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并存现象
摘要:2003年是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社会上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难。随着大学生毕业生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与此同时,一些岗位却存在空闲状态。因此,“招工难”现象和全国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难”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原因,提出了破解“两难”现状。
关键词:就业难 招工难 并存 对策
自 1999 年中央政府做出扩招决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进而增加。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扩大,就业难度日益增加。 1996—2004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 93.7 %、97.1 %、76.8 %、79.3 %、82.0 %、90.0 %、80.0 %、70 %和 73 %[1]。而与此同时,自 2004 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以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如中部的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短缺的现象,反映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
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匹配,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由于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配合,劳动力市场上既会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过剩”),也会出现有岗无人(“短缺”)的现象。
一、“两难”并存的原因
1、高校招生数量增加,改变了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
高校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高校继续求学,在社会无法提供足够就业岗位的同时,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 势必造成高学历人才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 高校扩招,招走了许多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教育的培养对象,也使得进入农民工队伍的高中毕业生逐年减少,从而导致技术工人的短缺,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出现增幅减缓的趋势。
2、知识型人才相对过剩, 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
全面战争系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而且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学生 自身的综合能力、 心理素质等成为决定其是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外人才录用标准,其创新能力和知识 向实践的转化
能力是最为关键的。而我国由于教育事业发展落后于市场需求,许多这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 综合素质还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再加上这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从而使社会难以在短期内大量提供这样的人才。与此同时,农民工素质技能与需求也不匹配。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 16%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大约 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 15%左右。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业出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3、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发生矛盾
高校 自主权的扩大使学校拥有 的包括专业设置在内的权力范围的扩大,使学校能够自主地安排教学。但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微观单位 , 其宏观预测和把握市场需求行情的能力毕竟有限,其更多地只是根据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所提供的信号来决定招生规模 、 专业设置 、 培养规格等,因此很难避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和不平衡的情况,导致所培养的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上难以到学以致用的职业。同时,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没有及时进行市场调研,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单纯立足自身师资条件,招生与专业设置与市场结合度均较低。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2020很潮很独特的霸气句子 4、供求信息与用工市场的不适应
在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上,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很不对称,渠道不畅通,供需双方脱节。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观念、 措施、 方法、 指导内容等未能及时调整,跟上社会迅速发展的步伐; 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完备, 专业化不强; 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这些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快速市场化的需求[2]。同时,各地劳动就业服务覆盖面普遍不广,乡镇、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不健全。
二、 解决“两难”可采取的对策研究
1、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怎么改家里的wifi密码(1 ) 稳定高等教育招生数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一,控制高等教育招生的增量比例, 这既可使人才高消费降温, 也可缓解知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 第二,坚决杜绝一些高等学校滥发注水文凭、 关系文凭、 速成文凭, 取消滥竽充数的知识劳动力; 第三,借鉴国际经验, 逐步在全部高等院校建立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2 ) 稳定综合大学数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过去随着一些高等院校不断地合并、 升格和更名, 使我国综合大学的比例过大,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相对较少。为此, 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第一,改变过去主要在综合大学评定重点院校的做法, 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第二,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 一定时期在师资、 资金、 设备、 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三,由政策引导, 民间支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液晶高分子(3 ) 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结构,培养多元化人才。第一,大力发展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理工科,适当缩减就业不佳的文科; 第二,合并、 变更、 减少那些招生热、 就业冷的专业; 第三, 增加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相关的应用性和职业性课程,减少以至取消那些学时费功、 学了无用的课程。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 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以及知识面宽专业知识精深并且具有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4)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劳动供给者,他们不仅有就业的能力,而且还应该有创业能力,因此,积极鼓励大
学生创业就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现实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还应该是创业教育。大学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此,高校要制订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长辈生日祝福2、加大培训力度,扩大高等教育就业培训职能,造就更多培养合格的生产工人
对于大学毕业生,高等院校不仅要承担正规学历教育,更要强化各种职业培训, 就业指导功能。对于农民工来说,可以考虑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实施针对农村(包括镇)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计划。在巩固农村 9 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建立针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给予必要的补贴。补贴可以直接补给个人,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补贴到培训机构或者中介机构等。二是鼓励农村初中毕业生转移就业的区域协作。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着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这种需求主要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满足。为此,可以考虑在农村劳
动力输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建立起政府、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机制和渠道,提高农村新失业体的职业技能,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转移效率。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和协作关系,支持实训基地的企业化。为此,政府可以考虑挑选一些优秀的企业作为职业技能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都能从职业培训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总之,就业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但是它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只要能面对现实, 改变观念,不懈努力去适应社会的需求,相信路就在脚下。
参考文献:
[1]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 “知识失业” 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电暖器有辐射吗
[2]蔡楚元, 李俊杰.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探析及责任构建[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 :25-27 .
[3]何 野.“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现象的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07年1月第 9 卷第 1 期.
[4]付立然.“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总第101期.
[5]王智勇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态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3-4月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