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角逐,谁能更胜一筹?
REGION
2020年,广州市经济总量超过2.5万亿元。
省会城市角逐,谁能更胜一筹?
省会城市间的“卡位战”将一直存在,提升自身竞争力,要在抓住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内功”。
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84
随着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公布2020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我国“万亿俱乐部”又添新成员——在2019年17个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不含直辖市)基础上新增了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济南6座城市。专家指出,这张不俗的“成绩单”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稳定态势,也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信心。
与此同时,2020年省会GDP十强城市的数据和排名也迎来更新。与往年相比,此次省会GDP前十城市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即GDP均迈过万亿元大关。省会城市间的竞争一直存在,哪些城市的排名发生了更迭?驱动因素是什么?目前的我国经济领跑方阵透露出什么发展趋势?《中国报道》记者就相关话题邀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从产业结构透视省会GDP十强
根据各省份的公开数据统计,2020年GDP十强省会分别是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长沙、郑州、济南、合肥和西安。就排名来看,广州和成都继续位列第一和第二,其中广州以超过2.5万亿元的经济总量领先一众省会城市。
这些城市无一不在新兴产业上表现突出。受访专家表示,晋级十强,不仅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还需要相应的高端服务业或第三产业作支撑。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广州提出了发展生物
医药和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思路,近些年,
斑马斑马独善其身是什么意思又在轨道交通、“互联网+”、智能制造、
面部除皱新能源汽车、金融等领域下功夫,新
兴产业的增长后劲不断显现。“应该说,
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上,广州‘比上
不足比下有余’,在一线城市中表现一
般,但在省会城市中可圈可点。”
“广州得益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地位,
经济外向度高,产业结构以加工贸易为
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
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则认为,与
杭州、成都、合肥等省会城市的新兴产
业发展相比,虽然广州仍处在传统经济
基础上的转型升级阶段,但汽车、金融、
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业等的占比
正不断提高。
官方数据验证了上述专家的分析。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广
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全年同比增长
3.7%。其中汽车制造业表现出,全年
有7个月的当月增速达到两位数,汽车
产量以295万辆居全国城市第一。此外,
全市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中有4个门类
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信息
北影表演系
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
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门类的增速最
快。
武汉因受疫情重创,2020年经济
总量同比下降4.7%,省会城市GDP排
名下跌一位。但陈耀认为,杭州取代武大自然中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汉位列第三,并非全在于疫情,互联网
经济发达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一大底。
“杭州最早把互联网和传统经济深度融
合,做强电子商务。在特小镇建设上
起步也比较早——不同于园区或者建制
镇,于城乡接合部发展起来,立足于信
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
融、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陈耀表示,
这也是杭州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刷新省会GDP十强榜单的还有西
安、济南和合肥。近年来,长沙在装备
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合肥在量子
科技、智慧语音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
成果转化,以及济南汽车、医药和计算
如何查询四级准考证机通信制造业的快速增长,都为榜单的
更新做了注脚。仅以合肥为例,2020年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9户,创
下历史新高。不过专家表示,这几个省
会城市的经济体量相差较小,未来竞争
会比较激烈。
省会强则省域强吗?
省会城市GDP排名每年都引人瞩
目,并引发关于经济总量此消彼长的讨
论,这缘于省会城市在省域经济的发展
上扮演着引擎角——省会实力强,不
仅意味着亮眼的经济数据,还在于拥有
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帮助本省汇聚
更多资源、政策与人才。
“区域繁荣要靠中心城市带动,一
般会先把发展重点放在省会城市,形成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后再带动其他城市
和地区的发展。”陈耀称。但根据公开
资料,在2018年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
视中,沈阳、南京、哈尔滨、济南等省
85
86
区域Region
责任编辑:陈珂
会城市曾因“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而被点名。
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城市已经是诸如河南、山东、安徽等的现实选择。陈耀分析,从近几年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南京、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的确从强省会战略中受益。比如,去年南京和济南分别跻身全国GDP 十强和省会GDP 十强、郑州早在2019年就加入“万亿俱乐部”。
但在陈耀看来,比较成功的还属南京:既提升了自身的城市能级,也带动了跨区域发展。
“与苏州、无锡等江苏省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存在感比较弱。近些年避开调整行政区划的常规思路,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城市能级。”南京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南京跃升至202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1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第4位。陈耀表示,事实上,南京以1.48万亿元跻身全国GDP 十强早有端倪——去年一季度,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经济指数出现负增长时,南京第一个以1.6%的增速实现“转正”。
2月8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首个跨省都市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要求“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南京都市圈影响的范围,涉及到江苏4市2区和安徽省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个城市。”陈耀认为,南京将借助都市圈发挥出中心城市的集
聚效应,把周边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同时向周边辐射,协同区域发展。
强化省会功能,已经是大多数省份的共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山东、河南、江西、贵州等在内的省份把强省会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并划定省会城市未来5年的目标定位。
不过,《求是》杂志于去年11月1日刊发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这被解读为高层对强省会战略的纠偏。
有专家指出,强省会战略确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省会城市已经发展
到一定规模,这个时候要更多发挥强省会对周边区域如都市圈、城市的带动作用,所在省域要将更多的权重放在省域副中心的打造上;而有些城市的人口、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只有做大省会城市才能发掘增长极,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凝聚优势、练好内功
强省会战略能够带动省域和跨省域发展,但事实上,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或将长期存在。《中国报道》记者在对比了去年排名前20的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后发现,中东部省会城市就占据了半数以上,区域发展的差距较为
明显。
中西部城市应从哪些方面发力?陈耀认为,由于存在资源禀赋、人口分布、
经济基础等差距,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递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彭澎也表示,东部城市的优势一是在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第一批全面开放的沿海城市吸引到了外资和技术;二是市场经济意识较强,各类市场更发达,政府、企业办事也更讲效率;三是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产业可以参与全球化竞争”;四是吸引的人才多,“表面看GDP 总量大,背后实则是社会储蓄
高、资本沉淀多、富
裕家庭多”。
彭澎认为,当各地都出台扩大开放的利好政策时,广州等沿海城市的开放前沿地位目前并不突出,作为“改革老区”也对某些方面的创新不再敏感。他建议,中西部城市既要借鉴东部城市的经验方法,也要另辟蹊径。“做得比较好的,比如重庆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国
家战略、贵州市利用本地资源禀赋拓展大数据产业、成都市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等。”
陈耀比较认可从提升内部增长动力上做文章。“像四川省通过成德眉资大都市圈建设,一方面提升了省会的能级和产业层次,集聚到优质资源;另一方面把省会中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向周边
扩展,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他预测,都市圈建设将对缩小省会城市间的差距起到明显作用,有望在“十四五”时期看到格局上的改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