托地方名人出生地或是名人主要生前业绩地,压倒性的人文事象而开展的节事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浙江省国际黄大仙旅游节、四川江油李白文化节、浙江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中国运城关公文化节等。
此外,还有以现代娱乐文化为主题各种形式的狂欢节,如上海狂欢节、广东欢乐节等。
3.3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自然景观节事活动是以当地地脉和具有突出性的地理特征(极端地理风貌、典型地理标志地、地理位置)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综合展示地区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的节事活动。这类节事活动与自然景观的观光旅游活动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自然景观仅仅是该类节事活动的主打产品而已,不是全部。因此,在节事活动中,除了突出自然景观的主体地位之外,还有有很多其他的相关活动为陪衬。黄河壶口国际旅游以壶口瀑布为主体,配以山西“威风锣鼓”、“陕北花鼓”、“扭秧歌”等活动,综合展示壶口景区的风貌。
类似的节事活动还有: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目)、张家界国际森林节、中国吉林雾凇冰雪节、云南罗平油菜花旅游节、北京香山红叶节、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文化节、中国黑龙江森林生态文化节、桂林山水旅游节、浙江"西湖之春"旅游节、中国青岛海洋节等等。
3.4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民俗风情节事活动就是以本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主题,涉及书法、民歌、风情、风筝、杂技等内容的节事活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习俗各不相同,可以做为节事活动的题材非常广泛,因此,该类节事活动也就非常之多,代表性的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宁波中国梁祝婚俗节、中国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浙江省绍兴国际书法节、浙江省东浦酒文化节、浙江省中国开渔节、浙江省青田石雕文化旅游节、中国潍坊风筝节、中国吴桥杂技节、中国临沧佤族文化节、傣族泼水节等等。
3.5 以“宗教”为主题的节事活动
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宗教节事活动就是基于宗教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而创办的。宗教节事活动吸引的游客大多是宗教信仰者,这类参加者由于信仰关系,对宗教节的参与热情程度很高,并且重游率很高。在节事活动过程中,设计的跟宗教相关的各种活动他们都会热情的参加。各类庙会、开光节、寺庙奠基节等都属于这一类。如: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九华山庙会、藏传佛教晒佛节等。
3.6综合性的节事活动
综合节事活动大多是综合几种主题在大城市举办。这种节事活动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内容综合、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相应的取得的效益也会比较好。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此类节事活动,如从1998年开始,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业委员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的广州国际美食节,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三节”活动,同时同地举行, 为期1l,跨越6天公众节假日。3大节庆活动相互辉映,无论在规模、档次、水平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形成以“食”为主,集饮食、娱乐、商贸、旅游于一体,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也具有国际性、广泛性、专业性、科学性和众性的著名节事活动,成为了广州市民公众节假日新的消费热点和好去处。
4.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寸相片尺寸举办“以节招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城市节事活动,来推介具有地方特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塑造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已在全国形成了热潮,并渐渐形成了一种政府显示政绩的“时尚”。在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时候,不难看到其中的泥沙俱下以及鱼龙混杂的状况,综合分析,我国的节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4.1节事活动数量众多,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但品牌知名度高、走向国际化的节事活动比较少
目前在我国,大到北京、上海这样的直辖市,小到较小的行政区县,几乎都有节事活动,而且举办的数量和次数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城市都已认识到举办节事活动能够带来的诸多积极效益。但是纵观我国目前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城市节事活动,尤其是与国外比较成功的节事活动相比,不难看到我们的节事活动品牌知名度低,举办届数短,能持续举办并发展成为国际节事活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高规格、大规模、高品位、高档次,并已经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和著名品牌的节事活动,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如山东牡丹花会,自1982年到2003年举办已经成功举办22届,大连服装节,自1988年开始举办,已经成功举办了女生十大易就业专业15届。
4.2地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
城市节事活动的举办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城市的节事活动在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的格局。
4.3主题选择上撞车现象比较多,特节庆活动较少
特原则遵循的不够,是导致很多城市节事活动寿命短浅或效益不好的首要原因。对于城市节事活动的参加者来着,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城市节事活动要做响,市场要做大,靠的就是独特的主题。而现在我国的节事活动在主题选择上大多雷同。比如光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就有:日照茶博会暨茶文化节,中国重庆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安溪茶文化节、蒙顶山茶文化节、思茅地区茶文化旅游节、湖北国际茶文化节等几十个。
地理相邻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脉等方面的共通性,从而导致了在资源方面的相似性。在各地市选择节事活动的主题上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这也不能成为主题选择过于雷同的借口。如一个桃花节,上海在举办,常德在举办,湖南桃源也在举办。
