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首席财务官的差异分析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首席财务官的差异分析
作者:林艳
员工奖罚制度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2
        摘要:通过对我国现行高级财务管理职位中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首席财务官这三种制度的阐述与分析,探寻这三种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初二下册数学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高级财务管理职位中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四川特小吃大全,CFO),这三种制度同时并存,经常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这三者不仅在字面表述不同,而且各自的历史渊源、本质、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职责定位等方面也存在差别。
        一、三种制度历史渊源及定位分析
12315网上投诉
        1.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是我国企业财务主管职位的一种安排,定位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是一个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的职位。职责包括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国家财产,是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内部管理层成员,主要承担内部受托责任。所以,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更偏向于行政体系中的一种职位,而没有着重于强调财务上的绝对地位和财务上的重要性,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法人治理观念尚不够成熟的一个产物。特点是强调管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2.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上市公司和上海、深圳的一些国有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但其功能、定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有的相当于总会计师,有的相当于“CFO”,也有的相当于财务部门负责人,更有的介于七夕送给老公的话“财务部门负责人饿了么骑手怎么加入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财务总监是基于工业化时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控制地位,向国有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管理制度。由出资者向国有企业直接派出代表对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与约束的一种管理体制,为了使企业经营符合所有者意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合
理运用和增值保值,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和监督效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在我国,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国有资产财务监控的一种方式,是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的一个环节,是完全站在国有资产的角度,强调外部监督责任。特点是强调监督,参与经营管理是强化监督的重要途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