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大众商务
经验交流写诗的格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要将文化产业推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战略指引下,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较2004年增长10.3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
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过程中,人才制约成为文化产业持续迅猛发展的一大短板。高校承担了相关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多方面入手
予以解决,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演变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体制,不仅需要按照十四大报告的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而且需要培养一批“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元旦祝福语简短创意>中国橱柜十大品牌
文化行政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今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在“文学”学科门类的“艺术类”一级学科下开设“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199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招收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标志着我国文化经济管理领域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1998年7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三次修订,将原目录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具有公共管理性质的专业都合并入“管理学”学科门类的“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注明“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
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则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可授予“管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之一。2003年12月,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与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决定以15所与会高校的相关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名义向教育部建议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议得到教育部积极回应。2004年3月,教育部批准北京
广播
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4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10310S)。此后,教育部批准开设多个涉及文化产业或与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专业。例如,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代码:020117S)、媒体创意(专业代码:050306W)、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110311S)、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代码:110316S)、艺术管理(专业代码:130102T),等等。这表明,教育部通过开设目录外专业(专业代码后带“W”)、试办专业(专业代码后带“S”)和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带“T”)方式,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方面积极探索。2012年9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修订。在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下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代码:120210)专业。专业代码后字母“S”的消失意味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试点专业变为了正式专业。
伴随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逐步得到国家重视和认可,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也逐年攀升,从2004年的4所高校发展到2019年的174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梦见牙齿掉了是什么征兆(一)专业定位不清晰
尽管经过15年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反映在专业定位不够清晰方面。各高校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依托学院不同,大致包括历史文化类学院、艺术(设计)类学院、经管类学院、旅游类学院等,授予学位各异,包括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
这导致两方面结果:第一,学生对于专业的归属感较低,由此造成专业社会认可度和赞誉度多年徘徊在较低分值区间;第二,无法形成有效的学术共同体,各高校只能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资源,摸着石头过河,造成高校间的建设合力难达成,教育资源难以共享,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未进行深入的市场需求分析,而是盲目跟风,简单复制,上马专业。实际情况却是,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雷同或相似,但是各高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抑或是办学资源等均存在很大差异。仅从人才培养目标
张杰微博新浪作者简介:田志馥(1979— ),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产业。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规划艺术专项课题“‘双创’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GHYS201927);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内蒙古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SY19118)。
摘 要:自2004年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近200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但是由于发展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提升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可以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范课程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以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田志馥
(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大众商务
复制而没有针对专业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也没有进行市场需求和行业需要调研,更没有对专业的长远发展制定规划和目标,所谓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一厢情愿,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
(三)课程体系不规范
文化产业管理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管理”组合而成,因此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以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其他相关学科为辅。但是在实践中,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体现出课程
体系杂乱无序的特点。一方面,诸多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开设,如茶文化、酒文化等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性与关联性,课程性质、排课顺序不够科学。课程体系不规范归根结底源于专业定位不清和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建设需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模糊混乱均有可能导致专业建设的全盘崩溃。
(四)教材建设欠缺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教材的编撰难度较大,加之师资力量有限,专业教材的编撰数量、更新速度受到影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可谓良莠不齐,第一,一些教材由其他教材照搬而来,实际内容与名称不相符,徒有其名。第二,许多课程没有教材可用。第三,教材内容更新滞后,内容与产业实践发展不相符。总的来看,具有专业规范性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教材数量有限,规范的教材体系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路漫漫。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一定差异性,这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市场需求;②高校教育资源。目前,就业市场亟需储备丰富专业知识和胜任实践项目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强调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首先是专业技能方面的熟练操作,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此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还需与高校自身资源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或特专业。
同样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的高校侧重于创意思维培养,有的高校侧重于经营管理能力培养,有的高校侧重于文化积淀形成。如中央财经大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将文化产业投融资作为培养方向,这样既能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又能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切实的行业人才需求。
(二)规范课程体系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交叉复合的专业特点,可根据市场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建设以基础理论课和特课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具体的模块结构是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等模块搭建而成,通过不同学期、不同课程、不同层级结构的组合,形成以能力为主的特人才培养课程结构。
另外,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方向形成不同的模块课程,学生在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完成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修不同模块进行学习。每个模块都能够实现理论到实践、基础到深入的学习过程,培养实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山东日照旅游景点(三)创新师资队伍培养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素养。
第一,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引进具有行业经验、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邀请,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二,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共同体,打造高校间的师资共享平台。教师们在共享平台中围绕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等问题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如连续举办多年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联席会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年会等汇聚了大量高校,围绕当前热点,深入探讨对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能够借鉴这一模式,举办区域性会议并提升举办频次,由此形成区域性校级联合教学共同体,彼此互相交流学习,甚至可以交换师资,交换学生,真正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第三,根据学校办学能力和发展特,筹备短期的文化产业学科培训班,培训班的课程融合多学科理论内容,并且引入行业专家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这种方式的培训对于快速提升教师跨学科的学术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一定帮助,而且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归属感和向心力。
四、结语
文化产业逐渐发展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由此导致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有一定要
求。高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应深入实践,客观分析自身办学特与优势,通过前述若干途径改进短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高教学刊,2020 (35):160-163.
[2]张心悦.试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19(05):55-57.
[3]郭新茹,王洪涛.创新融合视角下中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11):1-6.
26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