4.4一些节事活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尚未发挥,节事绩效不显著
从根本上来说,城市节事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实行市场化运作上,应当遵循 “资金筹措多元化、业务操作社会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活动承办契约化、成本平衡效益化、管节办节规范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否则,真正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及由此为基础而取得的节事活动绩效就无从谈起。
目前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运作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许多不相符和的地方。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过于重要,管辖的范围过于宽泛。节事活动往往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办,上指下派,按行政方式运作,较少考虑由企业承办。这样就造成节事活动成本过高,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而且一牵扯到政府指派,节事活动就容易变味,商家企业对于遵旨办事,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商家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发挥。
在目前的城市节事活动举办中,企业能够参加的筹资方面大都集中在广告宣传、捐赠和赞助上,由于投资回报机制尚未建立,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往往较低。此外,由于政府办节往往更注重是政治影响,经济意识不足,同时在活动的开幕式与闭幕式上耗资过大,也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却是华而不实,节事绩效不显著。
4.5节庆活动经济文化结合力度不够,文化内涵尚有待于挖掘
城市节事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其生命力所在。现在的节事活动几乎无一例外的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宗旨。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如传统的节事活动中加入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中秋仅是月饼大战,重阳节忘记登高和赏菊。不管什么主题的节事活动,大多有一些模特大赛、演唱会、健美赛等与主题相关性不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热闹,能够吸引人,但是几乎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城市节事活动里过多的包含相关性不大的活动,短期之内可能会增加亮点,但长远来看会有损节事活动的主题。
五、城市节事活动运作的原则及模式分析
(一)、城市节事活动运作的原则
5.1、大众化原则
广泛的民众性是节事活动赖以成功的魅力所在。节事活动的魅力不在于安排多少项活动,而在于有多少大众亲临其境感受其间的人文气氛,节事活动要的就是成千上万人扶老携幼、结伴前往的这种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节日气氛。大众性是节庆营销的前提,为此,应该努力改变目前我国许多节事活动带有较强的“官方彩”,改变现场观众作为一种“与君同乐”的陪衬状态。
2、确定性和规范性原则
节事活动虽然是一种动态的吸引物,但又必须在动态中寻求某种确定性和规范性,它们是招徕四方游客的先决条件,也是著名节事获得巨大效益的成功秘诀。
如西班牙斗牛节共有156项活动,在长达4个世纪的历程中,每年78——714日,这些活动分布在潘普罗那市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从早8时至深夜24时,以时分的精确性年复一年,百年不变。市政府为此印制大量的日程表和节目单,将节事的活动安排见诸于各类媒体,公布于众,所谓“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这种严谨周密的管理和确定性是塑造节事主题的关键,也是节事活动产品化的基本条件。
3、市场化原则
节事活动进入市场化运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注入“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的理念。众所周知,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是节事活动历年不衰的阳光和土壤,也是节事营销得以传承的基础,但资金来源不能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应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同时,逐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大企业、大财团以及媒体的参与,形成“以节事养节事”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4、产业化原则
要围绕节事活动,从项目策划、集资、广告、会务、展览、场地布置、彩车制作、观礼台搭建、到纪念品制作,都以招标投标、合同契约的有序竞争方式进行,并逐步形成新兴的“节事经济”和“节事产业”,节事产业化更能促进营销的深入和发展。
(二)、城市节事活动运作的模式
5.1政府包办的模式
政府包办模式曾是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城镇在举办节事活动中,采用较多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在节事活动的举办过程中身兼数职,扮演着策划、导演、演员等众多角。节事活动的主要内容由政府决定,活动场地、时间由政府选择,参加单位由政府行政指派。这种运作模式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而节事活动给城市、给社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却大打折扣。
5.1各部委,局及协会主办或与政府、地区联合主办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目前许多专题城市节事活动采用较多的模式,它具有政府包办模式的一些特点,但也在不断地加入市场化运作的一些成分。
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它坚持“政府推动与商业运作相结合,成果交易与风险投资相结合、技术产权交易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成果交易与产品展示相结合、落幕的交易会与不落幕的交易会相结合”等原则,面向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投资和中介机构,提供交易服务。
桐庐、富春江山水节,提出了“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产品联体”合力办节的模式,成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突出的众参与性,全民办节、全方位联动的方式,使山水节成为提升当地旅游业的重要部分。
5.2市场化运作模式
