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成长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城市体系初具雏形
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我国城市目前已有近30个。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根据其规模和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划分为国家、省区和地方三个级别(表3)。
国家级城市主要由国际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及香港)为主导,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所在。省区城市均由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及其他重要城市)为主导,是省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所在。
地方城市均由某一大城市为主导,为地方性的经济中心。国家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省区城市是主体(为数众多),地方城市为辅助力量。三级城市构成我国城市体系的主骨架,主导着城市的发展。
表3 城市级别划分
不喜欢星巴克的原因2.城市功能结构初步成形
自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余年的大规模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科学合理的功能结构基本形成。在城市之间,区域性的生产分工格局初步展现。
东部沿海三大国家级城市,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在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上,目前正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和外贸为主),成为沟通国内外两大市场的主枢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中西部省区城市,是我国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方面,正在成为国家的创新基地。在城市内部,城市间的分工更为明确,中心城市通常是综合性的大城市,商贸发达,尤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其他众多城市基本上都以制造业为支柱,或是港口和资源供应基地,功能相对单一。
例如,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之间的功能结构就是如此。
3.省会城市多为城市的中心城市
冬笋每斤40元价格贵过肉
我国城市大多是在省会城市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事实上就是城市圈的扩大化,即省会城市加上外围几个邻近的城市。所以,我国城市,尤其是省区城市,多呈单中心结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下一句是什么4.地级城市成为城市的骨干
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地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具有比县级城市和小城镇更大的政治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大部分地级城市都已进入大城市行列,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骨干。
5.城市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国15个城市的土地面积只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4.2%,但却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47%,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0%以上,利用外资额更是在80%以上(表4)。
其中4个大型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及川渝城市)的人口规模均超过5000万人,成渝城市人口已上亿。可以说,这15个城市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
表4 城市各项指标在全国中的比重(2017年)%
注:① 本表为15个城市的综合数据,按各城市行政区大口径统计;
② 计算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所占比重使用的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中“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一项的全国“城市合计”数值。
资料来源:基本数据来自表2,全国数据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7)。
6.城市增长重心开始西移
由于受区域发展条件的制约,我国城市的地域差异很大,无论规模还是发育程度,东部地区均显著高于中西部。三大国家级城市均分布在东部沿海,中部地区主要是省区级城市,而西部地区城市非常稀少。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我国城市的规模和水平呈梯级递减的趋势。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十一五”之间,在国家区域政策的引导下,投资重点开始由沿海转向中西部内陆,由此导致我国城市增长重心也跟着西移。
“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及京津冀城市,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东半岛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水平还出现了大幅度回落),而中西部城市绝大部分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中原和皖江城市,利用外资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表5)。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东北振兴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已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得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的趋势开始有所缓和。
表5 “十一五”期间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2017年比2017年增长比例)  %
注:① 本表数据按各城市行政区大口径统计;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早在1995年编制“九五”规划时,我国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当代经济主体主要集聚在城市,所以这实质上提出的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而在“把城市作为主体形态”的新
型城镇化背景下,这一问题又顺理成章地演进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空间和真实对象,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日益交融的全球背景下,城市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一是以经济、交通和人口集聚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型城市”,这个模式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城市——主要依赖长约500英里的美国高速公路u.s.i轴(axis)形成,并因此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波士沃施(bos-wash)城市。这也是今天中国众多城市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二是以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目标的“文化型城市”。在全球人炸、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追求的新理念和正在探索的新方向。在城市方面,以伦敦、巴塞罗那、新加坡、香港提出建设世界文化城市为代表;在城市方面,以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取胜的北加州城市(nor-cal),以潮流和产业设计中心为目标的意大利城市(rome-milan-turin),以金融、设计和高科技为竞争优势的大东京城市(greatertokyo)等,[2]则走在了文化型城市规划建设的前列。受其影响,中国城市也开始从以gdp为衡量指标的 “国际大都市” 迷梦中觉醒,并逐渐走上以 “宜居城市”(北京,2017)和“文化大都市”(上海,2017)为代表的文化转型之路。理想的城市是一个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教师节贺卡的做法
