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知识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社会保障的概念和本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它又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五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 参保对象主要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2、缴费方式和比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单位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3、征收管理流程: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地税征收—财政专户管理。
4、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具体办法正在制定。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如何清理缓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涉及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
中国十大女装品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即基金由统筹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大数据技术是学什么的1、缴费比例。职工医疗保险由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参保职工按工资总额的9%缴纳,其中:单位缴纳7%(如果是退休人员4.2%的部分划入个人账、在职45岁以下1.8%划入个人
帐、45岁以上2%划入个人帐,其余进入统筹金)、个人缴纳2%,离退休人员缴纳的7%全部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费。私家车年限
统筹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骆驼祥子好词好句摘抄
2、征收管理流程:社保审核—地税征收—财政专户管理。(业务流程上和养老保险相同)。
3、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年缴费108元(单位60元、个人48元),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住院费(基本险报销上限为4万元),在大病医疗保险中报销(大病险报销上限为16万元)。
4、公务员医疗补助。我区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附加了公务员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保险费按职工工资(含退休费)的3%单位缴纳(其中1.5%划入个人账户、1.5%进入统筹金),个人不缴费。在基本医疗保险中报销后的个人自费部分,剔除起付标准后,按60%给予二次保销。
例如:一患者在北京某心血管医院住院,住院费共12857元,基本险报销8511元,自费12857元-8511元=4346元,在公务员医疗保险中报销(4346-1000)*60%=2008元,报销比例达82%。
(三)职工生育保险
1、缴费比例:职工生育保险费由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个人不缴费。我区自2011年10月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制度。
2、征收管理流程:社保审核—地税征收—财政专户管理。(业务流程同养老保险)
3、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用人单位为职工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或生育时连续缴费6个月以上,且仍继续缴费。
4、生育保险待遇分生育津贴、生育护理补助、生育医疗费。
祝国庆节快乐的祝福语短句生育津贴按照参保女职工应享受的规定生育产假天数计发,生育津贴=职工生育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
生育护理补助。参保男职工符合生育保险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享受生育护理补助费。生育护理补助费=职工生育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30*生育护理假天数。
生育医疗费。对符合甘肃省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医疗费给予报销,报销限额为1.2万元,超过部分按比例分段报销,最高报销限额15万元。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为保障困难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而建立的救助制度。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众特别是贫困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城乡特困人员保障、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基本原则:坚持应保尽保;坚持公平公正;坚持动态管理;坚持统筹兼顾。
2、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
(一)城市低保
按照城市低保家庭的收入、贫困程度及我区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对低保对象家庭分类施保。分全额保障对象和差额保障对象。
1、资金来源:城市低保资金由财政(省、市、区)预算安排,资金现在实行的是国库集中管理,社会化发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