城市节事活动首先是一种经济活动,举办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果,因此,不论是节事活动举办的需求还是供给方面,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把节事活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市场化运作。可以说,市场化运作模式是节事活动走向市场化的最终极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一是可以节约成本。在节事活动举办过程中,时间地点选择、广告宣传方式等方面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做,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避免因行政力量介入时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可以做到收益最大化。这里的收益包括参加企事业的收益,包括政府的形象收益,也包括给当地带来的其他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城市节事活动运作模式正在走向市场化,市场规律在节事活动举办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作用。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2002年起,实行政府办节,公司经济,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再过两、三年,民歌节将全部按商业运作,财政不再拨款。
5.3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是一种比较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城市节事活动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显现出来的优越性、带来的效益,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各方面所认同。这种运作模式的特点是:
政府仍旧是重要的主办单位,政府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确定节事活动的主题及名称,并以政府名义进行召集和对外的宣传;
社会参与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好节事活动。社会力量主要体现在:节事活动主题选择时的献计献策,节事环境氛围的营造,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等方面;
而市场运作则是城市节事活动的举办过程,交给市场来运作。比如节事活动的冠名权、赞助商、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可以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激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企事业扩大知名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大量开支。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哈尔滨冰雪节、中国潍坊风筝节、广州国际美食节、南宁国际民歌节等几个国内著名的大型城市节事活动就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加、市场运作”的模式来运作的。
实践证明,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目前城市节事活动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完全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还行不通。城市节事活动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是比较适合我国大多数城市实际情况的。为此,政府在节事活动的举办中,必须把好关,同时还要为节事活动的举办提供种种优惠政策。
六、城市节事活动绩效规律
节事活动往往规模不一,有特定主题,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一般延续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
由于节事活动打破了人们常规的生活模式,并伴随节事有不同程度的项目活动,所以能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游客,聚集大量的人气,并产生效果不等的轰动效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宣传促销的作用,从而提高举办地知名度,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目前对节事绩效的研究仅限于对节事期间取得的各种交易数量上的统计,由于节事效果的延续性,举办节事活动对城市的最终贡献率往往难于监测和统计。本文提出以下的绩效规律:
影响范围规律
任何节事活动对举办地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范围由节事活动的性质、规模、知名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营销影响范围受其举办历史长短和举办地与受众在地理上距离远近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影响规律如下:
节事活动的地域影响符合距离递减规律,即随着距举办地距离的增加,其影响力逐渐变小;节事活动的档次、规模对其影响力有决定性作用,国际性节事活动影响力明显大于地区性节事活动的影响力;综合性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呈面状延展,专项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呈点状分散。
时间效果规律
这里的时间是指节事活动的举办年度。一般情况而言,节事活动举办的历史越长,其知名度越大。1991年首届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仅有30名多万游客参加饮酒和各种娱乐活动,随着每年一次的节庆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到四个火念什么字2002放假安排2022年端午节年的第十二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参节者已突破二百万人。但是节事活动的影响效果不是随举办历史的延长而均匀增加的,而是符合指数函数规律的,即前几届效果增长速度较快,后来呈缓慢增长趋势。
内容吸引力规律
节事活动项目及内容的妥善安排是获得持久注意力的保证和源泉。节事活动项目如果总是年复一年的陈俗老套,就会渐渐失去光泽和魅力,逐渐走向枯萎和灭亡。一般来说,一项活动的吸引效应随时间是递减的,根据调查,同一项目在第二次上演时比第一次上演的吸引效应递减20%,第三次上演时又比第二次上演的吸引效应递减20%,依次类推,到第五次上演时已没有多大意义了,这就是吸引力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般情况下,同一项目上演三次后就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节事活动在围绕活动主题的前提下,各种活动项目应该稳中有变,既要有保持其特的传统项目,还要有紧跟时代潮流,追随人们意识观念转变轨迹的焦点项目。
经济效益规律
节事活动的经济效益不能一概而论,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随节事活动的生命周期不同而不同。处于成长期的节事活动,可能需要的投入更多一些,尤其是新创办的节事活动,从无到有往往要经历经济投入大于经济产出的阶段;成熟期的节事活动是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市场基础已经奠定,经济产出远远大于经济投入,并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衰退期的到来,经济产出与经济投入的差额越来越小,又会出现产出不及投入的局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心吴必虎教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