、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由此可知,文化要转向符合城市全面发展的本质需要,“文化型城市”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更高形态,这也就注定了“文化型城市”必将取代“经济型城市”,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更高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率先在东部地区崛起,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典范和标杆但反过来看,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具有代表性。受“经济型城市”发展模式影响,东部城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工业化”为支柱的城市化进程恶性损耗和污染自然资源及环境,使城市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河流湖泊、生物生态等“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二是以“西方化”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深度解构了传统社会和文化价值,以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信仰问题和心理问题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病”日益突出。
在资源环境方面,城市意味着更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动,而这必然是以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和消耗为前提。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已成我国三大城市在当下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最大挑战,其中又以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最为严重“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累计gdp规模经济总量达到330621亿元,占国家同期1537879亿元的21.5%,累计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4]但其所付出的
生态和环境成本,在三大城市中同样遥遥领先。2017年至2017年,长三角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为438489万吨、416680万吨、418957万吨和418404万吨京津冀持平在120000万吨左右,珠三角持平在130000万吨左右。在2017年和2017年,长三角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超过1600000吨,而珠三角年均为500000吨左右,为长三角的三分之一。[5](pp54-55)目前,我国规划和在建的城市已在30个左右,尽管它们之间有规模和水平的差异,但在不断增大甚至是透支资源环境方面则是殊途同归的。
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以长三角为例,其首位城市上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最西方化的城市”,或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因此,上海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中心, 拥有丰富的现代文化资源和重要的文化影响力,如20世纪以来就已深入中国社会的电影、音乐、舞蹈、戏剧,以及西方礼仪文化、餐饮文化、节日文化等生活方式资产。但同样它也是一个在西化之路上“走得太急”、“走得太快”“传统丢失太多”的中国城市,这就必然导致一个令人忧心的疑问“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已经矗立在世界东方,但它究竟是不是我们民族所希望的那个城市家园,或者说,在这个过于西化、过于物化、过于商业化的现代大都市中,我们这个传统的农业民族究竟能不能安身立命,都是值得继续探讨和严肃追问的”[6]j。从历史上看,古代上海地区的城市化,既“远取”了“中原文化圈的实用理性”,又“近取”了“吴越地区的江南诗性文化”,前
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构”,后者“有助于培育现代审美生命”,这是现代时期的上海“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根源。[7]但问题在于,由于这个近现代的转换过程一直是在西方文明主导下完成的,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根底太浅”“缺乏定性”;另一方面又是在过于商业化的“十里洋场”背景下行进的,由此造成了“海派文化”性喜追新求异、对任何事物都是“浅尝辄止”的根深蒂固的积习,不仅很容易退化为欲望狂欢和感性放纵,同时也很难把“文化启蒙和变革事业”进行到底。这是海派文化建构后续乏力、影响力不断衰退的主要原因。就当下而言,不仅电影、音乐、美术、文学、新闻出版等传统优势日渐衰退,在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业、文化贸易、公共文化等新兴领域也缺乏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品牌。从我国三大城市的文化发展看,目前在区域协调和联动上以珠三角为最好,表明传统的岭南文化为其提供了内在的默契和支持。而在长三角,其固有的传统江南文化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不大,甚至还远不及明清时期。这是以一个只有百年传统的海派文化取代了经过上千年积淀的江南文化的必然结果。
高考体检项目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不期而遇,前者直接导致了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枯竭和污染,使城市深陷于各种城市病而不可持续,后者则亵渎了一切传统社会的美好价值和信条,使城市人精神空虚、无家可归。这两者叠加在一起,就是芒福德
所说的“罗马化”,即“在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以及社会人文最坏状况”[8](p229)。其最深的根源在于,发展在前的东部城市走的都是“经济型城市”发展道路,尽管在短期内经济总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规模增长很快,但也导致了“物质文化”与“人文精神”、“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严重失衡和不协调。而东部城市只不过是一个缩影,对于全国各地跃跃欲试的城市而言,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悖论是:一方面是土地、矿产、江河湖泊等环境与资源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但众多的城市及城市仍不肯真正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对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视而不见,或很难高水平地规划和良性地开发利用。就此而言,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中心,培育具有鲜明层级体系和积极协调作用的城市文化机制,推进以工业化、现代交通建设为主导的“经济型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框架下重建和复兴不同区域的“小传统文化”,使之在城市层级体系建设和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三、关于规划建设文化型城市的对策建议
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城市建设已由“铺摊子、扩圈子”的粗放发展进入到“调结构布局、深度
城市化”的战略调整期,与之相应,我国的城市也处在从“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内涵增长”过渡的关键节点。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为促进其健康和良性发展,必须尽快设计和推进其从“经济型城市化”走向“文化型城市化”,对此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出台《国家文化型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并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